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习古堂国学网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注释和译文是什么?

1、注释⑴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⑵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⑶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⑷远芳:草香远播。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侵:侵占,长满。2、译文古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我又在这里送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赏析: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句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传诵千古。此诗是作者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翻译

《赋得古原草送别》整首诗翻译如下: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原文:《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作者的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而是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看见萋萋芳草而增加了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以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乎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浑然天成。

庄子名言50句带翻译

庄子的名言50句及解释如下:1、人之生也,与忧俱生。解释:—个人诞生,他的烦恼跟着—起诞生。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解释: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3、以管窥天,以锥刺地。解释:所窥者大所见者小,所刺者巨所中者少。4、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解释: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我们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解释:人最大的悲哀是精神上的麻木与愚钝,肉体的死亡倒是还在其次。6、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解释:一个人的嗜好欲望太多的话,他的本性智慧就会被遮蔽。当人沉醉于财色名食睡等享受时,个人的判断力就会受影响,甚至失去智慧的心。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解释: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8、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解释:野鸭的腿虽然很短,给它接上一截它就要发愁;仙鹤的腿虽然很长,给它截去—段它就要悲伤。

庄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白话释义: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朝代:春秋作者:庄周出处:《庄子•齐物论》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白话释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朝代:春秋作者:庄周出处:《庄子•养生主》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白话释义: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朝代:春秋作者:庄周出处:《庄子•逍遥游》四、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白话释义: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朝代:春秋作者:庄周出处:《庄子•大宗师》五、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白话释义: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朝代:春秋作者:庄周出处:《庄子•人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