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的生活习性
白鹇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集群个体多达16-17只。由一只强壮的雄鸟和若干成年雌鸟、不太强壮或年龄不大的雄鸟以及幼鸟组成,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关系。每当春季繁殖期之前,总会有发生激烈的争斗。黄昏时,它们在林中树枝上栖息,首先伸长脖颈,四下张望,然后扑动翅膀,飞到树杈上停稳。有时一个群体栖于同一树枝上,相互靠拢,排成一条直线,次日清晨再一一飞到下地活动。性机警,胆小怕人,受惊时多由山下往山上奔跑。一般很少起飞,紧急时亦急飞上树。通常在亮天后即从夜栖树上飞到地面活动,一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活动高潮。活动多在巢域内,每日活动路线、范围、地点都较固定,多数时间都用于觅食。食饱后通常原地站立休息或理羽,偶尔也有飞到树上休息的。晚上成群栖于高树上,一般在天黑时才开始上树栖息。通常雌先雄后,或雌雄一起一边发出叫声,一边飞上一定高度的树枝,然后逐步登高,藏于高大乔木密集的树冠下,距地高度多为6-8米。活动时较为安静无声,有时可听到行走时踩踏的‘沙沙’声。通常仅在有危险时雄鸟才发出尖利的‘ji-go-go-go’的警戒声。 白鹇为杂食性,主要以椎栗、悬钩子、百香果等植物的嫩叶、幼芽、花、茎、浆果、种子,以及根和苔藓等为食,其中最常吃的是南亚锥栗的坚果、崖豆 、蕨叶、芭蕉芋等植物。也吃金针虫、蝗虫、蚂蚁、蚯蚓、鳞翅目昆虫和幼虫、甲虫、蚂蚁、蜗牛等动物性食物。食物种类已经记录到的就有66种植物,以及30多种动物。
白鹇的特点 关于白鹇的特点
1、白鹇(学名:Lophura nycthemera):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大型鸡类。
2、雄鸟全长100-119厘米,雌鸟58-67厘米。头顶具冠。嘴粗短而强壮,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钩;鼻孔不为羽毛所掩盖着。翅稍短圆。尾长。跗蹠裸出,雄性具距,但有时雌雄均有;趾完全裸出,后趾位置较高于他趾。
3、雌雄异色;雄鸟上体白色而密布以黑纹,头上具长而厚密、状如发丝的蓝黑色羽冠披于头后;脸裸露,赤红色;尾长、白色,两翅亦为白色。下体蓝黑色,脚红色。雌鸟通体橄榄褐色,羽冠近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