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角黍

“角黍包金,菖蒲泛玉”,“角黍”指的是什么

角黍(shǔ)指的是现今大家所说的粽子,古时候称之为 "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扩展资料: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 :“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四仲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同 “鸭”),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宋代描述端午节有“角黍包金,菖蒲泛玉”的诗句,“角黍”是什么意思?

谢邀:如题,宋代端午节确实有很多习俗,而“角黍包金,菖蒲泛玉”就是其中的习俗之一,那么这两句话具体指的是什么习俗呢?要想探讨这个问题,还得以“角黍包金,菖蒲泛玉”为切入点,走进诗词本身,从诗词中的记载,领略南宋时期的端午节习俗。为什么说是南宋呢?因为“角黍包金,菖蒲泛玉”出自于南宋词人杨无咎的《齐天乐·端午》一词,原词如下: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江西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寓居南昌,南宋著名书画家。这首词就是词人杨无咎客居他乡时,在端午节这一天写下的。这从题目中就能看出来。当他看到窗外滴滴答答下个不停的雨时,心中的愁绪无形中又增添了一些。杨无咎这首词就从梅雨写起,阴雨连绵的情景也为词作定下了忧郁、伤感的笔调。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的这两句诗道出可居他乡的游子,在佳节思念亲人的情怀。而词人杨无咎何尝不是这样呢?在端午佳节,客居他乡的词人,心中免不了泛起思乡思亲的闲愁来。此时的词人客居在金水(今湖北武昌西南),因此在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来临之时,他的内心是很有一番况味的。端午佳节如期而至,虽然在梅雨时节,但人们还是用各种各样的习俗来点缀节日。这就是“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的景象。原来“角黍”就是粽子的古称,最初的做法是用菰叶(茭白的叶子)将黍米包裹起来,做成牛角状,称为“角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的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角黍”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往往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传说“角黍”最初是为纪念屈原而特意做的一种祭品。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农历五月初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传说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抱石投汨罗江。人们为了缅怀屈原,就将这一天设为纪念他的日子。“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所以就将“五”字改为“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我国南北朝时期梁国的宗懔撰写了一部《荆楚岁时记》,是记录中国古代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书中记载了自元旦至除夕的24节令和时俗。其中对端午节的习俗是这样记载的:五月初五日,各行各业的人都到野外踏青。还有“斗百草”的游戏。人们还会在这一天采摘新鲜的艾草束扎在一起,悬挂在大门或房门上。在五月初五这一天里,人们还用五色丝织品系在胳膊上,称作“辟兵”;人们还用条纹清晰的丝织物绣织成多种物品,互相赠送;当然《荆楚岁时记》中还记载了端午节舟楫竞渡 争采杂药的习俗。说完了“角黍包金”,再说一下“菖蒲泛玉”,菖蒲是一种水生植物,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气。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草捆在一起插于屋檐下面的习俗。菖蒲的根茎还可制作香味料。菖蒲比别的植物要先一步感知到春天的气息,因而得名。生长在水畔的菖蒲绿意盎然。把菖蒲移植到花盆中,放在到居室,亭亭玉立的菖蒲会让整个屋子都很有生机。自古以来,人们就很喜欢这种生机勃勃的植物。“角黍包金”,做成牛角状的粽子,包裹着金灿灿的黍米,粽香浓浓;清清的菖蒲,亭亭玉立,点缀着端午节。由此可见,“角黍包金,菖蒲泛玉”,这一端午习俗,在杨无咎生活的南宋时代,依然在荆楚一带流行着。而接下来词人写到的“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这几句写的是当地人过端午节的一些习俗:人们将艾叶、菖蒲捆扎成各种形状,悬挂在门前,甚至有人还会将艾草插在衣服上。据南宋人编写的《岁时杂记》就记载了北宋时期开封端午节的这一风俗:“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又合泥做张天师,以艾为头, 以蒜为拳, 置于门户之上。”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而这一流行于北宋时期开封百姓过端午节的习俗,到了词人生活的南宋时期,依然流行,而且已经扩展到远离开封的荆楚一带,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传播中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体现。词作上片写的就是词人客居他乡时,看到的端午节景象。下片一开始,词人就写道:“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词人用劝慰的口吻告诫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不要饮酒,多读一下屈原的《离骚》。这是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发自内心的性感写照,他认为这一天是缅怀屈原的日子,应该做一些更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他提到了屈原的《离骚》,一股感时怀古的情愫弥漫在字里行间。“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词人只想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静静地读一读《离骚》,只想在歌词的陪伴中中进入梦乡。这让我们感受到词人由于客居他乡,在端午节这一天格外思念家乡,所以心情不好,也没有心思去看热烈的竞渡场面。龙舟竞渡,是端午佳节的具有典型性符号象征意义的一种文化。南宋词人黄公绍《端午竞渡棹歌》一词中就写道:“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可见,端午竞渡已是荆楚一带很流行的节日习俗了。“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词义就在这样耐人寻味的气氛中戛然而止。词人只想在早点休息,只想静静地听着那江畔上传来的龙舟竞渡时的喧天锣鼓声。好了,词作也解读完了,在解读中,也多端午节习俗“角黍包金,菖蒲泛玉”,做了简单的解释,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