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江雨霏霏江草齐

韦庄的怀古诗《台城》赏析

【 #诗词鉴赏# 导语】《台城》是唐代韦庄的作品,这首诗借景寄慨,语言含蓄蕴藉,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下面就和 无 一起来了解下韦庄的《台城》,欢迎阅读!   《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赏析】   诗中的“台城”本是朝廷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到了中唐时期,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了,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起句写江南的春雨、春草,着意渲染气氛。“江雨霏霏江草齐”,这是江南典型的春景,充满柔婉曼丽的情致。江雨如梦,而江草丛生,一岁一枯荣,给人带来盛衰之感。于是,作者由眼前景物生发出“六朝如梦鸟空啼”的感慨。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两句,以无情的杨柳衬托出诗人的无限伤痛。杨柳依依,总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当年的台城,十里长堤,杨柳堆烟,何等繁华热闹,如今,台城长满了野草,只有亘古如斯的柳树依旧若无其事地生长着。这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破败的历史遗迹形成鲜明的对比,代表着六朝的繁华转瞬即逝,因此在作者看来这景色是粗目惊心的。但台城的柳树却不管历史如何沧桑巨变,更不管人世朝代的兴亡荣辱,只是“依旧烟笼十里堤”,所以,台城柳是最“无情”的。柳本来无情,作者却强调柳之“无情”,正透露出诗人心中的伤痛悲哀。王士禛:“咏柳从无人说‘无情’者,一翻用,觉感慨不尽。”   扩展阅读:韦庄的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宋代张唐英曾高度评价其:“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   乾宁元年(894年)韦庄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举荐张道古等忠直文人。韦庄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韦庄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卒谥文靖。   扩展阅读:韦庄部分个人作品   (1)韦庄《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2)韦庄《寄刘尚书》。   (3)韦庄《辛丑年》、《洛阳吟(时大驾在蜀,巢寇未平,洛中寓居作七言)》、《秦妇吟》。   (4)韦庄《润州显济阁晓望》、《观浙西府相畋游》。   (5)韦庄《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   (6)韦庄《夏初与侯补阙江南有约同泛淮汴西赴行朝,庄自九驿路先至甬桥,补阙由淮楚续至泗上寝病旬日遽闻捐馆,回首悲恸因成长句四韵吊之》、《闻再幸梁洋(汉中)》。   (7)韦庄《焦崖阁》、《鸡公帻》、《题淮阴侯庙》。   (8)韦庄《汧阳间(一作汧阳县阁)》、《题安定张使君》。   (9)韦庄《宿泊孟津(洛北)寄三堂友人》。   (10)韦庄《汴堤行》。   (11)韦庄《自孟津舟西上雨中作》。   (12)韦庄《颍阳县(今河南许昌附近)》。   (13)韦庄《河清县河亭》。   (14)韦庄《河内别村业闲题》。   (15)韦庄《天井关》。   (16)韦庄《题貂黄岭官军》。   

台城韦庄翻译及其赏析(台城韦庄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台城》韦庄翻译:江面烟雨迷_,江边绿草如茵,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江鸟哀婉啼叫。最无情的是那台城的杨柳,依旧像清淡的烟雾一样笼罩着十里长堤。《台城》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咏史怀古诗,创作于唐僖宗中和三年,韦庄客游江南,在目睹六朝故都金陵繁华销尽之后,作此诗以抒发世变时移的感慨。《台城》原文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赏析此诗通过描绘美轮美奂的江南春景反衬古城已经消失的现实,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落寞气氛。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次句写六朝往事如梦,繁华的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表现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诗人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在草木无情的感慨中流露了浓重的感伤情绪。全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两种手法,语言含蓄,感慨深沉,空灵蕴藉,神完气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者简介韦庄,唐末五代时期诗人,字端己,京兆杜陵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是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乾宁元年进士。后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卒谥文靖。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集》。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原文_翻译及赏析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代·韦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咏史怀古 , 写景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面烟雨迷濛,江边绿草如茵。六朝先后衰亡,宛如南柯一梦。江鸟哀婉啼叫,听来悲悲切切。 只有台城柳树最是无情,依旧灯笼十里长堤。 赏析二 南京古称金陵,地处江南,“霏霏”正是状写其多雨而细密如丝的气候特征,芳草弥蔓,绿遍江岸无远不达,一个“齐”字既是形容它又点明季节,这里暗含了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江南三月,暮春草长”的意思。总之 ,“江”、“雨”、“草”三者交衬共融,构筑出一派迷濛清幽、如烟似雾的境界。六朝即孙吴、东晋、宋、齐、梁、陈,金陵于六朝时称建业、建康,作为它们的都城,一直为宫廷所在地和皇公贵戚的活动中心,歌舞饮宴,竞相奢靡,可谓繁盛至极,但这里也是权力角逐的之地,三百余年间战乱频繁,六个王朝迭番更代,犹如走马灯一般,教人顿生目不暇接之感,直觉兴衰遽变,短暂的豪华亦难以持作凭依。加之江南春雨朦胧、细草凄迷的气氛环境所形成的轻柔婉曼景调,这属于金陵固有节候地域呈现著的自然风貌,它们相互薰染滋润,暗暗逗出一个“梦”字。倘再作深层探究,“六朝”治乱盛亡的往事早已付诸浩浩江流,无从踪迹了,而“江雨”“江草”却是年年如此,当下映入眼帘的,又是烟笼雾罩般的暮春景色,抚今追昔,自然人事对照,怎能不满怀惆怅迷惘,顿觉一切如梦里境像呢?况且韦庄出身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郊)的世家大族 ,远祖韦待价曾为武则天朝宰相,四世祖是著名诗人韦应物,他自己却逢辰不偶,半世落拓,大唐帝国也濒临灭亡,难道就要再蹈“六朝”覆辙吗?正当潜沉到现实忧虑和历史反思的纷纭意绪中,留连踟蹰,忽地耳旁传来数声鸟啼,陡然惹起新的慨叹:鸟儿不解世事无常、治乱代变的严重,只依时序自在啼鸣,却让多情的人何以为堪?“空”字写出了因鸟声触发的感叹。 赏析一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吊古诗多触景生情,借景寄慨,写得比较虚。这首诗则比同类作品更空灵蕴藉。它从头到尾采取侧面烘托的手法,着意造成一种梦幻式的情调气氛,让读者透过这层隐约的感情帷幕去体味作者的感慨。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起句不正面描绘台城,而是着意渲染氛围。金陵滨江,故说“江雨”、“江草”。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四望迷濛,如烟笼雾罩,给人以如梦似幻之感。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碧绿如茵,又显出自然界的生机。这景色即具有江南风物特有的轻柔婉丽,又容易勾起人们的迷惘惆伥。这就为下一句抒情作了准备。 “六朝如梦鸟空啼”。从首句描绘江南烟雨到次句的六朝如梦,跳跃很大,乍读似不相属。其实不仅“江雨霏霏”的氛围已暗逗“梦”字,而且在霏霏江雨、如茵碧草之间就隐藏着一座已经荒凉破败的台城。鸟啼草绿,春色常在,而曾经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却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凭吊的历史遗迹。从东吴到陈,三百多年间,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覆亡,变幻之速,本来就给人以如梦之感;再加上自然与人事的对照,更加深了“六朝如梦”的感慨。“台城六代竞豪华”,但眼前这一切已荡然无存,只有不解人世沧桑、历史兴衰的鸟儿在发出欢快的啼鸣它从人们对鸟啼的特殊感受中进一步烘托出“梦”字,寓慨很深。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让人想起繁荣兴茂的局面。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台城已经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却“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的鲜明对比,对于一个身处末世、怀着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该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而台城堤柳,却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说它“无情”。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依旧”二字,深寓历史沧桑之慨。它暗示了一个腐败的时代的消逝,也预示历史的重演。堤柳堆烟,本来就易触发往事如烟的感慨,加以它在诗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写兴亡之感的凭借,所以诗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别强烈。“无情”、“依旧”,通贯全篇写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最是”二字,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和诗人的感伤怅惘。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免不了有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之感。亡国的不祥预感,在写这首诗时是萦绕在诗人心头的。如果说李益的《汴河曲》在“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的强烈感喟中还蕴含着避免重演亡隋故事的愿望,那么本篇则在如梦似幻的气氛中流露了浓重的伤感情绪,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势已成,重演六朝悲剧已不可免的现实在吊古诗中的一种折光反映。 创作背景 中和三年(883),韦庄客游江南,于金陵凭吊六朝遗迹,感叹历史兴亡,便成此吊古伤今之作。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諡文靖。 韦庄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凭空怒浪兼天涌,不尽六朝声。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江面烟雨迷濛,江边绿草如茵。六朝先后衰亡,宛如南柯一梦。江鸟哀婉啼叫,听来悲悲切切。霏霏:细雨纷纷的样子。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所作的《台城》,全诗原文如下: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白话文意思是江面烟雨迷濛,江边绿草如茵。六朝先后衰亡,宛如南柯一梦。江鸟哀婉啼叫,听来悲悲切切。只有台城柳树最是无情,依旧灯笼十里长堤。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扩展资料这首诗是中和三年(883)诗人韦庄客游江南,于金陵凭吊六朝遗迹,感叹历史兴亡,便成此吊古伤今之作。这首诗起句不正面描绘台城,而是着意渲染氛围。金陵滨江,故说“江雨”、“江草”。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烟笼雾罩,容易勾起人们的迷惘惆伥。这就为下一句抒情作了准备。“台城六代竞豪华”,但眼前这一切已荡然无存,只有不解人世沧桑、历史兴衰的鸟儿在发出欢快的啼鸣它从人们对鸟啼的特殊感受中进一步烘托出“梦”字,寓慨很深。“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在春风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让人想起繁荣兴茂的局面。这两句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的鲜明对比,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依旧”二字,深寓历史沧桑之慨。它暗示了一个腐败的时代的消逝,也预示历史的重演。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免不了有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之感。亡国的不祥预感,在写这首诗时是萦绕在诗人心头的,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势已成,重演六朝悲剧已不可免的现实在吊古诗中的一种折光反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