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洪洞县里无好人?
“洪洞县里无好人”,其实说的是洪洞县衙无好人。因为封建社会衙门制度腐朽落后,有钱者任意犯法而不究,无钱者蒙冤受屈无人问,洪洞县衙没有为苏三主持公道的人,民女苏三因而悲呼“洪洞县里无好人”。出自京剧《玉堂春》。明代正德年间,北京前门怡春院姑娘苏三与落榜书生王三公子一见钟情,两人一起相处了半年,风花雪月,逍遥浪漫。王三公子钱花完后,被人从怡春院里赶了出来。苏三自此茶饭不思,梳妆无心,于是被老鸨卖给了来自山西洪洞县的马贩子申鸿。扩展资料《玉堂春》不仅是京剧旦角的开蒙戏,还是中国戏曲中流传最广的剧目之一。 此剧是清代花部乱弹作品,作者不详,故事见冯梦龙编订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难逢夫》,《情史》卷2中亦有此事。至于舞台剧,明代已编成《完贞记》、《玉镯记》传奇(《远山堂曲晶》),到清代,《玉堂春》传奇(《笠阁批评旧戏目》)即演出于昆曲舞台,剧本已失传。剧情简介:写官家子弟王景隆与名妓苏三誓偕白首,因金尽被逐,潦倒关王庙。苏三得悉,赴庙赠金,使王得回南京。后鸨儿将苏三卖给山西富商沈燕林为妾。沈妻皮氏与赵监生私通,毒死沈,反诬告苏三。县官受贿,将苏三问成死罪,解至太原三堂会审,主审官恰为巡按王景隆,遂使冤案平反,王、苏团圆。即为苏三……后得藩司潘必正、臬司刘秉义之助,与苏三团圆。演出情况:据记载,各地方戏剧种在清代均有《玉堂春》演出,京剧版在嘉庆七年(1802)时三庆班就已在京演出(清代笔记《众香国》载记作者曾看到名角鲁龙官的演出),1828年所作《金台残泪记》中也有“近日三庆部陈双喜年未及冠,演《关王庙》”(《关王庙》为全本《玉堂春》中的一折)的记述。其他剧种:各地方剧种中,以评剧白派的版本最为著名,其唱词大体与京剧相同,白派唱腔低回婉转的特色很明显,是白派唱腔奠基作之一。另外,同州梆子、蒲州梆子、秦腔、晋剧、汉剧、湘剧、徽剧、桂剧、祁剧、滇剧、粤剧、潮剧、豫剧等均有此剧目的全部或《起解》、《会审》、《探监》等折。汉剧还有一出丑脚戏《忘八犯夜》,也属于《玉堂春》全剧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堂春
洪洞县里无好人的来历是什么?
“洪桐县里无好人“的来历:“洪桐县里无好人“这个说法是京剧名曲《玉堂春》传唱的结果,在《玉堂春》当中明朝,名妓苏三,也就是玉堂春与吏部尚书之子王景隆结识,誓偕白首。王景隆钱财用尽,被鸨儿轰出妓院。苏三私赠银两,鸨儿把苏三骗卖给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妒,定计害之。不料却让沈燕林误食毒面而死,苏三被诬,定为死罪。于是在洪洞县衙遭受百般凌辱后,愤愤所骂“洪洞县里没好人”。演出情况:据记载,各地方戏剧种在清代均有《玉堂春》演出,京剧版在嘉庆七年(1802)时三庆班就已在京演出(清代笔记《众香国》载记作者曾看到名角鲁龙官的演出)。1828年所作《金台残泪记》中也有“近日三庆部陈双喜年未及冠,演《关王庙》”(《关王庙》为全本《玉堂春》中的一折)的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