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与蛤蟆区别是什么?
虾蟆与蛤蟆的区别为:指代不同、引证用法不同、习性不同。一、指代不同1、虾蟆:亦作“虾蟇 ”。亦作“蛤蟆”。青蛙和蟾蜍的统称。2、蛤蟆:青蛙和虾蟆的别名。二、引证用法不同1、虾蟆:曹禺 等《胆剑篇》第一幕:“ 夫差 :‘ 越国 不过巴掌大的地方,几只蛤蟆一样的人,你竟敢不听大国君王的号令,还不是罪有应得吗?’”2、蛤蟆: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她不能动了,像一个青蛙被蛇吸住那样。”三、习性不同1、虾蟆:两生纲无尾目蛙属。体型类似蟾蜍而较小,色呈暗褐,背有黑点,善跳跃,鸣叫时作呷呷声,常居于沼泽边。2、蛤蟆:两栖类动物。头宽扁、阔嘴、大眼。背部呈青绿色,腹部灰白,表皮光滑。足有蹼,善跳跃、游泳。多生活在水边,常在夜间活动,主吃田中害虫。雄蛙鸣声响亮。
蟾蜍是癞蛤蟆吗?
蟾蜍是癞蛤蟆。这两个名称是同一种动物的不同称呼,指的都是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中的动物。这两个名称的流行程度以及应用场合是不同的,蟾蜍是正式称呼,多用于正式场合。癞蛤蟆在方言和口语之中比较常见,基本不用于正式场合。生活习性蟾蜍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边。皮肤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隐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结束冬眠。夜间捕食、活动,以甲虫,蛾类,蜗牛,蝇蛆等为食。人工饲养繁殖比其他蛙类容易。
蟾与蜍的区别
蟾与蜍没有区别。蟾蜍是蛤蟆的学名,蟾蜍是无尾目、蟾蜍科动物的总称,属蟾蜍科的两栖动物。最常见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边。皮肤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隐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结束冬眠。蟾蜍的繁殖一般温度在16度左右时开始产卵,每次产卵量在5000枚左右,卵呈双行排列在管状胶质带内,卵带长达几米,缠绕在水生植物上,卵经过3至4天孵化出小蝌蚪。刚孵化出的小蝌蚪2天内靠卵膜内残留营养的物质生活,3天后开始摄食。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投放米糖、麦鼓、厨房下脚料,蚯蚓,蝇蛆等,每天投饵1~2次,水温保持在16~28℃℃,水质保持清新,水深以0.2~0.4米为好。每年春末夏初,5~8月份为蟾蜍的产卵季节。当气温升至6~8℃时,蟾蜍开始雌雄抱对,人工养殖时雌雄比例比3:1为宜,受精率可以达到90%以上。
蟾蜍的特点
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边。皮肤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隐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结束冬眠。夜间捕食、活动,以甲虫、蛾类、蜗牛、蝇蛆等为食。 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边。皮肤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隐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结束冬眠。夜间捕食、活动,以甲虫、蛾类、蜗牛、蝇蛆等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