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 方法 ,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高一语文 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
一、字音
缦回 màn 不霁何虹 jì 焚椒兰 jiāo
妃嫔媵嫱 pín yìng qiáng 辘辘 lù
剽掠 piāo 杳不知 yǎo 尽态极妍 yán
鼎铛 chēng 迤逦 yǐlǐ 锱铢 zīzhū
架梁之椽 chuán 在庾之粟粒 yú sù 横槛 jiàn
呕哑 ōu yā 参差 cēn cī 鬟 huán 囷囷 qūn
二、重点实词:
1、蜀山兀,阿房出 (山秃)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
4、盘盘焉,囷囷焉(萦绕曲折的样子)
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雨或雪停止,此处是雨停止)
6、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
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
9、摽掠其人 (通“剽”,piāo,掠夺、夺取)
9、奈何取之尽锱铢 (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
10、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
三、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词]:
1、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直走 直走咸阳
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3、钩心斗角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所、座; 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明星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 燕赵之 收藏 ,韩魏之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8、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9、可怜 可怜焦土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词类活用]:
(一)名词用作状语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从骊山;向北,向西)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5、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龙,出现虹)
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唱歌 ,弹琴)
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当做,把玉当做,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5、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三)数词用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四)动词作名词: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五)动词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一词多义]: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④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3、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③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动词)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名词)
5、缦: ①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②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
6、尽: 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尽善尽美(副词,达到顶点)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尽量)
③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竭尽,全部用出)
④触草木,尽死(全,全部)
7、使: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8、为: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文言虚词:
1.焉
(1)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句末语气词,无实义)
2.而
(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目的)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连词,表承接)
(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连词,表转折)
3.其
(1) 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 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
(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使六国各爱其人
4.于
(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介词,到)
(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词,表比较)
5.之
(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往,去)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结构助词,的)
(3)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词,代财物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词,代秦人)
[特殊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掠,宫车过也。(五个判断句)
(二)省略句
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 (省谓语“有”)
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 (省介词“于”)
3、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 (省介词“于”)
4、谁得而族灭(秦国)也 (省宾语“秦国”)
(三)倒装句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六个介宾结构后置句)
2、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句)
(四)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凭”,乘)
3、泝:击空明兮泝流光(通“溯”,逆水而上)
4、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5、举匏尊以相属 樽 酒杯
二、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5、白:
① 白露 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7、如: ①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
②如怨如慕(副词,像)
三、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2、歌:扣弦而歌之(名作动,唱歌)
3、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4、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5、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6、南、西、东:乌鹊南飞……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朝东,往东)
7、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8.东:顺流而东也(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
9、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
10、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11、尽:肴核既尽(形作动,吃尽)
四、古今异义词
1、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①古义:明月停留。②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2、于是:于是饮酒乐甚(①古义:在这时。②今义: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3、美人:望美人兮天一方(①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②今义:美貌的人。)
4、子: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②今义:儿子)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 短语 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4、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5、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6、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7、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9、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10、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12、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1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总结
《氓》
——诗经
1、 通假字: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脱身)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岸边)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无,通勿,不要)
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
2、 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
送子涉淇(子:古:你 今:孩子)
将子无怒(将:古:请,希望 今:将要;将军)
总角之宴(宴:古:欢聚,快乐 今:宴会)
至于顿丘(至于:古:到达 今:连词,说完一事,要说另一事时用 至于 )
3、 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
4、 特殊句式: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
5、 一词多义
夙 夙兴夜寐(早)
夙夜忧叹(日)
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
《采薇》
——诗经1、通假字:
岁亦莫止(莫通暮)
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
孔棘(棘通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草字头尔,花盛开的样子)
维常之华(华通花)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棣)
2、古今异义
薇亦作止(止:古:句尾语气词 今:停止)
不遑启居(启:古:臂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 今:启发。)
(居:古:臂部贴在小腿上叫居 今:居住)
岁亦阳止(阳:古:指农历十月 今:阳光、太阳等)
今我来思(思:古:语气词,无实意 今:思考,想)
3、词类活用
岂不日戒(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
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离骚》
——屈原
1、 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芳菲其能弥章(章通彰,明显)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2、 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
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长余佩之陆离(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固时俗之工巧兮(工巧:古:善于投机取巧 今:技艺巧妙)
3、 词类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步行,动词使动用法,可译为“赶着???走在???”)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使„.加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
长余佩之陆离兮(长,使„..加长,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
余虽好修姱以几羁兮(几羁:名作动,约束)
固前圣之所厚(厚,推重,形容词作动词)
鸷鸟之不群兮(群:名作动,合群)
屈心而抑志兮(屈、抑: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谣诼谓余以善*(*:动作名,*荡的事)
伏清白以死直兮(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4、 虚词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虽,唯)
既替余以蕙纕兮(以,因为)
驰椒丘且焉止息(焉,兼词,于彼,在那里)
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
5、 句式
(1)倒装句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不吾知:不知吾,宾语前置)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岌岌、陆离分别作定语,后置)
(2)被动句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6、 一词多义
长 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以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
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虽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唯,只是) 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谣诼谓余以善*(擅长)
修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美好)
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余独好修以为常(美,美好)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一、实词1、 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嫁妆)
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
摧藏马悲哀 (“藏“通”脏“)
合葬华山傍 (”傍“通旁”)
府吏见丁宁 (”丁宁”通”叮咛“)
虽与府吏要(要通邀)
槌床便大怒(槌通捶)
感吾区区怀(区区通拳拳)
2、 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
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再三叮嘱)
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感吾区区怀(古义:真挚的情义;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
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
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劝告;今义:多多感谢)
便可白公姥(白:古:告诉,今:常指一种颜色)
槌床便大怒(床:古:坐具 今:睡觉的地方)
蹑履相逢迎(逢迎:古:迎接 今:常指奉承、拍马)
再拜还入户(再:古:两次 今:下一次)
自可断来信(来信:古:使者,指媒人 今:书信)
渠会永无缘(渠:古:他 今: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3、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状语
孔雀东南飞 (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
手巾掩口啼 (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
卿当日胜贵 (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
晚成单罗衫 (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
昼夜勤作息(昼夜:在白天黑夜里,名词作状语)
②名词作动词
仕宦于台阁 (名词“仕”作动词;任官)
头上玳瑁光 (名词“光”作动词;发光)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马,车:名作动,骑马,乘车)
事事四五通(事事:每试穿一件衣服,名词做动词)
③动词作名词
留待作遗施 ( 动词“遗施”做名词;遗施之物,纪念品)
④形容词作动词
千万不复全 (形容词“全”作动词;保全)
兰芝惭阿母(惭,形容词做动词,惭愧地说)⑤使动、意动用法
足以荣汝身 (“荣”形容词使动;使—-荣耀) 以此下心意 (“下”名词使动;使—-委屈)
戒之慎勿忘 (“戒”,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戒”) 逆以煎我怀(煎:使„煎熬,使动用法)
4、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公姥:偏姥)
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作)
5、一词多义
①适:
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处分适兄意:适,适合,依照
适得府吏书:适,刚才
适彼乐土:适,往、到
②为
为诗云尔(做;动词)
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
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
③谢
谢家来贵人(辞别;动词)
阿母谢媒人(辞谢;动词)
多谢后事人(劝告;动词)
④若
今若谴此妇( 如果;连词)
腰若流纨素(像;动词)
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
⑤故
大人故嫌迟:故,仍旧
故作不良计:故,故意
知是故人来:故,旧的
君何以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老交情
⑥得
幸复得此妇:得到
汝岂得自由:能够
⑦应
汝可去应之:答应
六合正相应:合适
零泪应声落:随着
以我应他人:应许
⑧举
举动自专由:动作
莫令事不举:成功
举手长劳劳:举起
举言谓新妇:开口,发言
举身赴清池:跃身,纵身
⑨区区
何乃太区区:愚蠢
感君区区怀:情意真挚
(10)相
誓不相隔卿(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的动作)
叶叶相交通(副词,互相)
儿已薄禄相(名词,命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动词,帮助)
二、虚词
1、相
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登既相许和(代“它”;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誓不相搁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 儿已薄缘相(xiang\ 相貌,名词)
相间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
六合正相应(相互、彼此;副词)
叶叶相交通(相互、彼此;副词)
枝枝相覆盖(相互、彼此;副词)
黄泉下相见(相互、彼此;副词)
2、 且
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3、自
自可断来信(既;副词)
本自无教训(是;副词)
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
物物给自异(无意;助词)
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
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
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4、何
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隐隐何甸颠(何等;副词)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汝是大家子 (判断句)
2、非为织作迟,君家难为妇
(2)被动句
今日被驱谴 (被动句) [以“被”为标记]
为仲卿母遣 (被动句) [以“为----所”为标记]
(3)倒装句
何言复来还 (宾语前置)
仕宦于台阁 (状语后置)
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
君既若见录(宾语前置)
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
(4)省略句
省略主语
十三能织素(省略主语 吾)
相见常见日稀(省略主语 吾)
便可白公姥(省略主语 汝)
结发同枕席(省略主语 吾与汝)
嬉戏莫相忘(省略主语 汝辈)
还部白府君(省略主语 某人)
勿复怨神鬼(省略主语 汝)
摧藏马悲哀(省略主语 人)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省略主语 吾愿母) 愁思出门蹄(省略主语 兰芝)
转头向户里(省略主语 府吏)
省略介词
出置(于)南窗下
窈窕艳(于)城郭
长叹(于)空房中
严霜结(于)庭兰
我命绝(于)今日
徘徊(于)庭树下
自挂(于)东南枝《短歌行》
——曹操
1、 通假字
契阔谈讌(讌通宴)
2、词类活用、
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方)
3、特殊句式
何以解忧(宾语前置:“何以”为“以何”)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
虽趣舍万殊(趋:趋向,取向)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一觞一咏(觞 意为“喝酒”)
(2)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贤:贤才)
不知老之将至:(老:老年)
少长咸集(少长 意为“少者、老者”)
况修短随化(修、短:寿命长;寿命短)
死生亦大矣(大:大事)
(3)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
(4)数词意动用法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3、一词多义
修
修禊事也(动词,做,从事)
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之
仰观宇宙之大(助词,的)
不知老之将至(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及其所之即倦(V.向往,追求)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一
一觞一咏(一边)
若合一契(数词,一个)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视为同等) 其致一也(一样)
夫 夫人之相与(句首发语词)
悲夫(语气助词)二、虚词
1. 以
(1) 介词,把。 引以为流觞曲水
(2) 介词,因为。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 连词,用来。 亦足以畅叙幽情
2. 于
(1) 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当其欣于所遇
(3) 介词,对或在。 暂得于己
(4) 介词,到。 终期于尽
3.为
(1) 动词,作为,当作。 引以为流觞曲水
(2) 动词,成为。 已为陈迹
4.之
(1) 结构助词,的。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仰观宇宙之大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 动词,到,往。 及其所之既倦
(5) 代词,它。 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所
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或因寄所托/当其欣于所遇/及其所之既倦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死生亦大矣(直接表示判断)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为”,表示判断)
(3)齐彭殇为妄作(动词“为”,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列坐(于)其次(省略介词“于”)
(3)悟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3.倒装句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介宾短语后置)
(2)仰观宇宙之大(仰观大宇宙,定语后置)
(3)俯察品类之盛(俯察盛品类,定语后置)
(4)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喻之,介宾短语后置)
四、重要词释义
引以为流觞曲水 (引:疏导、引来 )
悟言一室之内(悟言:晤言,)
虽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终期于尽(期:至,及)
未尝不临文嗟悼(临:面对)
是日也(是:指代词“这”)
茂林修竹(修:长)
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信可乐也(信:指确定)
向之所欢(向:指过去)
列坐其次(次 :指旁边)
及其所之(及:指等到)
《赤壁赋》
——苏轼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人饮酒)
(4)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
2、古今异义词(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凌:古:超越 今:欺凌)
(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内心所思慕的人 今:美貌的人)
(5)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古: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今:儿子)
3、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2) 名词用作动词:
①歌窈窕之章(唱歌)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③下江陵(攻占)
④顺流而东(向东进军)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4)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4、一词多义
①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②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如诉如泣(副词,像)
(3)虚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 (4)白 白露横江(白色的,adj)
盈虚者如彼(指月缺) 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即天亮了)
(5)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介词) (6)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ady)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v)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连词)
(7)然 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8)歌 歌窈窕之章(唱,v) 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歌曰(歌词,n)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 声调或节拍,n)
二、虚词
1.而
(1)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 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 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
(4) 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 助词,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2)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凌万顷之茫然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4) 代词,它、它们: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 于
(1) 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
(2) 介词,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3) 介词,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 语气词,表示疑问: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
(2) 介词,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
(3) 形容词词尾: 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三、句式
l.判断句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6)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主语“其声”)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省略 “其声”)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语“苏子与客”)
4.倒装句
① 状语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结构后置)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结构后置)
②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③主谓倒装:
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④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5.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
四、其他重要词语:
客亦知夫水与月夫:(夫:那,代词)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2、古今异义词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不平常,不一般;今:很,十分。)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到;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④于是余有叹焉:(古:“于”,介词,译为“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今:合用为连词。)
(5)而卒葬之:(古:终于。今:士兵)
3、词类活用
(1)名词做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2)名词做动词
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3)动词做名词
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4)形容词做名词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5)形容词做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4、一词多义
①“道”
有碑仆道 名词,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名词,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 动词,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方法
②实词“盖”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补充)日初出大如车盖 名词,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动词,超过,胜过
③“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名词,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名词,纹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名词,文章
文过饰非 动词,掩饰
④实词“然”
至于*,理固宜然 代词,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 形容词,对、正确
有穴窈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5)观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不在也 (v.观察)
而世之奇观、瑰怪、非常之观(n.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的 楼台、宫殿)
(6)得
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心的、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二、虚词
1、虚词“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副词,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 副词,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副词,才
2、“其”
①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 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补充)②用作副词
Ⅰ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
Ⅱ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Ⅲ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补充)③固定用法“何其” ,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衰落啊!)
三、句式
(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 (其??????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 (何??????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所以??????也:这就是„„的缘故。)
(二)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天地„„”:“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第12 / 13页
(三)省略句、判断句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略宾语)
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宾语)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兰亭集序的文言文梳理?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
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 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
(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
(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六)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
四、一词多义
1
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
2
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
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
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
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
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
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6一
⑴
若合一契 (一起)
⑵ 其致一也(一样)
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
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
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③ 其致一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⑵当其欣于所遇
⑶终期于尽
⑷不能喻之于怀
⑸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定语后置
⑴仰观宇宙之大
⑵俯察品类之盛
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众人)列坐(于)其次
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3、悟言(于)一室之内
4、放浪(于)形骸之外
【古今异义】
1.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3.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4.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5.所以
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译文】
永和九年,岁星在癸丑,三月初三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祓禊活动.许多著名人士统统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专访有高峻的山岭主,茂盛的树林,外长的竹子.还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衬环绕,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琴、瑟、箫、笛演奏的盛况,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抬头看到天空的广阔,低头看到万物的众多,藉此放眼观赏,开畅胸怀,可以尽情享受耳目的乐趣,确实是欢乐的.
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有的把自己的抱负倾吐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屋里谈论;有的凭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虽然各人谋求的和抛弃的千差万别,性格的安静和浮躁也不一样,可是当他们对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被自己暂取得,就愉快地自满起来,不知道衰老即将来到.等到他们对谋求或者取得的事物已经厌倦了,尽情就随着事物的改变而改变,感慨也随之而来了.从前所喜欢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变为陈旧的事物,还不能不因此而产生感慨.何况寿命长短,跟着自然界变化,终究要走向结束.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难道不令人悲痛吗!
每次我看到从前人产生感慨的原因,同我们好像契约一样相合,没有不对着前人的文章悲伤感叹,可是心里又不明白会这样.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等同是荒诞的.后来的人看现在,也象现在的人看从前一样,这是多么可悲啊!所以我把与会的人一个一个地记下来,并且把他们所作的诗抄录下来.虽然时代不同,事情也两样,但是人们产生感慨的原因,那情景还是一样的.后代阅读的人,也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吧.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点
1. 找《逍遥游》和《兰亭集序》的文言知识 逍遥游【题解】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原文】 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 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抢榆枋(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7)。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4),绝云气(45),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48)。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49)。 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乡(51)、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5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53)。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5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内外之分(56),辩乎荣辱之境(57),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58)。 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后反(61)。 彼于致福者(62),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63)。 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气之辩(6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6)?故曰:至人无己(67),神人无功(68),圣人无名(69)。 【注释】 ①冥:亦作溟,海之意。 “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②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④怒:奋起。 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一说遮,遮天。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徙:迁移。 ⑦天池:天然的大池。 ⑧齐谐:书名。 一说人名。 ⑨志:记载。 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11)抟(tuán):环绕而上。 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12)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 (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6)极:尽。 (17)覆:倾倒。坳(ào):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 (18)芥:小草。 (19)斯:则,就。 (20)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培:通作“凭”,凭借。 (21)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夭。 2.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古今异义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2.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 3.是日也古义:代词,这。今义:表判断4.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 文中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古义: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7.或取诸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8.向之所欣古义:过去,从前。 今义:对着9.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修辞修辞手法:互文例: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句式a) 判断句修禊事也死生亦大矣其致一也b) 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c)省略句映带(于)左右列坐(于)其次悟言(于)一室之内放浪(于)形骸之外引以(之)为流觞曲水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小的人。 长,年龄大的人。贤,贤德之人。 均是形容词作名词。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意动用法。 3.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意动用法。4.死生亦大矣。 大, 大事,形容词作名词。5.映带左右。 环绕,名词作动词。6.一觞一咏。 喝酒,名词作动词。7.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使……奔驰, 动词的使动用法。8.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使感叹产生,动词的使动用法9.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10.仰观宇宙之大。形容词作谓语。 一词多义(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1、一起。例:若合一契2、一样。 例:其致一也3、将。 视为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三)次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四)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五)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 进步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6、修守战之具:整治7、余独好修以为常:修身养性(六)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注定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4、期(jī)年之后:周、满 、满一年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七)之1、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八)犹1、还,而且,仍然。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2、好像。 例:亦犹今之视昔通假字趣舍万殊 “趣”通“趋”或“取”, 趋向,取向。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成语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会聚在这里。毕:全。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陡。岭:山。 字面意义:高大险峻的山岭。崇山峻岭:形容山高大、险峻,十分陡峭。 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放浪形骸: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 纵目四望,开阔心胸。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 有所感触,慨叹不已。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 形容时间极短。 3. 兰亭集序知识点 一、基本常识 1、题解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故称楚辞。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 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赋重铺陈 2、作者 陶渊明,东晋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家境贫寒。 29岁起为江州祭酒,不久自解职归。 以后做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不堪行役之苦,转任彭泽令,仅80余天即辞归田园。 晋安帝义熙末,50多岁时,被征为著作佐郎,不就。晚年穷到“窥灶不见烟”(《泳贫士》)的程度。 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卒年62岁。 陶渊明的诗留存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有20余首是写田园生活和景色的田园诗。 这些诗冲破当时“玄言诗”的风气,为五言诗开辟了新境界。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 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抒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 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为咏怀诗,如《泳荆轲》、《读山海精。精卫填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 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3、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 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二、字词语言 1、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 古:指知心话 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指农事 今:泛指 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 是 古:正确 今:判断词 非 古:过错、错误 今:不 恨晨光之熹微 恨 古:埋怨、遗憾 今:仇恨、怨恨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 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 时:有时 (2)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幼:儿童、小孩子 (3)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 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 策:拄着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 愉快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 乐:以。 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 悦:以。 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 善:以。 为善 羡慕 3、一词多义 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 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 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 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 掉转 引兵欲攻燕 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 避开、退却 乘 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 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shè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牛十二,乘韦先 四的代称 策 策扶老以流憩 拄着 振长策而御宇内 马鞭子,引申为暴政 夸父弃其策 拐杖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引申为驯养 行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辈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走 4、虚词把握 以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连词 相当于“而”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介词 把、拿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动词 用,采取 日以尽矣,荆轲岂无意哉 副词 通“已”,已经 相当于“何”的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 胡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奚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焉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 三、理解分析 1、结构层次 (一)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1)“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做官 (2)“觉今是而昨非”——认为以前所为是错的 (二)归家之后的情状 (1) 心情愉快——小舟轻飏,和风吹衣 (2) 归心似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 家人欢迎——“童仆迎接,稚子候门” (4) 修身养性——饮酒、游园、观景 (三)回归田园的愉快生活 (1) 远离官场,享受天伦 (2) 读书抚琴,颐养天年 (3) 驾车乘舟,寻幽探胜 (四)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1) 人生苦短,淡薄名利 (2) 乐天安命,顺其自然 2、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音韵和谐 行文注意对仗骈偶,且又灵活多有变化。 既讲用韵辞采,又简洁清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充沛强烈 作者的感慨、追求、心志等借助于景物描写而自然流露,全辞情真意切,沁人心脾。 (3)结构谨严,不蔓不枝 首段直接抒情,照应序文;二、三段借物抒情,表达情怀;末段属总结,卒章显志。 四、补充拓展 1、补充注释: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论语。 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用歌劝孔子归隐。陶渊明引用这两句意思是说:认识到出仕是错了,而归隐还不晚。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此句系从《离骚》的“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脱胎而来。 “觉今是而昨非”出自《庄子。寓言》:“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也。” 4.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古今异义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2.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 3.是日也 古义:代词,这。今义:表判断4.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 文中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7.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8.向之所欣 古义:过去,从前。 今义:对着9.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 修辞 修辞手法:互文 例: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句式 a) 判断句 修禊事也 死生亦大矣 其致一也 b) 倒装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 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 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c)省略句 映带(于)左右 列坐(于)其次 悟言(于)一室之内 放浪(于)形骸之外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小的人。 长,年龄大的人。贤,贤德之人。 均是形容词作名词。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意动用法。 3.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意动用法。4.死生亦大矣。 大, 大事,形容词作名词。5.映带左右。 环绕,名词作动词。6.一觞一咏。 喝酒,名词作动词。7.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使……奔驰, 动词的使动用法。8.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使感叹产生,动词的使动用法9.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10.仰观宇宙之大。形容词作谓语。 一词多义 (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1、一起。例:若合一契2、一样。 例:其致一也3、将。 视为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四)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 进步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6、修守战之具:整治7、余独好修以为常:修身养性 (六)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注定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4、期(jī)年之后:周、满 、满一年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七)之1、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八)犹1、还,而且,仍然。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2、好像。 例:亦犹今之视昔 通假字 趣舍万殊 “趣”通“趋”或“取”, 趋向,取向。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成语 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会聚在这里。毕:全。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陡。岭:山。 字面意义:高大险峻的山岭。崇山峻岭:形容山高大、险峻,十分陡峭。 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放浪形骸: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 纵目四望,开阔心胸。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 有所感触,慨叹不已。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 形容时间极短。 5. 【默写,兰亭集序的全文】 兰亭集序 (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兰亭集序》(兰亭序)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序兰亭修楔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做诗的缘由;有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景,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是即席之作;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的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
文章一开始首先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近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兰亭集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兰亭集序》记述了他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上巳修稧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他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边,乘带酒意,挥毫泼墨,为众人诗赋草成序文,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健飘逸,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扩展资料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公元353年4月(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7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戚近臣,并以真迹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