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为什么总不准?
气象科学属于预测科学,本身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之监测网点并没有精细到每个区域,而且天气预报是概率预报,比如在夏天,强对流天气多发,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局地性的降水较多,此时产生预报误差的可能性会增大。基于目前的科技水平,天气预报还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但气象部门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提高预报准确率。大气运动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数值天气预报的方程组虽然能演算,但毕竟是把实际情况抽象成理想的数学物理模型,很难真实而全面地反应大气运动规律。并且,数值天气预报用到的原始方程组根本求不出解析解,只能求出数值解(可以理解为近似值),因此会有一定的误差。另外,数值天气预报把实际空间划分成一个个方块来计算,那么方块内部发生的细微大气变化就没办法反映,就像打了马赛克会丢失一部分信息一样。但老天爷可不管你这些,“蝴蝶效应听说过没?一只蝴蝶煽动翅膀都能导致远处的龙卷风,所以计算误差也好、观测误差也罢,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放大,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
天气预报不准的原因:人类对大气运动机理的认识还有限、气象观测网络还做不到“疏而不漏”、数值天气预报模型不能完全模拟大气演变。1、人类对大气运动机理的认识还有限。各种天气产生和变化,都是由大气不断运动造成的。由于大气运动的复杂性,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气探测手段的不断完善,人类对大气运动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但科学家们还不能真实地描述大气运动的细微结构。2、气象观测网络还做不到“疏而不漏”。虽然气象探测已发展成为覆盖地基、空基、天基的立体观测系统,地面观测站、高空观测站、自动气象站、雷达观测站、气象星组成了时刻监视大气运动和变化的观测网。但这个网络对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会有疏漏,就像大网捞小鱼,容易漏掉。而且观测资料可能会有误差,例如,风向、风速观测结果是采用2分钟观测的平均值,可能就会有一定误差。3、数值天气预报模型不能完全模拟大气演变。天气的变化,是地球周围大气运动变化的结果,而大气运动变化,物理上要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一些定律,这些定律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写成数学方程。人们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把天气预报问题变成数学方程求解的问题。这样的方法叫数值天气预报,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的核心。然而,目前任何一套模型都不能真实地模拟大气演变,只是近似,必然存在误差。预报方法1、经验外推法:又称趋势法,是根据天气图上各种天气系统过去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趋势,推测它们未来的位置和强度。这种方法,在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无突然变化或无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效果较好;而当其发生突然变化或有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预报往往不符合实际。2、相似形势法:又称模式法,是从大量历史的天气图中,找出一些相似的天气形势,归纳成一定的模式。如当前的天气形势与某种模式的前期情况相似,则可参照该模式的后期演变情况进行预报。由于相似总是相对的,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因此,用此法也往往出现误差。3、统计资料法:又称相关法,是用历史资料,对历史上不同季节出现的各种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和移动,进行统计,得出它们的平均移速,寻找预报指标(如气旋生成、台风转向的指标等),进行预报。对历史上未出现过的或移动很快及很慢的例子,则此法不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