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元宵节手抄报 一等奖

关于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

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可以写:元宵节的节日起源、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元宵节的历史价值、元宵节的经济价值、元宵节的节日意义。1、元宵节的节日起源。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2、元宵节的文化价值。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 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 元宵节也是求子的佳节良辰。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这里"灯"谐音"丁",就是男丁。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偷灯就是祈求子嗣绵延。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涵义。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节日文化是没有国界的,春节如此,元宵节也不例外。亿万国人的热情、奔放、张扬,可与巴西、德国等国的狂欢节比肩。3、元宵节的历史价值。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今天的元宵节正从家庭走向社会。不论元宵、彩灯、烟花如何变化出新,这些元宵节延续的古老传统风俗依然没变。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它始终是人们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愫。5、元宵节的经济价值。元宵节临近,花灯、汤圆和花炮等商品生意火爆,山东省日照市"元宵经济"红红火火。 商家吹响元宵经济"集结号" 。2011年2月17日是元宵节,吃汤圆、品美食、看庙会,每一位市民都在努力的抓住春节的尾巴,享受元宵节中的年味。在元宵节到来时,节日经济再度被搅热,酒店订座爆满,超市元宵卖得火。近年来一些春节期间没来得及聚会的同事、亲友将元宵节作为一起聚餐的机会,使得元宵节酒店的订座率大幅增加,元宵节订餐数量几乎不亚于除夕年夜饭,部分酒店针对市民过年喜吃大鱼、大肉的习惯,特意在元宵节推出"忆苦思甜"菜肴、粗粮、野菜、窝窝头颇受市民青睐。6、元宵节的节日意义。元宵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是中国传统节日,事实上其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远远胜于其他节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元宵节手抄报的内容

元宵节手抄报的内容如下: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猜灯谜简介:“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二年级元旦手抄报内容简短

二年级元旦手抄报内容简短如下:元旦祝福语:过新年,吃蛋糕,我来给你切一刀。切去烦恼切去伤,斩断悲伤斩断忙。平安做奶油,幸福做底座,送给你一个我特制的元旦蛋糕,祝你元旦快乐!新年到了,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愿为你送走烦恼迎来开心,送走压力迎来健康,送走失意迎来顺利,送走意外迎来平安,并希望你快快乐乐过个元旦节。元旦到了,将一声声贴心的问候,一串串真挚的祝福,一片片深厚的情意,乘着爱心的微信,穿越千山万水,飘进你的心坎。祝你元旦快乐!元旦来了,祝福跟到,生活不易,知足最妙,快乐更多,烦恼更少,亲情围绕,友谊拥抱,健康常伴,平安笼罩。祝元旦节日开心时时、快乐天天、幸福年年!在新年的这一天,让我的祝福像雪花飘送,让我的问候像绵绵春雨,片片花香,默默祝福,句句心语,声声关怀,连缀着满心愉快,将快乐的音符送给你!元旦佳节到,拜年要赶早,好运跟你跑,吉祥围你绕,财源进腰包,心想事成了,元旦齐欢笑!我的祝福如此早,请你一定收到!无论我在哪里,我都希望离你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的心陪你共同起潮。祝你元旦快乐,平安健康!茶要浓的,细细品尝,酒要香的,痛快畅饮,爱要真的,轰烈无悔,朋友要知心的,互爱互助!嘿,拿手机的这个就很不错!元旦快乐!元旦到了,将好运送上,圆您美梦,将吉祥运到,恭贺新禧;将平安降临,健康永久;将喜讯传递,幸福如意。元旦快乐,心想事成!向东方采了一些吉祥,问西方要了一丝好运,朝南方借了一份如意,在北方扯了一把平安,将这些全部送给你,元旦到了,愿四面八方的幸福全部涌向你,元旦快乐!元旦了,送你一件外套: 口袋叫温暖;领子叫关怀;袖子叫体贴;扣子叫思念,让这件外套紧紧伴著你渡过每一分每一秒,一定要幸福喔!

2年级小学生元旦手抄报内容

【 #二年级# 导语】元旦悄悄到,祝福忙报道,许下小心愿,愿你梦想都实现,幸福展笑颜,祝你元旦快乐,好运连连,万事如意心也甜!以下是 整理的《2年级小学生元旦手抄报内容》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2年级小学生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一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元旦”一词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   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2.2年级小学生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二   中国元旦的习俗:   我国对元旦节不如新年重视,所以一般中国元旦节的习俗就是张贴“欢度元旦”。   庆祝元旦的三大方式   方式一: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方式二: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反正元旦这天并没有太多的传统,在这一天放假了,随你怎么玩都行。甚至,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方式三: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在于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圆,聚一餐。至于更为浓重的庆祝方式暂时还没见过。 3.2年级小学生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三   元旦的古诗:   1、《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3、《丁卯元日》   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着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4.2年级小学生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四   元旦祝福语:   1、元旦到,元旦到,元旦到了祝福到。祝你天天开心笑,日日数钞票,工作步步高,好运来报道,逃都逃不掉,愿你幸福生活直到老!   2、一首从小就开始唱而且百听不厌的歌曲:草鞋是船,爸爸是帆,伴我去启航。爸爸永远是我的骄傲,祝您新年快乐!   3、年少的青春,未完的旅程,是您带着我勇敢地看人生;无悔的关怀,无怨的真爱,而我又能还给您几分,祝父亲永远快乐!元旦快乐!   4、人流中擦肩而过是十年修来的缘,相互对视是百年,彼此交流是千年,成为朋友是万年,能为你祝福是万万年的缘!祝:元旦快乐。   5、元旦恭喜你,短信祝福你,事业属于你,开心跟随你,健康想着你,财神拜访你。愿你新年行大运,好运每一天。 5.2年级小学生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五   元旦祝福语:   1、元旦到,元旦好,元旦的祝福真美妙!送你一个戒指,快乐不会截止!送你一个项链,对你永远思念!送你一个手镯,事业胜券在握!送你一副耳环,新年阖家团圆!元旦祝福送给你,愿你来年胜今年,愿你事事都顺利,时时都精彩!   2、新年新开端,首选是元旦。立志好人缘,天天露笑脸。健康常相伴,饮食加锻炼。好运在蛇年,快乐过元旦。祝:元旦快乐!   3、元旦到了,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春季像花一样漂亮,夏季像水一样清凉,秋季像果实一样成熟,冬季像火炉一样温暖。二十四节气,节节欢喜;一十二月份,月月平安。   4、新年前后,愿你:平安,分分秒秒;恩爱,朝朝暮暮;健康,日日夜夜;好运,岁岁年年;快乐,永永远远;风光,时时刻刻;顺心,生生世世!   5、元旦将来到,我心费思量。朋友关系好,送个什么好。我无多钱财,也没中彩票。短信送祝福,礼轻情意重。祝你轻轻松松无烦恼,快快乐乐过元旦! 6.2年级小学生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六   美食文化:   流传至今的元旦食品要数饺子和年糕了。   元旦吃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如明万历年间沈榜《宛署杂记》说,北京郊区的宛平县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长上为寿”。明嘉靖时山西《曲沃县志》记载:“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争福。”元代扁食一词在民间流传下来。   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时《威县志》说当地吃“蒸羊糕”。

元宵节怎么画手抄报图片

元宵节怎么画手抄报如下:首先写出主题,两侧画上灯笼装饰,手抄报中间画一个边框,底部画上汤圆装饰,继续在两侧再画两个方框。先给灯笼涂上红色和黄色,边框涂蓝、黄、绿三色,并画上横线,简单的元宵节手抄报就完成啦。1、首先在手抄报的上方写上主题,并在主题两侧画上一些灯笼装饰。2、接着在主题的下方画上一个方形边框,并在边框的底部画上汤圆等装饰。3、继续画在边框两侧画上两个方形,这样基本的布局就完成了。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的手抄报怎么画

  元宵佳节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一个重要节日,每一年的元宵节都是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度过。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元宵节的手抄报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参考!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1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2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3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4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5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6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7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8   元宵节的历史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