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几个儿子叫曹丕?
一、排序列表(曹操的儿子有25位。曹操儿子次序不可考,下以生母地位高低为序)1、曹丕,魏文帝2、曹彰,任城威王3、曹植,陈思王4、曹熊,萧怀王5、曹昂,丰愍王,长子6、曹铄,相殇王7、曹冲,邓哀王8、曹据,彭城王9、曹宇,燕王10、曹林,沛穆王11、曹衮,中山恭王12、曹玹,济阳怀王13、曹峻,陈留恭王14、曹矩,范阳闵王15、曹干,赵王,末子16、曹上,临邑殇公子17、曹彪,楚王18、曹勤,刚殇公子19、曹乘,谷城殇公子20、曹整,郿戴公21、曹京,灵殇公子22、曹均,樊安公23、曹棘,广宗殇公子24、曹徽,东平灵王25、曹茂,乐陵王二、人物资料1、曹昂曹昂(?-197年),字子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长子,刘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刚胆谦和,为曹操所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建安二年(197年)随曹操出征张绣,因张绣突然袭击,曹昂为救曹操负责断後,与大将典韦一同战死於宛城。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追封谥号丰悼公,黄初五年(224年)又进一步追封为丰悼王。太和三年(229年)年改谥号丰愍王。2、曹丕魏文帝曹丕,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魏朝开国皇帝。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是三国时代第一位皇帝,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汉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于谯。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八岁,即能为文。建安十六年(211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延康元年(220年(庚子年)),魏武帝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他对外平定武威三种胡、酒泉和张掖的叛乱,从刘备集团手里收复上庸三郡;对内积极调节曹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果断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当年十月,立刻逼迫汉献帝禅位,登基为大魏皇帝。定国号为大魏,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曹丕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下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限制了宦官的权力;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提倡节俭、薄葬,预作《终制》。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曹丕的一些措施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才能,然而在军事才华上他远不能和父亲曹操相比,三次率大军南下伐吴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但他的文学有相当高的成就。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在位六年,统治期间,曹魏国力进一步增加,版图得以扩大,多次击败羌胡、鲜卑等族的进犯。公元226年,曹丕回到洛阳后一病不起,临终前托付曹叡于陈群、曹真、司马懿等人,终年四十岁,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树不坟,葬于首阳陵。3、曹彰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鄢陵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彰受封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率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曹丕即位后,曹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221年)进爵为公。次年被封为任城王。黄初四年(223年),曹彰到洛阳朝见,因病逝于府邸。死后谥号为“威”,故亦称为任城威王。4、曹植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5、曹冲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亳州)人,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冲
曹操在死后,他5岁的幼子为什么拉着曹丕的手喊爹?
在曹操死后,曹操年仅五岁的幼子曹干,对着自己的哥哥曹丕喊了一声“爹”,其实这大概率是一个乌龙事件,或者是当时曹干的养母王昭仪所教的,毕竟当时曹丕继承大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曹干以后的日子全靠曹丕照应,所以王昭仪才会这么教曹干吧。首先,这个故事本身在正史中没有记载,这仅仅是一个民间传闻罢了,所以大家也权当是听故事了,切勿将此当真。根据正史中的记载来看,曹干的父亲是曹魏的统治者曹操,而他的母亲只是一个不得宠的妃嫔,而这个妃嫔在曹干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是三岁幼子不能没有人照顾,所以曹操给曹干找了一个养母,也就是曹操的妾室王昭仪。其次,在曹干五岁的时候,曹操就因病去世了,曹操临终前曾经跟自己的几个孩子说:“他三岁就没有了母亲,五岁又要失去父亲了,他以后就只能靠你们了。”曹操这句话在正史中也是有记载的。而在民间传闻中,曹操死后,曹干就对着曹丕叫了一声爹,当时的曹丕已经是三十多岁了,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曹丕的年纪足以当曹干的父亲了,而且曹干当时才五岁而已,都说长兄如父,曹干将曹丕看作是自己的父亲也无可厚非。最后,也有人认为曹干管曹丕叫爹,其实是王昭仪教的,王昭仪当时是曹干的养母,他们母子能够获得不错的生活,都是因为曹操,但是如今曹操即将离世,如果没有人管王昭仪和曹干的话,那么他们以后的日子肯定会很难过,所以王昭仪完全有理由教曹干去讨好曹丕,这样不仅仅是让曹干的未来更加好过,也是让王昭仪未来能够好过。
曹丕是曹操的第几个儿子
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在古代历史上,有个“一门三父子”的说法。这其中,除了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外,还有曹氏三父子,即曹操、曹丕(pi)、曹植。这爷仨都是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心目中,曹操的长子就是曹丕,老二就是曹植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知道曹操妻妾成群,子女众多。其中卞夫人给曹操生了四个儿子,依次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关于曹丕、曹植,一首“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早已表明他们之间势同水火的关系。这里说一下人们不太熟知的曹彰、曹熊。曹彰,字子文,封任城王,军中号为“黄须猛将”,很受曹操喜欢,但勇而无谋,曹操死时因曹丕作梗,曹彰竟不得与父亲相见,最后也死得不明不白。曹熊,懦弱多病,封萧怀侯,在遭到曹丕“问罪”时竟然自缢身亡。这兄弟几个中,后来成了魏文帝的曹丕可真的是一位老大了。《三国演义》32回中也这样说:“却说操长子曹丕,字子桓,时年十八岁。丕初生时,有云气一片,其色青紫,圆如车盖,覆于其室,终日不散。”俨然曹丕就是名正言顺的长子了。但是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曹操的儿子曹昂才是长子。曹操在娶卞氏之前还有一位夫人刘氏,这位夫人给曹操生的儿子——曹昂,才是曹操真正的长子。曹昂字子修,早年因为曹操而死于宛城,在《三国演义》中有如此描述:“却说曹操赖典韦当住寨门,乃得从寨后上马逃奔,只有曹安民步随。操右臂中了一箭,马亦中了三箭。……安民被砍为肉泥。操急骤马冲波过河,才上得岸,贼兵一箭射来,正中马眼,那马扑地倒了。操长子曹昂,即以己所乘之马奉操。操上马急奔。曹昂却被乱箭射死。操乃走脱。”事后曹操在祭奠爱将典韦时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可见是曹昂的过早去世才给了曹丕做长子的机会的。从曹操的话中也透漏出一条信息:尽管曹昂为自己而死,但曹操并不十分悲痛,也可以看出曹操对他这个真正的大儿子并不多么喜爱,因此古人说:“子修死得好,若非其死,子桓安得为储?文帝亦中上之主也,且能开一代文气之先,易之以昂,谁云能上文帝者也。”(《三国志》赞语)
曹丕是曹操的第几个儿子?
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也是最后继任曹操大业的儿子。原本继任大业的应该是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但曹昂在与曹操出征的张绣的时候兵败战死,所以曹丕就成为了曹操的长子。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人物介绍: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累迁五官中郎将。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成为魏国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制定实施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为文,庙号世祖,安葬于首阳陵。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