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桐城派

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1、戴名世戴名世(1653-1713),桐城派的先驱者,其一生的主要成就在古文创作方面,因《南山集》案罹难,留下282篇正气凛然的古文作品。他生前为了完成“振兴古文”的历史使命,对古文创作提出了一系列颇为新颖、可取的理论主张。2、方苞方苞(1668-1749),在清代乾隆时被誉为“一代文宗”,桐城派的创始者。他首创的“义法”说,被视为“凡文之愈久而传”的根本法则,是集古今文论之大成”。“义法"说,是方苞文学理论的核心。3、刘大櫆刘大櫆(1697--1779),桐城派的拓大者。他终生以教书为主要职业,与方苞、姚鼐是承上启下的师生关系,被方苞赞赏为奇才、“国士”,极力推崇,多方提携,故刘对恩师方十分敬慕。4、姚鼐姚鼐(1732-1815),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清史稿?姚鼐传》说:“鼐工古文……所为文高洁深古,尤近欧阳修、曾巩。其论文根极于道穗,而控原于经训,至其浅深之际,有古人所未尝言,鼐独抉其微,发其蕴。”姚莹也说:“望溪文持,恒以理胜;海峰以才胜,学或不及;先生乃理文兼至”。5、曾国藩道光进士,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曾国藩自称论文师从方苞、姚鼐,为文义法也取自桐城派。但他颇不满于某些桐城末流文章的拘谨平淡,因此在文章表现的内容上强调了经世致用

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桐城派是中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 相关信息:道光、咸丰年间的曾国藩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他在《欧阳生文集序》中,称道方、刘、姚善为古文辞后,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自此,以桐城地域命名的“桐城派”应运而生。 师事、私淑或膺服桐城派的作家,遍及中国19个省(市)计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对当代为文亦不无启迪借鉴之作用。

简述桐城派的古文理论

1、古文理论:核心概念为考据。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要以“词章”为手段,以“考据”为凭借,来阐发儒家的“义理”,,使文章具有更完整的体系和周密的理论性.。

2、桐城派:

1、简介: 清代中叶一个很有影响的散文流派。以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

2、桐城派所写:主要是应用文学,尤以碑志、传状为最多,此外还有一些议论文以及记事小品和描写山水景物的文章,成就以后者为高。

3、文章评价:大都文理清顺,简洁明了,语言通畅。有些作品还具有一定的战斗性。也有一些作品内容比较贫薄,生动性不够。

4、文风形成:由程朱的理学思想、韩欧的文章法度和八股时文的巨大影响三种因素相互交融而形成的。

5、主要成员:方苞、刘大櫆、姚鼐、鲁絜非、吴嘉宾、欧阳兆熊、梅曾亮、管同、姚莹、方东树、曾国藩、吴汝纶、黎庶昌、林纾等。


简述桐城派的古文理论

  1、古文理论:核心概念为考据。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要以“词章”为手段,以“考据”为凭借,来阐发儒家的“义理”,,使文章具有更完整的体系和周密的理论性.。

  2、桐城派:

  1、简介: 清代中叶一个很有影响的散文流派。以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

  2、桐城派所写:主要是应用文学,尤以碑志、传状为最多,此外还有一些议论文以及记事小品和描写山水景物的文章,成就以后者为高。

  3、文章评价:大都文理清顺,简洁明了,语言通畅。有些作品还具有一定的战斗性。也有一些作品内容比较贫薄,生动性不够。

  4、文风形成:由程朱的理学思想、韩欧的文章法度和八股时文的巨大影响三种因素相互交融而形成的。

  5、主要成员:方苞、刘大櫆、姚鼐、鲁絜非、吴嘉宾、欧阳兆熊、梅曾亮、管同、姚莹、方东树、曾国藩、吴汝纶、黎庶昌、林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