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听说武德,传统武德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最近大概一两年的样子,经常听说“武德”这个词。特别是在网络上,常常有人说“你不讲武德!”、“年轻人不讲武德!”等等这样的话。那这个“武德”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从哪里流传起来的?它和传统意义上的“武德”有什么区别? 网络上的流行词“武德”出自“年轻人不讲武德”这句话,最早出自人物马保国之口,在自己失败时,用来形容对方很“猛”。马保国本人说,在2020年1月的时候,他在和年轻人王庆民的比试时,在30秒钟的时间内,他被王庆民3次打倒在地,鼻青脸肿。后来这事碰巧大肆流传,那张鼻青脸肿的照片和之前马保国吹牛,说自己要为传统功夫正名的大话形成了强烈反差,这句话也就因此被玩梗鬼畜,在网络上流行了起来。 “不讲武德”这句话,很多时候是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在打游戏或者其他事上输了,用来在精神上安慰自己的自嘲罢了。它借助网络的影响力,凭借独有的反差感和幽默感走红网络上。它不能说一定是什么贬义词,用来玩笑和自嘲可以,但是和传统意义上的武德不是一个意思,不可混用。 武,不是武术或者武力,止戈为武,它真正的意思是停止干戈,消停战事的实力。德不必多说,是以仁、义为核心理念、以上、止、正为行为操守的言行举止。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武德,专指以武的行为特征、以仁义为准则的修习武术之人的言行举止操守准则,反对滥用武力。 所以说,“武德”一词的意思,既不是网络用语中自嘲玩笑的意思,也不是字面上,比武中讲的道德和规矩,它有更深的内涵。正如有人说,正义的战争是为了止战,武德实际上是用来约束习武之人的,避免武术被滥用,伤及无辜。
武德是什么意思?
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简而言之,就是武术道德。武德,专指以武的行为特征、以仁义为准则的修习武术之人的言行举止操守准则,武者,止戈也,中国古代师父传艺前都会指着武字对弟子讲解,武也止戈也,也就是说学武之人拿起兵器之前应该先学会放下兵器。弟子应先通过打杂来锻炼心性,心性稳定后才能正式习武,中国古代只有兵器这个词并没有武器这个词,一般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则或规范,德即得,内得与己,外施于人,便称为德。扩展资料:武德,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过去,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 “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人为乐”,“戒骄奢淫逸”等作为武德信条。武术的各拳种流派,也都订有自己的“门规”、“戒律”、“戒约”,并有“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诀”等作为武德的标准,今天,也有不少学者对武德进行概括,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一种美德”,也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武者体现的道德”,1987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德规范概括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对武德进行了概括,我们应该从伦理学的角度去定义武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德
不讲武德是什么意思?什么梗?
形容没有提醒就偷袭自己,这是一个诙谐梗。出自马宝国之口,自称“浑源兴义太极拳之首”。在一段视频中,他愤怒地谴责两个年轻人在和他比赛时不谈武德、不指向终点,还偷偷地向69岁的他袭来。他说:“年轻人不讲武德,你应该自己动手。”。由于马宝国发音不规范,他说“保重自己”听起来像“老鼠尾巴汁”和“老鼠饲料汁”。扩展资料:这个梗出自于马保国之口,他的原话本来是“年轻人不讲武德,欺侮我六十九岁的老同志,好自为之”。之后马保国的这句话便在网上被网友恶搞,跟耗子尾汁一起火起来的,还有他说的前半句话,年轻人不讲武德。他曾陪儿子在英国读书,在英国期间,马保国自称自己是武术界的“当代李小龙”。而马保国真正火起来,被很多人关注,是因为今年五月份网上流传的一段他跟别人比武的视频,视频虽然只有短短三十秒,但是马保国在三十秒的时间里,被对手打倒了三次,他最后是被抬下台的。而“年轻人不讲武德”,“耗子尾汁”这些话就是出自马保国之口,当时他被年轻人打的鼻青脸肿,在社交平台上说了这一番话。之后马保国的话被网友恶搞,在网上传播,大家现在喜欢用“耗子尾汁”这个梗,来形容一个人实力不行还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