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深秋帘幕千家雨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什么意思

意思是:帘幕外千家承受连绵秋丙,日落西山传来悠扬的笛声。出自唐代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原文为: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译文:六朝的丈物荒皮杂草丛生,天高云淡千般景物古今同。苍山苹柏间百鸟飞来飞去,世世代代生活水乡山寨中。帘幕外千家承受连绵秋丙,日落西山传来悠扬的笛声。内心里怅惘无缘见到范众,只好掠过树木凝望太湖东。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首诗当写于开成三年(838),当时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这首诗是他游开元寺,登水阁时的所见所闻及触景所发而作的。作者简介: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深秋帘幕千家雨——咏秋雨古诗词赏析(上)

深秋帘幕千家雨

         ——咏秋雨古诗词赏析(上)

         王传学

         秋风萧瑟,秋雨凄凉。在文人墨客的心目中,秋天总是伴随着瑟瑟秋风、绵绵秋雨、哀哀私语、依依离情。如元代诗人萨都剌《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其二)中的“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秋雨亦如诗人潮湿的心情,变得忧伤起来。

        伴随着连绵秋雨忧国忧民的诗,当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史之乱后,杜甫做了左拾遗。后来因为上疏营救宰相房琯,得罪了皇帝,被诬为房党,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贬作华州司功参军。这年冬天,因事回洛阳。第二年春天从洛阳返华州途中,亲眼见到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带给人民极大的苦难,感触很深,就写出了辉煌的诗篇《三吏》《三别》。这年华州一带闹饥荒,加上他对朝政有所不满,就抛弃了官职,携带着家小到秦州、同谷等地去逃荒。但是,在这些地方仍旧无法生活下去,便长途跋涉入蜀,这年年底到达成都,先住在浣花溪边的寺院中。第二年,得到在当地做官的亲友们的帮助,便在浣花溪的西边勉强盖了几间草堂安顿下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约作于同年八月,写草堂被秋风吹破、给秋雨淋湿,他通宵不眠的苦况和感慨。全诗可分四层:

        诗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描写了茅屋被大风吹破的情形。

        秋天的天空愈是辽阔,就愈能显出狂风来势之大。这么猛烈的风,当然就不仅会卷起屋顶上的几重茅草,而且似乎还能撼动天地。这样,诗人就以刚劲有力的笔锋,简括而生动地写出了秋风的狂暴,并借以反衬出人们处在自然威力之下的巨大惊悸,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要求有安定的生活保障的强烈愿望。然后,他极力铺叙狂风吹着茅草“渡江洒江郊”、“挂罥长林梢”、“飘转沉塘坳”的情景,显出诗人眼望着自己苦心经营的草堂,正在遭到破坏却无力挽救的焦急和痛惜。

        第二层写一群顽童不听呼唤,抢走茅草的事和诗人的感叹。

        屋顶的茅草给风卷走了,本来还可以再捡回来一些的,想不到又给顽童们拿走了。他们不仅拿走茅草还不把诗人的呼喊当一回事,公然抱着茅草躲入林中,害得诗人叫干了嘴唇皮也不理睬,这就更加可恼。这里诗人把自己和顽童对照起来写,使老人和顽童的神情都显得很生动。严辞斥责顽童,可见老人当时心情的暴躁,同时又令人感到老人和小孩都很可怜,为生活所迫才如此作为。

        第三层写狂风停息不久,大雨就下了起来。屋漏、床湿,诗人通宵不眠。

        写秋天黄昏时候大雨降临前的短暂沉寂,烘托出诗人内心深处沉重的苦闷。诗人把棉被形象的比喻成铁,在直觉上给人冰冷、僵破的印象,说明了棉被的陈旧,反映了诗人生活状况的窘迫。被窝冷,儿子不好睡,已经很难安宁了,何况茅屋又给秋风吹破,大雨下个不停,屋漏、床湿,屋子里没有一块干的地方,这叫人怎样睡呢!况且诗人久经战乱,忧国忧民,长期以来就失眠,今夜遭到雨淋,更加不能合眼。多年积压在心头的家国深忧和目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折磨他,使得他急迫地渴望天明。

        末层写诗人在风雨不眠之夜,产生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

        诗人由目前的痛苦,联想到过去一连串的悲惨遭遇;又由个人的悲惨遭遇,联想到天下穷苦的人们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从而产生了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强烈愿望。这是诗人长夜不眠经过苦苦思索,从切身痛苦中体验出来的极其伟大、极其宝贵的思想感情。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这首诗才不仅是个人悲苦命运的哀叹,而且还具有深广的时代社会意义;才能在进行现实主义的艺术塑造中,闪耀出理想的光辉,洋溢着救世济人的激情,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

        再看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秋雨: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被贬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送别的情景。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江宁一带,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他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只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然而诗人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的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浑然天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不过,秋雨可不总是扮演哀愁的角色,它也有十分明亮清晰的一面。唐代诗人王维在《栾家濑》就这样写道: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

        在这里,秋雨如注,小溪飞溅,水波流转,白鹭惊飞,俨然是一幅写意山水画,一首优美田园诗!

        这首小诗纪实了一个有趣的情景:在飒飒秋雨中,正是因为有了这场秋雨,溪水才流得更急,才能溅起水珠,惊动白鹭,白鹭受惊而飞,飞而复下。诗人着意描写了一场虚惊,以宁中有惊、以惊见宁的艺术手法,呈现出安宁和静穆的场景,一切生灵都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南宋诗人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中的秋雨,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

        一夕骄阳转作霖,

        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

        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

        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

        何况田间望岁心。

        这是一首充满轻快旋律和酣畅情致的喜雨诗。这年夏秋间,久晴不雨,秋禾枯焦。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间止,大雨三日,庄稼得救。久旱遇雨,诗人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写了这首七律,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首联写喜雨,从晚上下雨写起。“一夕骄阳”与“梦回凉冷”是鲜明的对比。诗人在闷热的天气中入睡,一觉醒来,白天烈日的余威已被全部扫除,代之以清凉舒适的夜风,原来天下起了大雨。这两句虽然是实事实写,但由原先对气候的不满忽地改变成很满意,细微地反映了诗人心中的喜悦。诗人同时又选了“梦回”这一时刻,来表达自己这份心情,更加显出意外的惊喜——这场雨,诗人已经盼望很久了。

        颔联写对雨的感受,融化前人诗句为己用。出句“不愁屋漏床床湿”,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句;对句“且喜溪流岸岸深”,用杜甫《春日江村》“春流岸岸深”句。诗虽用前人成句,但贴切眼前景事,与首联一意相贯,在原句基础上加了“不愁”、“且喜”二语,在旧句上翻出了新意,达到了能生能活而自成佳句的要求。诗是写听雨,又形象地道出了盼雨的心情,也隐隐表示自己的喜雨,不单单是因为大雨赶走了炎热,带来了凉爽,这就引伏第三联的情感,也为尾联预留地步。

        颈联仍写喜雨。上句是想象之辞,说明自己喜雨,是因为这场及时雨,使庄稼能喝个饱,秋收有望;下句是以听雨打桐叶,寄托自己欣喜的心情。这联中的“应”字、“最”字,都下得很有精神,加深了句意。钱钟书《宋诗选注》对这联的对句有独到的评价:“在古代诗歌里,秋夜听雨打梧桐照例是个教人失眠添闷的境界,像唐人刘媛的《长门怨》说:‘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断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又如温庭筠《更漏子》词说:‘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曾几这里来了个旧调翻新,听见梧桐上的潇潇冷雨,就想象庄稼的欣欣生意,假使他睡不着,那也是‘喜而不寐’。”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这句诗很有帮助。

        尾联纯抒情,把原来的情感更转高一层,说遇到了这样的好雨,像我这没有田地的人尚且如此高兴,更何况那些盼望丰收、渴求雨水的农夫们呢?诗用“犹”、“何况”承先启后,是故意通过自抑而达到高涨。正因为诗人没田,他的欢欣鼓舞才有更深的意义,他与民同乐的心意也完全表达了出来。所以清人纪昀评说:“精神饱满,一结尤完足酣畅。”

        再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秋雨夜眠》中带来凉冷的秋雨: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诗人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未见风雨,尚且如此凉冷,加上秋风秋雨的袭击,自然更感到寒气逼人。运用这种衬叠手法,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增强诗的感染力。次句点明人物。“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卧迟”写出老翁的特性。老年人瞌睡少,宁可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老翁若不是“卧迟”,恐亦难于雨声中“睡美”。以“灯灭后”三字说明“卧迟”时间,颇耐人玩味。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淡的情怀。

        以上两联是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性格。诗的下半则从老翁睡醒之后的情况作进一步描绘。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老翁的“睡美”。才三秋之夜已经要烤火,突出老翁的怕冷。夜已经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与首句遥相呼应,写气候对花木和老翁的影响。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叶满阶红”,夜来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多么冷酷的大自然啊!从树木移情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岂能无感触!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静淡泊。全诗紧紧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眠的特征,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大约是大和六年(公元832年)秋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这时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淡。诗中多少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南宋诗人陆游《秋雨渐凉有怀兴元》中的秋雨,如战马奔腾:

        清梦初回秋夜阑,

        床前耿耿一灯残。

        忽闻雨掠蓬窗过,

        犹作当时铁马看。

        美梦刚刚醒来,秋夜阑珊将尽,床前只有一盏残灯照明。忽然听到秋雨掠过蓬窗,诗人还以为是当年战马奔腾的声音。表明诗人虽然罢官在家,但是心中时刻不忘收复祖国失地,报效国家,完成山河统一的愿望,也暗示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懑。

        再看唐代诗人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中的秋雨:

        六朝文物草连空,

        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

        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

        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

        参差烟树五湖东。

        这首七律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当时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宣城城东有宛溪流过,城东北有秀丽的敬亭山,风景优美。南朝诗人谢朓曾在这里做过太守。城中开元寺(本名永乐寺),建于东晋时代,是名胜之一。杜牧在宣城期间经常来开元寺游赏赋诗。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寺院水阁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时的古今之慨。

        诗一开始写登临览景,勾起古今联想,造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气氛: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这种感慨固然由登临引起,但联系诗人的经历看,还有更深刻的内在因素。诗人此次来宣州已经是第二回了。八年前,沈传师任宣歙观察使(治宣州)的时候,他曾在沈的幕下供职。这两次的变化,如他自己所说:“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这自然要加深他那种人世变易之感。

        这种心情渗透在三、四两句的景色描写中:敬亭山像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州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和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这两句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的景象。“歌哭”言喜庆丧吊,代表了人由生到死的过程。“人歌人哭水声中”,宛溪两岸的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聚居在水边。这些都不是诗人一时所见,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

        接下去两句,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一是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一是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同时出现的。但当诗人面对着开元寺水阁下这片天地时,这种虽非同时,然而却是属于同一地方获得的印象,汇集复合起来了,从而融合成一个对宣城、对宛溪的综合而长久性的印象。这片天地,在时间的长河里,就是长期保持着这副面貌吧?这样,与“六朝文物草连空”相映照,那种文物不见、风景依旧的感慨,自然就愈来愈强烈了。客观世界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这使诗人沉吟和低回不已,于是,诗人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五湖指太湖及与其相属的四个小湖,因而也可视作太湖的别名。从方位上看,它们是在宣城之东。春秋时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他徜徉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为后人所艳羡。诗中把宣城风物,描绘得很美,很值得流连,而又慨叹六朝文物已成过眼云烟,大有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这样,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自然就成了诗人怀恋的对象了。

        诗人的情绪并不高,但把客观风物写得很美,并在其中植入“鸟去鸟来山色里”、“落日楼台一笛风”这样一些明丽的景象。诗的节奏和语调轻快流畅,给人爽利的感觉。明朗、健爽的因素与低回惆怅交互作用,在这首诗里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拗峭特色。













 

 

 

 

 

 

�q�hw���mߌ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原文】: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作者】:杜牧 唐

【作者小传】: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体裁】:七言律诗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一东;可"一东二冬"通押。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

【背景】:

这首七律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当时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宣城城东有宛溪流过,城东北有秀丽的敬亭山,风景优美。南朝诗人谢朓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杜牧在另一首诗里称为“诗人小谢城”。城中开元寺(本名永乐寺),建于东晋时代,是名胜之一。杜牧在宣城期间经常来开元寺游赏赋诗。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寺院水阁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时的古今之慨。

【赏析】:

诗一开始写登临览景,勾起古今联想,造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气氛: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这种感慨固然由登临引起,但联系诗人的经历看,还有更深刻的内在因素。诗人此次来宣州已经是第二回了。八年前,沈传师任宣歙观察使(治宣州)的时候,他曾在沈的幕下供职。这两次的变化,如他自己所说:“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这自然要加深他那种人世变易之感。

这种心情渗透在三、四两句的景色描写中:敬亭山象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这两句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的景象。“歌哭”语出《礼记·檀弓》:“晋献文子成室,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歌哭”言喜庆丧吊,代表了人由生到死的过程。“人歌人哭水声中”,宛溪两岸的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聚居在水边。这些都不是诗人一时所见,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

接下去两句,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一是深秋时节的密雨,象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一是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在现实中是难以同时出现的。但当诗人面对着开元寺水阁下这片天地时,这种虽非同时,然而却是属于同一地方获得的印象,汇集复合起来了,从而融合成一个对宣城、对宛溪的综合而长久性的印象。这片天地,在时间的长河里,就是长期保持着这副面貌吧?这样,与“六朝文物草连空”相映照,那种文物不见、风景依旧的感慨,自然就愈来愈强烈了。客观世界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这使诗人沉吟和低回不已,于是,诗人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五湖指太湖及与其相属的四个小湖,因而也可视作太湖的别名。从方位上看,它们是在宣城之东。春秋时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

他徜徉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为后人所艳羡。诗中把宣城风物,描绘得很美,很值得流连,而又慨叹六朝文物已成过眼云烟,大有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这样,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自然就成了诗人怀恋的对象了。

诗人的情绪并不高,但把客观风物写得很美,并在其中织入“鸟去鸟来山色里”、“落日楼台一笛风”这样一些明丽的景象,诗的节奏和语调轻快流走,给人爽利的感觉。明朗、健爽的因素与低回惆怅交互作用,在这首诗里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所谓拗峭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