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佛说的妄念是什么意思
妄念意思是指一切自己挥之不去的想法,但是又要必须依靠别人(物)才能完成(实现)的念头。佛说的妄念就是不要执着于不能完成的事情,而是要学会放下。佛说的妄念是求佛道路上的磨难,要想修的皈依心,就要坚持不懈的依止三宝,对三宝有信心。修佛的目的就是要让内心欲念调伏,生发不烦恼的智慧。真正的精进不看外在,而要看内心。扩展资料佛教中解决妄念的办法就是:慢慢地念诵和背诵,越慢越好,这样就把意根牢牢拴住,意根就没有精力再去攀缘其它的法,不能再打妄想了。无论念经念佛念咒或拜佛,速度都要慢,这样意根攀缘不了其它法,心就能定住,甚至能达到一心不乱。修行不是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求质量。质量就是三昧,就是心的境界,就是止和定。有定时,思惟才能深细,才能开智慧,最终就能得到佛法上的最大利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妄念
什么是“妄念”?
有人把妄念说成是不切实际的,或者是达不到目的的想法。六祖说:起心既是妄。什么不是妄想?关键还是六祖说的,是妄念盖覆真如本性。 什么是妄念?妄念不在于别的,而是盖覆。盖覆了真如本性。妄念既是否定事实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称之为万境自如如。 如如既是真实,不真实既不能如如。例如,说谎话必定有漏洞,有时忘记了,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编造得了,不真实,所以不如如。 不如如不能圆满。真实的东西就是忘记了他也存在。所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既然真实是圆满无比,如此美好,为何人们对于真实会不满意呢?这既是妄念,是从现象和自己的厉害关系上去考虑问题。 人们期盼、祈祷,希望的是二乘二不等于四。那可能吗?真实的东西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像江河一样自然而然地流去。即像古人所说“青山留不住,必定东流去”。人就像江河中的一滴水,随波逐流。该来的就来了,该去的就去了,该骂的就骂了,该打的就打了,该说的就说了,该骗的就骗了,就像水的徜徉,并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在交响乐的伴奏下行进。 如若认为有何不对,因而耿耿于怀,即是妄念,不该出现的出现了。不符合规律的就不该出现。即是两方面打斗的你死我活,互相指责对方违反了历史的规律。其实,谁能违反规律?万事万物,时时处处都必须遵循规律。 不要认为妄念就不符合规律,就不美好,就不需要,那就大错而特了。妄念同样出自真如本性。妄念就有妄动,即是真实的存在。存在即物质,是暂时需要,只是不成功,就会转入地下,隐蔽后台,不表现而已。按照佛洛伊德的话说,人的念头就像刚刚钻出地面的小苗,在地下已经很长时间了,有适宜的条件,才得以发芽,冲破阻力到达地面。 真实,如果改变了,也是在原来事物的基础上变化而来。是原来事物的翻版,改头换面。变化的是形象,甚至完全不同,不要被现象所迷惑。因为只可能变化,不可能消失,也不可能不对。因而没必要改变他们,也无能为力去改变他们。难道个人的努力没有作用吗?有,但他只能改变存在的形式,不让这么表现,就改头换面以另一种形式改变。 不明着来,暗里就去进行,转入地下去表现。所以,老子说,“既取之,先与之”。既然如此,就应该将周围的万事万物作为自己以何种方式存在的条件。以这些条件为根据,寻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六祖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人要去掉妄念,必须心量广大,广大到什么程度?要达到遍周法界的地步。 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不能接受。生也是法,死也是法,生死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是用不同的形式,适应不同的条件,好象随江河沉浮。生和死感觉不同,心量要广大,才能做到视死如归。进是法,退也是法,恩恩怨怨都是法,都要一视同仁。要去掉妄念还要用实践。 怎么实践?实践什么?就是用心量广大去对待一切人和事!对待生和死,也如此,要断气时仍然谈笑风生。因为生是真,一真一切真,生圆满,已经被验证了。死也不例外,只是不了解。看到别人死时难受,判定自己也如此。人生是原来的感觉的展开,一步步的细致、强烈。 所以,虽然没有经受过,其感觉也不陌生。学了六祖坛经,心量广大,暂时难受点儿,仔细体会起来,也不过是一种感受,抱着接受和品尝的态度,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六祖随方解缚,使人放心的生活。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