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什么时候成立的?

“美焕文心”艺术季 文学院唳天剧社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身-- 中文专业,是首都师范大学1954 年建校时期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建设,文学院现已成为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办学体系的高水平学院。目前学院各类研究生近900 人,本科生近1000 人,本科成人教育近800 人。文学院现有教师96 人, 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38 人, 95 人拥有博士学位。现有博士生导师31 人,硕士生导师81 人,特聘教授5 人。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2017 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 类学科(A-),2018 年被列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该学科2003 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涵盖所属全部8 个二级学科,并自主增设文化产业、戏剧影视文学、文化研究三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增设中国文化经典教育、语文教育、文化产业与媒介素养教育三个交叉博士点学科。2000 年建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 年古代文学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2 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成为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此外,文学院还拥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并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文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秘书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6 个本科专业。设有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影视文学、语文教育学、秘书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等教研室以及大学语文教育中心。设有用于教学研究的汉语语言文学实验教学中心、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教学实践中心、语言习得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影视实验室、秘书学实验室、文化产业实验室(含首师创意网)和汉语国际教育微格实验室。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首都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协同单位甲骨文研究中心的主体力量来自文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也设在文学院。文学院采取厚基础、宽口径、分层培养的模式,对于全体一年级本科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因材施教。2018 年起在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三个专业实行中国语言文学类招生和培养,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主要修习通识课程及中国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第二学期,在学院统筹安排下完成专业分流,按照一定比例,采取学生意愿与相关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选择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专业,自大学二年级起进入相应专业学习。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有哪些专业设置?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身-- 中文专业,是首都师范大学1954 年建校时期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建设,文学院现已成为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办学体系的高水平学院。目前学院各类研究生近900 人,本科生近1000 人,本科成人教育近800 人。文学院现有教师96 人, 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38 人, 95 人拥有博士学位。现有博士生导师31 人,硕士生导师81 人,特聘教授5 人。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2017 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 类学科(A-),2018 年被列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该学科2003 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涵盖所属全部8 个二级学科,并自主增设文化产业、戏剧影视文学、文化研究三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增设中国文化经典教育、语文教育、文化产业与媒介素养教育三个交叉博士点学科。2000 年建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 年古代文学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2 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成为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此外,文学院还拥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并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文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秘书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6 个本科专业。设有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影视文学、语文教育学、秘书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等教研室以及大学语文教育中心。设有用于教学研究的汉语语言文学实验教学中心、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教学实践中心、语言习得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影视实验室、秘书学实验室、文化产业实验室(含首师创意网)和汉语国际教育微格实验室。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首都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协同单位甲骨文研究中心的主体力量来自文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也设在文学院。文学院采取厚基础、宽口径、分层培养的模式,对于全体一年级本科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因材施教。2018 年起在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三个专业实行中国语言文学类招生和培养,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主要修习通识课程及中国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第二学期,在学院统筹安排下完成专业分流,按照一定比例,采取学生意愿与相关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选择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专业,自大学二年级起进入相应专业学习。


首都师范大学的古代文学研究生参考书目有哪些?

首都师范大学的古代文学研究生参考书目有:《中国文学史》《古代汉语》(第 1 册)《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中国文学史》《历代文学作品选》(6 卷)《中国戏曲通史》《中国古代戏曲专题》。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系重点发展、具有相当学术实力的学科之一,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前辈著名学者谢无量、冯其庸、吴文治、蔡钟翔、朱靖华、成复旺等曾在此工作多年,辛勤耕耘,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通过自身建设、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古代文学专业已经建设成一支学术结构合理、研究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这支学术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5岁,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7人,近年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0项,出版数十部学术专著和数百篇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本专业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六个研究方向。前四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主要为相关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重要的文学流派、重要的文学现象,以及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等。分体文学史研究方向是从文学体裁的角度探索文学发展的历史与规律。古代文论研究方向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

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学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其中尤以培养北京市中学语文教师为主。培养规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党和政府有关文学艺术和教育等方针政策;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课程设置:重视基础和能力训练,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文献学、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等30余门,另有文学系列、语言系列、通论系列等100余门专业选修课。就业方向:可报考研究生;或到教育系统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


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什么特色?

汉语言文学(师范)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学(师范)为首都师范大学1954 年建校之初即成立的专业。秉承文学院六十余年的深厚底蕴,经过数代学人的共同努力,本专业现已成为特色鲜明、体系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越、人才培养质量优异、社会评价良好、在国内同专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为首都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人文基础厚实、教学能力突出、学术素养扎实、教育情怀牢固的优秀教育教学、教学管理与教科研人才。本专业目前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北京市优势专业。实施中国语言文学“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联合培养”,开设“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卓越人才实验班”。核心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献学、美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基础写作、语文教学论、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教学技能训练、书法训练。专业特色:重视汉语言文学学科基础,陶冶人文素养,夯实学术基础,注重养成师范品格与教育情怀,突出培养教育教学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与卓越教师潜质。就业方向:到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教育教学、教育管理以及教科研工作,亦可报考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汉语言文学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专业之一,目前已经建设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和北京市优势专业,拥有独特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强大的师资队伍,实施中国语言文学“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联合培养”,开设“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卓越人才实验班”。其所依托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该专业秉持知识积累、能力训练、素养提升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出色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突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在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等领域和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核心课程:中外经典导读、文学作品导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文献学、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等30 余门,另有文学系列、语言系列、通论系列等100 余门专业选修课,其中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美学原理为专业核心课程等。专业特色:依托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雄厚的学科和师资力量,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视野、良好的国际化交往能力的复合型和研究型人才。就业方向:除攻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外,本专业毕业生可到政府机关、文化教育机构、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相关行业,从事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关的工作。近年就业单位有:网易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故宫博物院、北京景山学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