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宿甘露僧舍全文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释】
甘露僧舍:即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
【赏析】
中国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一向是亲和的。此诗写居于寺中,但觉枕中云气缭绕,似乎门前千峰都在向自己靠近,甚至万壑松声就像生于床底。前两句极雄壮,却也有惊险之感。但诗人好像觉得还不过瘾,于是要打开窗户,去迎接如排山而来的银浪。这些向诗人靠近的自然景物并不是挤压过来,而是受到诗人心灵的召唤,换句话说,就是“万物皆备于我”,被诗人所欣赏。动极之景和静极之心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非常生动。这,或许与诗人居于僧寺之中,因而思与境谐,身在景外不无关系。
中国诗人非常喜欢从窗中揽景。如下面这些句子:“云生天地间,风出窗户里”(郭璞);“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树”(谢朓);“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沈佺期);“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苏轼);“向来万里急,今在一窗间”(陈与义)。这种内外通流,小中见大,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写法,实际上表现了中国人的空间意识。《老子》里不是说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吗?由此生发开去,就不仅是自然空间的从有限到无限,而是反映了一种人格精神的张扬。陶潜《饮酒》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正是从“东篱”之下感受到自己与宇宙精神的相融相合。从这个意义来看,曾公亮的这首诗给我们的感受,就决不仅仅是写景生动了。


《宿甘露寺僧舍》(曾公亮)原文及翻译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系列:古诗三百首 宿甘露寺僧舍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释    1甘露僧舍: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2松声万壑(he):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壑:山谷,山沟。    3银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银山一样。 译文    云雾弥漫在枕边,山峰环绕在近旁。    躺在床上倾听松涛阵阵,无数山谷像在呼啸哀歌。    如果要看冲天巨浪拍起,    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 鉴赏    甘露寺居山临江,林木苍翠,风景秀丽,是镇江的一大名胜。诗人不写甘露寺的白日美景,而用工细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空阔奇妙的江南夜色图,写出了江水的壮观和甘露寺的险要。首句写山峰的云气,次句写山谷的松声,末两句写长江的风采。一句诗一个画面,全诗浑成合美。诗中有画,景中有情。    第一句从所感之气着墨。诗人自繁华的京城来到幽僻的古寺,这里没有九酝八珍、华屋锦被,只有粗茶淡饭、陋室布衾。骤然变化了的环境,他不适应,难以入眠。夜深了,天凉了。山间的雾气袭进屋来,如轻纱,似薄绡,缥缥缈缈,遮掩了层峦迭嶂。第二句从所闻之声下笔,写山寺下面,深谷纵横,苍松郁郁;晚风吹来,松涛阵阵,如哀如怨,如泣如诉。「枕中」「床底」,点明诗人已经就寝,紧扣诗题「宿」字。「万壑哀」,语出杜甫《诸将五首》之五:「巫峡清秋万壑哀」。曾公亮诗中的这一「哀」字,恰切地摹写了风吹松林所发出的低沉悲壮的声音。用「千」写「峰」,用「万」写「壑」,极尽形容,从纵向描写北固山奇险变幻、充满生机的景象。这两句写近景,对仗工稳,用笔细腻,文字跌宕生姿。    三、四句写远景。诗人来到甘露寺原是为了住宿歇息的,可寺外千山万壑的松涛声和不尽江流的喧哗声,搅扰着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眠。诗人情绪激动了,索性披衣起床,打开窗户,迎风伫立,凭栏远眺。天空没有月色星光,地上熄了万家灯火。周围的一切都被黑暗吞噬,看不见山,看不见树,也看不见远处的城廓。只有横躺在北固山下的长江,这条水的巨龙,力的怪神在没日没夜、无休无止地掀起惊天的狂澜,发出动地的长吟,不甘沉默,永无睡意。诗人虽然看不清,但能想像出它那汹涌澎湃的壮阔气象。于是掉转诗笔,将描写对像由千峰、万壑转向长江、巨浪,开拓出一个奇丽广阔的新境界。「银山拍天浪」是写得很精彩的景语,气势警拔,形象生动,层层修饰,词约义丰。「银山」从色、形、质等多方面细致入微地刻画波涛的光彩、巨大以及沉重感。「拍天」则状波峰的突兀和高峻,使人感到惊心动魄,惶惶不安。不用「玉山」而写「银山」,用词是雕琢的。银是仅次于金的贵重金属,色白而灿烂。用鲜亮的词把平凡的波涛写得十分美好,格外显豁,寄寓著诗人高洁的情怀。「开窗放入大江来」,从横向展现了长江挟风劫雷奔腾而来的雄姿壮采。「放入」可说是再平常不过的词了,「开窗」不是看到大江,而是「放入大江」,当诗人把它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时,就产生了不平常的效应,化死景为活景,变平淡为神奇,使人眼界一新。同时又塑造了一个气魄非凡、伟力无穷的「开闸引流」的巨人形象。最后一句振起全诗,豪迈而奔放,是传神之笔。把长江的洪波巨浪写得如此壮美,如此撼人心魄,在古今诗词中是并不多见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