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陈与义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意思和注释

岳阳楼的解释湖南省 岳阳市 西门古城楼。相传 三国 吴 鲁肃 在此 建阅兵台, 唐 开元 四年( 公元 716年)中书令 张说 谪守 巴陵 (即今 岳阳市 )时在旧阅兵台 基础 上兴建此楼。主楼三层, 巍峨 雄壮。登楼远眺,八百里 洞庭 尽收眼底,为古今 著名 风景名胜。 唐 代著名诗人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李商隐 等都有咏 岳阳楼 诗。 宋 庆历 五年(公元1045年) 滕子京 守 巴陵 时重修, 范仲淹 为撰 《岳阳楼记》 ,名益著。其后迭有兴废。解放后,曾先后数次整修。1977年间又对此楼进行了全面 修葺 。 词语分解 岳的解释 岳 è 高大的山: 五岳 ( 中国 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 华山 ,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称妻的父母或妻的叔伯:岳丈。岳父。岳母。叔岳。 姓。 ' 部首 :山。

登岳阳楼的意思

岳阳楼的解释湖南省 岳阳市 西门古城楼。相传 三国 吴 鲁肃 在此 建阅兵台, 唐 开元 四年( 公元 716年)中书令 张说 谪守 巴陵 (即今 岳阳市 )时在旧阅兵台 基础 上兴建此楼。主楼三层, 巍峨 雄壮。登楼远眺,八百里 洞庭 尽收眼底,为古今 著名 风景名胜。 唐 代著名诗人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李商隐 等都有咏 岳阳楼 诗。 宋 庆历 五年(公元1045年) 滕子京 守 巴陵 时重修, 范仲淹 为撰 《岳阳楼记》 ,名益著。其后迭有兴废。解放后,曾先后数次整修。1977年间又对此楼进行了全面 修葺 。 词语分解 岳的解释 岳 è 高大的山: 五岳 ( 中国 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 华山 ,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称妻的父母或妻的叔伯:岳丈。岳父。岳母。叔岳。 姓。 ' 部首 :山。

登岳阳楼原文及翻译注释

登岳阳楼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登岳阳楼 杜甫 〔唐代〕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译文及注释: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chè):分裂。赏析:《登岳阳楼》主要是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这种感情与个人遭遇的悲惨、个人抱负的不能施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诗在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种种矛盾之中,显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动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登岳阳楼的翻译和原文

《登岳阳楼》原文及翻译如下:翻译: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昊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l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昊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作者介绍: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