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中国国宝

我国的国宝有哪些

  一、长城1987年入选,河北境内包括山海关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称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行相媲美。自古以来河北就是长城修建的重要地区,有两条长城绵亘于冀北和冀洗的山峦之中:一条自东向西,从渤海边的山海关老龙头,经秦皇岛、唐山、承德、天津、北京、张家口与山西的长城相连,横贯河北北部;另一条自北向南,从北京的慕田峪起始,经北京、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至邯郸,纵贯冀西山区。战国志金代,河北境内修筑的长城累计在3000公里以上,现在地标尚存遗迹为1200余公里。  河北境内长城包括: 1、老龙头老龙头,国家5A级景点,位于河北省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这里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而名“老龙头”。老龙头景区总占地面积700亩,由入海石城、海神庙、靖卤台、南海口、澄海楼、宁海城和滨海长城七部分组成。  2、山海关山海关,也指山海关区,又称“榆关”,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山海关城,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墙一边是辽宁,一边是河北。 3、喜峰口与潘家口唐山迁西县西北50公里,有一处万里长城的绝景——水下长城,昔日雄关喜峰口、潘家口已没入一泓碧波之中,悠悠长城蜿蜒曲折,伸向水底,又从对岸挺身扬起,山影倒映,云水相交,山、水、城美妙组合,北国的雄奇与江南的秀美浑然一体。长城由喜峰口向西,盘山而过潘家口关门,跃上挺拔险峻的高山。潘家口历来与喜峰口互为唇齿,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1976年,国家为引滦入津工程建潘家口水库,水库注水横切长城,潘家口、喜峰口及其周围长城淹没于水库之中,造就了独特的“水下长城”景观。  4、金山岭长城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境内,与北京市密云县相邻,距北京市区130公里。系明朝爱国将领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官时期(1567-1586)主持修筑,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障墙、文字砖和挡马石是金山岭长城的三绝,素有“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美誉。金山岭长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大境门大境门,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建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具有350多年历史。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在历史上曾有重要地位。它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砌拱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有木质铁皮大门两扇。顶部为一平台,长12米,宽7.5米。外有1.7米高的垛口,内有0.8米高的女儿墙。门楣有察哈尔都统高维岳——当时的地方军政首脑于1927年书写的“大好河山”四个大字,苍劲壮观。相传,清康熙皇帝远征回归京都,夜经此地,曾露宿大境门外,后建卧龙亭和将军亭。  6、紫荆关长城的关口之一。位于中国河北省易县城西40千米的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 。紫荆关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二、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扩展资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宫殿以及其他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较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罕见的历史遗迹。 1、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为第一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2、外八庙在避暑山庄周围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庙群,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在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共有11座寺院。因分属8座寺庙管辖,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承德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这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这些庙宇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修建,主要殿堂耸立突出、雄伟壮观。  三、清代皇家陵寝中的两处:清东陵、清西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清代皇室一共有三处陵寝,分别在东北沈阳,称北陵;唐山的遵化,称东陵;保定的易县,称西陵。  1、清东陵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内,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占地80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2、清西陵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得清秀葱郁,古朴大方。清西陵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的国宝有哪些

中国的国宝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华南虎、朱鹮等。
1、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省的个别崇山峻岭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称为“中国国宝”。
2、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3、白鳍豚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
4、华南虎
华南虎也叫“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
5、朱鹮
朱鹮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有分布。


中国的国宝是什么动物?

中国的国宝是大熊猫。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在四川和陕西等地区生活,大熊猫外形特别的可爱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胖的身体是很多人喜欢的一种动物。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形态特征大熊猫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岷山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中国三大动物国宝是什么?

中国三大动物国宝是大熊猫、川金丝猴和黑颈鹤。三大国宝详细介绍:1、大熊猫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2、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别名狮子鼻猴、仰鼻猴、金绒猴、兰面猴、洛克安娜猴、长尾子、线子、线狨、马狨、果然兽、果然狨、金线狨,属灵长目、猴科、仰鼻猴属。毛质柔软,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天敌有豺、狼、金猫、豹、雕、鹫、鹰等。3、黑颈鹤黑颈鹤,大型涉禽,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颈、脚甚长,通体羽毛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眼先和头顶前方裸露的皮肤呈暗红色,尾羽褐黑色。头顶,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虹膜黄褐色,嘴肉红色,尖端沾黄,腿和脚灰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