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2016~2017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下面是我整理的2016~2017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项中对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是 ( )(2分) A.伫(zhù)立 酝酿(rǎng) 枯涸(hé) 骇(hài)人听闻 B.附和(hè) 落难(nàn) 看(kān)护 忍俊不禁(jìn) C.诱(yòu)惑 雏(chú)形 收敛(liǎn) 猝(zhú)然长逝 D.玷(diàn)污 泯(mǐn)灭 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 2.下列语境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B.耳朵灵敏的 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D.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形容言语、动作 有意思)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为了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台隆重的节目。 B. 巴金老人的一生, 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C. 兰州市文明办、城管局、绿化委联合开展、策划的“我给金城添抹绿”大型爱心志愿活动,得到了市民很多的响应。 D. 在韩国学生赵承熙制造了校园枪击惨案后,立即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某些部门稍一放松,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厂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兴旺起来。 C.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 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 5、 周日到了,同学张力到你家一起写作业。作业完成后,张力提议到附近的网吧去打电子游戏。他说反正作业也写完了,就对父母声称到外面的小区去买学习用品,这样就可以万事大吉了。(4分) (1)你怎样拒绝他的提议?(40字以内)(2分) (2)如果你还想劝说他也不要去网吧,你又会说些什么?(2分) 6.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 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多一些和谐与温暖, ,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7.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①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 。(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⑤“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一句话: “ ,” 。” ⑥《钱 塘湖春行》一诗结尾写诗人被美丽的春色所陶醉,留连忘返的诗句是: “ , ”。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⑧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2分)…( ) A.《论语》记录了孔子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 B.《金色花》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所作。 C.《聊斋志异》是一部以写狐鬼故事著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大多以谈狐说鬼的形式讽刺了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罪恶。。 D.《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它反映了我们的先民对自身起源的探索。 9.名著阅读(4分) (1)《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例如: A.《乌龟和老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B.《蚂蚁和蝉》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 C.《狼和小羊》告诉我们要互相合作才能活的更好。 D.《两只口袋》提醒人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 上面的四个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 )(2分) (2)《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 ” 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 ”。(2分) 二、第二部分(60分) (一) 文言文阅读(14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下车引之( ) (4)元方入门不顾(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君与家君期日中。 1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2分) 1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 (二)阅读《一 个美丽的故事》这篇文章,完成15-18题。(13分)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 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 可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 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那小男孩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妈妈醒来。妈妈刚刚睁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您 一 件礼物” 。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去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 15、从小男孩的作文《愿望》看,他希望得到什么?老师满足了他的愿望吗?(3分) 16、从文中看,你认为老师是怎样的人?(3分) 17、“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这句话除了讲天气、时间外,还有别的意思吗?(3分) 18、文章最后缺少了一个揭示主题的结尾,请根据你的理解运用形象的语言加以补充。(4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9--24题 (17分) 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 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④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 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⑤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19、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3分) 20、第①段和第②段划线句都是 描写,分别衬托了“我”的心情和孩子们的 心情。(3分) 21、“我”对放风筝十分厌恶,有哪两种具体表现?请概括回答。(2分) 22、第③段哪些语句体现了小弟弟对风筝的喜爱?选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23、第⑤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2分) 24、探究:“我”为什么称毁坏小兄弟风筝这一幕为“精神的虐杀”?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洗脚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 少。 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chà异,然后笑了。他看出儿 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自己。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chù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不由自主地想:[甲]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 [乙]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 “帮我把毛巾拿来。”父亲说。 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还是让我给你擦擦脚吧。” 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 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 去。“好了好了,洗好了。”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 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 “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 25.写出下列词语 (2分): chà 异 chù摸 26.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答: 27.文中前两处划线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 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3分) 答: 28.文中 [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4分) 答: 29.选文以“洗脚”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答: 30.对文章最后小节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划线句,有读者认为写得很好, 有读者认为是多余的。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答: 三、作文(60分) 31、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友情,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恩师,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理想和信念,是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请以“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具有真情实 感的记叙文。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30分) 1.D 2.D 3.B 4.A 5.略 6.B 7.①.潮平两岸阔 ②曲径通幽处 ③巴山夜雨涨秋池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 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⑦似曾相识燕归来 ⑧秋风萧瑟. 8. A 9.(1)C (2)自然 爱的哲学 二、(60分)(一) 1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13.聪明、机智的孩子。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14.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二) 15、他希望得到肯定与尊重。老师满足了他的愿望。 (三) 19、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惊异”。见到风筝,就想起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 心 头不禁悲哀。 20、景 物 悲哀和凄凉 愉快 21、(1)认为小兄弟放风筝可笑可鄙。 (2)破坏小兄弟制作的风筝。 22、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23、悔恨之情。 24、因为“我”粗暴地扼杀了一个孩童最原始的天性,剥夺了小弟弟儿时的最大乐趣,是对小弟弟精神上的伤害。 (四) 25.诧 触 26.(意思对即可)儿子第一次为父亲洗脚。 27.(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为父亲的苍老、一生劳苦;(2)为自己从未关心过父亲而难过、自责;(3)为父亲对儿子给自己洗脚感到"羞怯"而难过。 28.(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孩子小时侯脚的“白嫩、柔软”和父亲脚的“宽大、粗糙”形成对比。 (2)给孩子洗脚时孩子的活泼、调皮与给父亲洗脚时父亲的“安静”“羞怯”形成对比。 29.(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30.(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不属于多余之笔。这一段文字拓宽了文章的内容,由原来儿子为父亲洗脚,引申到 了父亲也应该为自己的老父亲洗脚,以尽孝心。这样写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揭示出敬老应当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也使得文章意味深长。 三、(60分) 31.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冷静分析,沉着应考期末,同学们要准备哪些语文期末考试卷来练习呢?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 (30分)
1.这个学期,你的字练得怎么样了?请抄写下面这句话,展示你书写的魅力。(4分)
青春只有奋斗的义务而没有cuōtuó的权利。
2.诗词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2)、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4)、__________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的《清平乐》中写小儿顽皮淘气的 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段话的语序已被打乱,调整后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4分)
①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的腿。
②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这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
③我呵着气,送给它一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
④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
⑤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
⑥在这阴睛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A.①③⑤④②⑥ B.⑥⑤①②④③ C.③⑤④①②⑥ D.③①②⑥⑤④
4.修改下面句中的语病。(4分)
(1) 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2) 通过中国运动员在亚运会上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5.综合性学习(10分)
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经国务院通过并于2007年16日对外公布,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清明 、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并各放假1天。某校九(4)班特举行一次“亲近传统节日”的语文实践活动。
(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 标语 : (3分)
(2)假如你是此次活动的主要策划人,你会这样设计: (4分)
(3 )当你在采访时会说: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文言文阅读(15分)
(一)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二)
齐宜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疆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②,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③之,中关④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宜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注释
①选自《吕氏春秋·壅塞》。②石:弓的强度的计量单位。③引:拉。④中关:把弓拉弯一半。
1:解释词语(3分)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释:
吾射不亦精乎?精:
齐宜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疆弓也。疆:
7.译句:(6分)
(1):尔安敢轻吾射?
(2):说人之谓己能用疆弓也。
(3):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10.如何看待陈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2分)
11:两文中陈康肃公和齐宣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和不同点?(4分)
(二) 雷(10分)
①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翩跹起舞,像鸟一样疾,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亲吻着久别的大地,拥抱着可爱的故土。啊。北国的第一场雪!
②一别七个月,这二百多天的时间你到哪儿去了呢?噢,你化了,化作晨霜,化作夜霜,化作雨滴,化作清雾……牺牲了自己,滋润着大地,如今,你又穿上了洁白的羽裳,娉娉婷婷,袅袅娜娜,来到了人间,来到了祖国的北方。
③北方的亲人啊,哪个不对你思之情深?“ , 。”在冰封大地的寂寞中。在寒风刺骨的凛冽中,在数九隆冬的清冷中,只有你点缀了美丽的北国风光。
④我欣赏这一望无垠的广袤,洁白千里的冷峻,银光闪烁的热烈。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雪野中托起一片金辉。大地一片光明,晶莹如玉,洁白无暇!
⑤然而我更喜欢山区雪,在那里奇峰叠嶂,镶银点翠,那山、那岭、那树、那林都着上银装素襄,分外妖娆。于巍峨中见清秀,于险峻中见超逸,站在银峰之巅,眺望浩翰的雪海,你会马上被自然的奇迹迷住,为之陶醉。
⑥ 。当积雪覆盖着冬天的苗娃儿们的时候,谁不看见那雪白蓦地变成一片金黄,在第一次暖流漫过来的时候,你悄悄地隐去了,但随后涌起的却是无边的碧波。难怪人们盼你!
⑦啊!雪!
9.第②段文字雪用的是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这样写的作用是:(2分)
10.第③段的横线上可引用的最恰当的诗句应是( )(2分)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1.第④段写 的雪景,突出其一望无垠,冷峻而热烈的特点:第⑤段写山区的雪景,突出其 的特点。(2分),
12.在第⑥段开头的横线上填一句 谚语 ,应是:“ ”。(2分)
13.“那雪白蓦地变成一片金黄”这句话含义是: (2分)
(三)走近森林(15分)
①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乔木、灌木和竹子)和非林木资源(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其他种子植物等);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茵类、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支撑森林生物资源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②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③森林可以给人类源源不断的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植物的叶、花、果、茎、树皮、树脂、树胶、树液等,还包括经济林以及森林动物与微生物提供的多种产品等。为人类提供这些产品无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④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niǔ) 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可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⑤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据测算,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在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道和水利设施不断受到泥沙淤积,经常造成水灾。
⑥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地球上的500万一3000万种生物中,有一半以上在森林中(qī) 息繁衍。
⑦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30吨氧气。
⑧ 。据有关专家研究,一公顷森林平均每年能吸收700多千克的二氧化硫。可减轻工业酸雨的危害;城市中路旁的林带可以阻挡沙尘,滞尘率高达70%一90%。同时林带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噪声经过3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6—8分贝。
⑨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这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14.根据注音写出汉字。(2分)
① (niǔ) 带 ②(qī) 息
15. 文章 从哪两个方面对森林的价值进行说明的? (3分)
16.根据对第①段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2分)
森林资源 { 生物资源:植物资源、① 、微生物资源
② :林地土壤、水分等
17.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列举数字进行说明有什么作用?(2分)
18.第⑦段画线句子中的“缓解”改成“消除”可以吗?为什么?(2分)
19.文章第⑧段画线处应填写的表明这段文字说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请写在下面。(2分)
20.据报道。目前我国土地沙化正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防治土地沙化势在必行。请你结合森林的作用,为治理土地沙化拟一条标语。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2分)
三.写作展示(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 作文 。
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呼唤责任,呼唤坚强,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不泯……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
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③不少于600字。
题 目 :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
1.AD(A.省略句,“必以(之)分人” B.宾语前置句,“有何陋?” C.定语后置句,“千里之马” D.省略句,“再(鼓)而衰,三(鼓)而竭”)2.B(A.其,第三人称人代词,他的; B.放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 C.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 D.代词,其中的) 3.B(A.不超过 B.周围的人 C.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D.感动奋发) 4.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强弓。 5.一方面说明齐宣王盲目自大,自欺欺人,另一方面说明群臣趋炎附势,阿谀奉承。
译文
齐宣王 爱好 射箭 ,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强弓。他曾经用过的弓,都不超过三石(的强度)。把(他用过的弓)给群臣看,群臣就都试着拉弓,拉弯一半就不再拉了,都说:“此弓(的强度)不少于九石,除非大王,谁能使用它?”宜王的实际情况是,用过的弓都不超过三石,然而(他)终生认为自己能拉九石(的强度),这岂不是可悲的吗?
5.代人:笑而遣之;代事:睨之,但微颔之;代物:徐以杓酌油沥之;代指道理:以我酌油知之。 6.惟 7.略 8.康肃公射箭是因,卖油翁沥油是果。后者为主,前者为次,含有教训的意味。 9.睨之,但微颔之。潜台词是:射得不错,也不过如此。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22分) 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跛脚(bǒ) 饶头(yáo) 牙龈(yīn) 剔透(tī) B.闲暇(xiá) 糟蹋(tà) 洗濯(zhuó) 树杈(chà) C.搔扰(sū) 飞鸢(yuān) 禅心(chá) 水藻(zǎo) D.茁壮(zhuó) 鳊鱼(bián) 唾液(tuò) 孪生(luán) 2.下列字词书写全对的一项是(2分) ( ) A.焦燥不安 励精图治 对偶 寂寞 B.走投无路 以柔克钢 捋起 什物 C.语无伦次 莽莽榛榛 诀别 辨别 D.无微不致 坚忍不拔 严厉 禀告 3.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B.可望不可及: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C.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D.苦心孤诣:认真孤独地钻研、经营。 4.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不同的是( )(2分) 例句: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B.长眠地下刚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C.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D.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 5.下列句子标点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我知道去博物馆怎么走? D.“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他不但学习很刻苦,然而成绩却上不去。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7.你在学校讲故事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都向你祝贺,你准备对大家说些什么?(2分) 8.仿照下列例句,以"你渴望理解吗"或"你希望成才吗"作开头写一句话。(2分) 例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9.根据提示填空。(每空0.5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子、错字中任何一中情况, 该空不得分。) (1)在《观沧海》这首诗中,描写植物生长繁茂的句子是 : , 。 (2)“问渠哪得清如许, 。”这句诗出自《 》, 作者是 。 (3)《十则》中揭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 。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 。 (5)月光淡淡, 。白云团团, 。 (6)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二. 阅读现代文,回答文后问题。(35分) (一)阅读《风筝》节选,完成10——16题。(17分) ①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务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②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③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知识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 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④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 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⑤"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⑥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⑦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是沉重着。 10."他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句中删去加点的两个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 11.我发现小弟偷做风筝后所采取的行动反映了"我"的什么心态?(2分) 12.用一句话概括第①段的内容。(2分) 13.第②段中的"不幸"应怎样理解?(2分) 14.有人认为文中的"我"可以分为明理前的"我"和明理后的"我",那么,这里说的"理"指的是什么?(2分) 15.第⑦段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怎样心情?(3分) 16.你在生活上是否也曾经历过类似"小弟"的遭遇,你是怎样处理的?(3分) (二)阅读《父 亲》一文,完成17——24题。(18分) 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一点。”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待:“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煤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⑤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⑥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⑦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 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了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 ⑧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⑨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gāngà。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刹时百感交集。 ⑩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 17.根据语境和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gān gà___________ 攒__________ 18.第①段中“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表明父亲__ _____________(2分)。 19.第②段中为什么“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2分) 20.第③段“妻”的“交待”运用了句式简短的排比句,表现了“妻”当时什么样的心理状态?(3分) 21.第④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在内容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22.将“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中的“贴身”两个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2分) 23.联系上下文说明第⑦段中“父亲笑了一笑”的具体含义。(2分) 24.本文通过“妻”的思想性格特点,反衬出父亲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性格。(2分) 三. 古文阅读(13分) (一)阅读《 山 市 》,完成25——28题。(7分)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出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飘渺,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市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25.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高垣( ) 逾时( ) 市肆( ) 危楼( ) 26.写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2分) 通 ; 通 。 27.“山市”是怎样结束的?(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1分) 28.翻译画横线的句子。(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题(6分)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29、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1分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用 书:写 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把 及:等到 30、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1分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1、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 位屡屡失意的青年人去请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两只装有茶叶的杯子,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青年人喝,青年人觉得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 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低沉浮着,一会儿,一丝清香缓缓地从杯中飘出来……高僧这样加了三次水,茶叶在杯子里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于是,青年人 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茶叶经历多次的沸水浸泡,终于绽放了芳香! 人生如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炼。 请以“磨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6分) xù( )叨 匿( )笑 jiàn( )赏 脊( )椎 贪婪( ) 狭ài( ) 拈( )轻怕重 páo( )根问底 大相jìng( )庭 骇( )人听闻 jié( )然不同 滑jī( ) 2.诗文积累,填空默写。(10分,每空1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 (4)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 。(《夜上受降城闻笛》) (5)《天净沙秋思》中三个名词性短语连排,抓住毫无生气的景物,表现深秋傍晚典型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7)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兄弟,予以教诲与勉励,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该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后来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蚊子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B.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C.小家伙开口就喊:“妈妈!” D.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看法,就化作凡人。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B.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C.下课后急忙赶到这条“文化街”,这里书店林立,使我有更多的机会。 D.“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是丹麦人。《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就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C.《动物笑谈》中的“我”蹲下走路并学鸭子叫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 D.伊索,公元前6世纪希腊预言家,他与克雷洛夫(俄国)、拉封丹(德国)和莱辛(法国)并称世界四大预言家。 6.文学部落。(8分) 活动一:很多作家、名人都是读书的高手,对书籍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一则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2分) 活动二: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一次“师生共读一本书”的读书活动,请你从下面的作品中任选一部推荐给老师和同学并说明理由。(3分) 《城南旧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西游记》 《朝花夕拾》 《猎人笔记》 我推荐《 》 作者: 推荐理由: 活动三:诗人郭沫若笔下,天上是“定然有美丽的街市”的,而在吴望尧的笔下,太阳就是一艘“镀金的巨船”。仰望星空,你又会有怎样的联想与想象?请选择一个天体(如星星、月亮),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3分) 二、文言诗文(20分) (一)品读曹操的《观沧海》一诗,完成文后问题。(6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情怀。(2分) 8.请你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 9.诗中写虚景的诗句是 (2分) (二)阅读蒲松龄的《狼》一文,完成10—-14题。(14分)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①顾野有麦场 顾: ②一狼洞其中 洞: ③眈眈相向 眈眈: ④一狼径去 径去: 11.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之”的意思(4分) ①又数刀毙之 之:_____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之:_____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之:_____ ④复投之 之:_____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答: 13.第⑤段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 ,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1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6分) 蟋 蟀 出 世 记 ①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地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②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③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④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⑤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⑥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⑦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15.文章按照_____ 顺序说明蟋蟀出世的过程。(1分) 16.细读文章③⑥⑦三段,将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3分) 母 蟋 蟀 产 卵 点 播 → 卵 壳 前 端 出 现 一 对 视 觉 器 官 的 大 圆 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 生 命 顶 起 卵 盖,破 卵 而 出。 17.文章第②段画线句“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 (二)阅读《五猖会》节选,完成18—22题。(14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8. 选文出自《朝花夕拾》,请你再写出出自这本散文集的其他三篇文章的篇名。(3分) 答: 19.通读选文,联系作品简要概括主要内容,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20.从选文看,作者心情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分) 答: 21.批注式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具体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就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给出你的批注。(4分) ①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批注: ②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批注: 22. 文章结尾两段写大家高兴,而“我”却觉得“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写出了“我”此时怎样的情感状态?(2分) 答: 四、作文(50分)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会让我们认识到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是从寻常小事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能从中感受到成长的滋味。 请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伤心等) 2.能围绕中心选材,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3.语言自然、流畅、生动,有真情实感。 4.字数不少于500字。 5.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