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十年图破壁意思。
第一种解释: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写道:“我今年十九岁了,想起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既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若大着说,什么国家、社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俗语说得好:‘人要有志气’。我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当时他怀着爱国济世的心,有着找不到真理的苦闷。于是下定决心,远渡重洋,谋求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图报效祖国。“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是总理引用了达摩祖师面壁十年的故事和英雄陈天华的故事,表明了决心之坚,立志之远,并且预想未来,即使壮志难酬,捐躯东海,亦不愧为一英雄。舍生而取义者也。第二种解释:面壁十年图破壁这句诗是“邃密群科济世穷”句的发展,讲的是“济世穷”(即对群众做启蒙工作)时所遇到的困难和周恩来同志所表现出来的不怕困难的毅力。周恩来同志在1919年5月《给留日南开同学的信》中肯定了即使“为社会所不容”也要做“为社会开路的事情”的精神。做启发群众觉悟的事情而又暂时“为社会所不容”,不正是诗中所说的“面壁”吗?这句诗中的两个“壁”字代表一件事物,那就是借喻尚未觉悟的群众。周恩来同志当时东渡日本,准备求学济世,启发社会群众的觉悟。但当时群众尚未觉悟,对此暂不理解,甚至有所“不容”有如石壁。而周恩来同志下决心,要以坚韧的毅力,坚持工作,经过长期的教育,(即诗中的“十年”)最后感化群众,提高他们的觉悟,群众一旦觉悟了,也就等于石壁溶化了。这种以宏大意愿、耐心启发人民觉悟的思想写成诗,就是“面壁十年图破壁”。进一步分析,我们又可发现,周恩来同志这句诗从思想到用典,都受到梁启超的影响。扩展资料:《无题》作者:周恩来 【现代】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1919年3月,19岁的周恩来为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大业,毅然决定放弃在日本求学的机会,归国加入革命。此诗正是他回国前夕,书赠为他饯行的同窗好友张鸿诰等人的。梁启超有《举国皆我敌》一诗,中说:阐哲理指为非圣兮,倡民权谓曰畔道。积千年旧脑之习惯兮,岂旦暮而可易。先知有责,觉后是任。后者终必觉,但其觉非今。十年以前之大敌,十年以后皆知音。梁又有《自励》二首,其二曰: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这两段引文思想内容大致相同。周恩来同志在1919年4月曾将梁的《自励》之二抄赠给同学王朴山,说明他对梁诗是赞许的。
面壁十年图破壁是什么意思?
面壁十年图破壁意思是自身要像达摩祖师高手应对墙面正坐静修那般,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各种各样科学专业知识,以更改中华民族贫困落后的情况。这句诗中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为“面壁” ,二为“破壁"。“面壁 "原是佛教用语,相传南朝名僧达摩大师刻苦修行,终日面壁而坐,默诵经文,后来成为佛教禅宗的始祖。"破壁"用的是“画龙点睛”的典故。据《历代名画极》记载,南朝张僧繇精于绘画,曾于金陵安乐寺画四条龙,都不画眼睛。他说:画了眼睛龙就会飞去。人家以为不可信,硬要他试试。当他刚点上两条龙的眼睛,忽然雷电破壁,两条龙纭飞去。赏析“面壁十年图破壁”,借达摩面壁修禅的小故事体现出作家勤于思考欲做到的人生境界和追求完美。西来的达摩祖师门禅师从湘江之南一苇渡江抵达嵩山少林寺,在岩洞里面壁十年默默地修禅,总算将印度佛教取得成功传到中国,变成禅宗初祖。“破壁”之说源于《历代名画记》中所记述的传说故事,说南北朝山水画家张僧繇在南京金陵安宁寺的墙面上画了四条没有双眼的龙,一经他指出龙的眼睛,巨大则破壁而出翻空飞到。作者将“面壁”和“破壁”恰当地融合起来,不但在修辞方法上是一种造型艺术造就,更关键的是表述出一种非同凡响的人生追求。“难酬蹈海亦英雄人物”,则说明他本次以便改革必须舍弃出国留学的豪情万丈。“难酬蹈海”即难酬蹈海之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