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指的是谁
乐不思蜀指的是刘禅。成语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刘禅。公元263年,蜀国被魏国打败,刘禅自愿投降,带着一些旧大臣倒魏国当上了安乐公。有一天,魏国大将军司马昭请刘禅吃饭,在吃饭时故意叫人来表演蜀国的杂耍,想羞辱这些蜀国过来的人。 旧大臣们看到这些蜀国的杂耍,都非常难过,可是刘禅却高兴的拍手叫好。司马昭故意讥讽的问刘禅在这里过得开不开心,想不想蜀国。刘禅却说自己在这里有得吃有得玩,一点也不会想念蜀国。后来,大家就用“乐不思蜀”来形容一个人过的很开心,都忘记了要回家!《乐不思蜀》原文: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安于现状,留恋异地,忘了自己的老家或根本不想回故土,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的主人公是谁
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里过得很快乐,不愿意回到原来的环境里。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蜀汉末代皇帝刘禅。“乐不思蜀”的典故是:刘禅投降司马昭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并命人演奏蜀乐,以试探刘禅的心思,而刘禅在宴席上听到蜀乐却不见悲色,表示不思念蜀国。
乐不思蜀的出处
乐不思蜀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原文如下:
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译文
司马昭问刘禅说:"你是否很思念蜀国?"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郤正知道了这事,拜见刘禅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您应哭泣着回答说:‘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你看向西边心中悲伤,没有一天不思念着蜀国。于是就闭上眼睛。’”
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着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说:“这为何正像是郤正说的话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着司马昭说:“的确如您所说的那样。”左右的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