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题画僧(其一)》原文与赏析
《诗词曲赋文·题画僧(其一)》原文与赏析 张 祜 骨峭清高彼岸人,一杯长泛海为津。 僧仪又入清流品,却恐前生是许询。 这诗另有一题。原注:一作《酬信上人赠张僧繇画僧》。信上人赠送给张祜梁代画家张僧繇的画僧一帧,诗人于是题此诗为酬。 诗笔有如画上僧人般峭拔清奇。首句就形神兼备地渲染出一位高僧,使读者俨见其人。“彼岸”,梵语“波罗”意译。佛教称有生有死的世俗世界为此岸,超脱生死即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则称为彼岸。彼岸人,是已得到佛教道德和宗教人生观最后归宿、达到“涅槃”境界的人,画上的人就是这样一位得道的高僧。第二句,写高僧乘木杯渡水,木杯渡水事见《晋书·鸠摩罗什传》:有杯渡比丘。《高僧传》也记载,“刘宋时杯渡者,不知姓名,常乘大杯渡水”。“一杯长泛海为津”与首句“彼岸”呼应,一方面借画面风涛云烟浩渺无际之境烘托得道高僧的超逸不凡,另一方面也隐含高僧从“彼岸”乘杯前来“此岸”点化众生之意。 三、四句,将“彼岸”来的高僧和东晋玄学家许询相提并论。高僧风仪和清流人品比美,反映了宗教史、美学史、思想史上的事实。 《世说新语·政事》:“支道林、许椽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 “许椽”即诗中赞美的许询,“通”、“难”是魏晋清谈的一种方式。谈主先立论题叙述自己的观点叫“通”,宾方就谈主论题进行论辩驳难称“难”。《世说新语》记载了支道林、许询手挥麈尾、潇洒论辩、轰动一时的风采。这就是魏晋人奉为时尚的名士清谈的一个场面。名士清谈压低了经世致用的儒学,佛教禅宗的自我解脱乘机潜入士大夫的心灵,开放的玄学与佛教神秘主义的直观一拍即合。后世禅宗史,是魏晋玄学与佛教禅学结合后继续演变的历史。 “僧仪又入清流品,却恐前生是许询。”彼岸高僧与清谈名流合二而一。张祜这首诗告诉我们,晚唐人把魏晋玄学摆在一个相当高的位置。晚唐人对思想史、宗教史上玄禅合流的嬗变,认识是十分准确的。
题张僧繇醉僧图原文_翻译及赏析
人人送酒不曾沽,终日松间挂一壶。草圣欲成狂便发,真堪画入醉僧图。——唐代·怀素《题张僧繇醉僧图》 题张僧繇醉僧图 人人送酒不曾沽,终日松间挂一壶。 草圣欲成狂便发,真堪画入醉僧图。怀素(737-799,一说725-785),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镟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小草千文》诸帖。 怀素 炎驭失天纲,土德承天命。英猷被寰宇,懿躅隆邦政。七德已绥边,九夷咸底定。景化覃遐迩,深仁洽翔泳。——唐代·佚名《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宁和》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宁和 炎驭失天纲,土德承天命。英猷被寰宇,懿躅隆邦政。 七德已绥边,九夷咸底定。景化覃遐迩,深仁洽翔泳。序迫岁阴,日躔星纪。爰稽茂典,聿崇清祀。绮币霞舒,瑞珪虹起。百禩垂裕,万灵荐祉。——唐代·佚名《郊庙歌辞。蜡百神乐章。肃和》 郊庙歌辞。蜡百神乐章。肃和 序迫岁阴,日躔星纪。爰稽茂典,聿崇清祀。 绮币霞舒,瑞珪虹起。百禩垂裕,万灵荐祉。八音斯奏,三献毕陈。宝祚惟永,晖光日新。——唐代·佚名《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寿和》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寿和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是什么意思?
上人是指持戒严格并精于佛学的僧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一个法号名为“怀素”的和尚,他的草书独步天下
【草书歌行】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草圣怀素
怀素禅师,俗姓钱,字藏真,长沙人。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生。幼年出家,于长沙某寺剃度为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怀素迷上书法。修禅之暇,全部用来练字。练字要用很多纸,怀素买不起那么多的纸,便效法古人题诗芭蕉叶的先例,种了10亩芭蕉,以叶代纸。怀素又漆了一盘、一方板,用于写字,写了擦,擦了再写,以至把盘、板写穿。怀素写坏的笔也有一堆,后来怀素把这些弃笔埋在山下,便号为“笔冢”。怀素虚心好学,曾担笈杖钖周游各地,拜访当代名师,得到颜真卿、韦陟等的指点与鼓励。从当代书法家处,怀素又看到前代许多著名书法家的遗墨,摹习钻研,领略各家书法的精奥。怀素又极善于观察,他从夏日的风云变幻中顿悟笔意,与前此的张旭从观女伎舞剑器中得笔法之神,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怀素酷爱草书,他师承了草书大家张长史(张旭)的狂草,而又有所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并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怀素与张旭,性格都很疏放率真,不拘小节,尤喜杯中物。据说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怀素也曾一日九醉,时人常呼之为醉僧。他曾在寺内粉壁长廊数十间,每因酒后小豁胸中之气,便提笔急书于粉墙之上,其势若惊蛇走虺,骤雨狂风;满壁纵横,又恰似千军万马驰骋沙场。为此,时人又称怀素为“狂”。说怀素之与张旭,是“以狂继颠”。
古往今来的诗人墨客,对怀素草书的成就,赞不绝口。唐大诗人李白就曾吟诗赞美怀素草书:“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山中兔……”(《草书歌行》)韩偓的《题怀素草书屏风》也称赞:“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趴。虽多尘色染,尤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照,字字恐成龙”。贯休的《观怀素草书歌》:“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师不谭经不说禅,筋力唯于草书妙。颠狂却恐是神仙,有神助兮神莫及,铁石画兮墨须入。金尊竹叶数斗余,半饮半倾山衲湿。醉来把笔猛如虎,粉壁素屏不问主。……知师雄名在世间,明月清风有何极。”书法鉴赏家的评论就更多,几乎没有一本书法史著没提到怀素。吕总的《续书评》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黄庭坚的《山谷题跋》称:“怀素草书暮年乃不减长史(按指张旭)。盖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此两人者,一代草书之冠冕也”。米芾的《海岳书评》赞“怀素书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某氏的《集古录》也说:“藏真特以草书擅名当时,而尤见珍于今世。”蒋之奇评说:“草书有妙理,帷怀素得之”,岑宗旦《书评》也形容“怀素闲逸,故翩翩如真仙”,沈右《书画题跋记》则解释说:“怀素书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故也”。王世贞《弇州山人稿》称赞怀素《千文帖》“字字欲仙,笔笔欲飞”;某氏的《石、墨镌华》则赞誉怀素《圣母帖》“轻逸圆转,几贯王氏之垒而拔其帜矣”,文彭也称赞怀素《清净经》“笔法高古,精神焕发,真有骤风旋雨之势”。何绍基的《跋板桥书道情词》则说:“山谷草法源于怀素,怀素得法于张长史,其妙处在不见起止之痕。前张(张旭)后黄(黄庭坚),皆当让素师独步”。类似上述的评说还有许多,实在无法一一枚举。
由于怀素草书精妙绝伦,独树一帜,所以历来为收藏家所珍重。仅宋朝御府所收藏的怀素草书就多达101件。只可惜宋御府收藏的怀素草书大都已毁于兵灾。
流传至今的怀素草书还有以下7件:《自叙帖》、《藏真帖》、《千字文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论书帖》,秀颖超群,清逸非凡,不颠不狂,出规入矩,精练娴熟,完全承袭了王羲之十七帖的草法,很可能是怀素早年之作。此件曾藏于宋御府,流散民间后又为元代鉴藏家张晏、明代项子京、清代高士奇、安岐等所相继收藏,而后又藏入清内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自叙帖》,字态忽大忽小,草法精湛,藏锋内转,效张芝的出神入化,万马奔腾,而又师袭张颠狂草法规,卓然自成一家。
《圣母帖》,既不似《论书帖》的圆稳古雅的平畅之笔,又不似《自叙帖》骤雨狂风似的飞舞之笔。放纵飘逸,兼而有之,写来墨润笔健,神采飞舞,精神照人。且其字态,大小参差,肥瘦笔调,随意挥洒,均不逾字行的排列,与前两帖相比,又别具丰神。由此可见,怀素书法的风格并非千篇一律。
唐代僧界中,以书法见称者除怀素、贯休外,还有好几位。其中比较出名的有:
释亚栖,洛阳人,“经律之余,喜作字,得张颠笔意。昭宗光化(898-900年)中,对殿庭草书,两赐紫袍,一时荣之”,宋御府收藏其草书15件。
释高闲,乌程人,寓湖州开元寺,具戒律,“善草书,宣宗时召对,赐以紫袍,加大德号,颇为韩愈所知。”宋御书藏其草书1件,行书2件。
释光,江南人,“潜心草字,名重一时”。吴融赠其歌曰:“忽时飞动更惊人,一声霹历龙蛇活”。司空图亦为之歌曰:“看师逸迹两师宜,高适歌行李白诗”。宋《宣和书谱》也认为:“光墨迹,笔势遒健,虽未足以与智永、怀素方驾,然亦自是一家法”。宋御府藏其草书2件。
释景云,家世、籍贯不详。“幼通经论,性识超悟,尤喜草法。初学张颠,久之精熟,有意外之妙”。宋御府藏其草书1件。
释梦龟,家世籍贯不详。天复(901-903年)中寓东林寺,“作颠草,奇怪百出”。宋《宣和书谱》谓其“虽未可语惊虵飞鸟之迅,而笔力道劲,亦自是一门之学”。宋御府藏其草书10件。
释文楚,家世籍贯不详,唐元和(806-820年)中人。“性乐岑寂,惟喜作草书,学智永法,颠沛造次不忘于怀。久而摆脱旧习,有自得之趣”。《宣和书谱》评其草书:“落笔轻清,无一点俗气。飘飘若飞云之映素月,一见使人冷然有物外之兴”;又说文楚草书“独以清约自成一家”。宋御府藏其草书1件。
上述这些名僧的书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怀素的影响。
赞美汉字的古诗赞美汉字的古诗有哪些
1、《赞汉字》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
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
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
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
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详。
既便言志,又供观赏。
2、《谒仓圣》
作者:徐山林
史官青冢望桥陵,古柏遥映先祖心。
黄帝创业垂千古,仓圣造字鬼神惊。
结绳计算远古事,临鱼摹鸟象字生。
辟开荒昧惊天地,中华文明著先声。
3、《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作者:岑参(唐)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
关于赞美中国汉字的诗有哪些?
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出自:唐代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韵》释义:看到你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你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2、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出处:宋朝邵定的《山中》。释义:我心中没有使得自己皱眉头的事情,但是我的著作却有着千秋之功。3、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出自西周姬昌《易经》释义:后代帝王改变这种状况使用文书契据替代,众多官员凭借文书管理决断政务,众多民众凭借文书分辨如何行动。4、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出自西周姬昌《易经》释义:黄河出土,洛水出书,圣人依此作卦。5、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出自唐代耿湋《咏宣州笔》释义:如果舍弃了绘画和写作这两件事,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从事的职业呢!
望庐山瀑布 古诗
望庐山瀑布古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翻译译文香炉峰郁郁苍苍, 高入云天, 四周云雾迷漫, 在红日照耀下,好象香炉焚香生出的紫色香烟,袅袅轻扬。远远望上去,那飞落的瀑布就像一条白练从紫色烟云缭绕的香炉峰间直挂到山前的河面上。庐山瀑布从烟云缭绕的香炉峰中轰鸣奔涌而出势不可挡,足足有三千尺之多,在红日照耀下喷花溅玉。从云天相接处凌空而出,直落诗人对面山前河面上的瀑布水,在灿烂阳光下晶莹闪烁,让人怀疑是不是那九重天上银河里的群星坠落下来了?《望庐山瀑布》鉴赏赏析:诗仙李白一生写了不少描绘自然景物、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优秀诗篇。脍炙人口的七绝 《望庐山瀑布》,就是其中的一首。《望庐山瀑布》诗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诗,这里,选的是第二首。从这首诗中表现出的昂扬激进的感情和对庐山瀑布惊讶赞叹的语气判断,它可能是李白二十六岁从蜀地出发,初游庐山时所作。庐山,又名匡庐山,山势峻奇,风景幽美,自古以来,就是闻名宇内的游览胜地,而胜中之最,当数庐山瀑布。清人吴阐思在《匡庐记游》中就说:“谈匡庐之胜者,辄首瀑布。”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的烟霞,远远看着瀑布,就像白色的绢绸悬挂在山川间。飞流直下的瀑布似乎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坠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李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是一首风景诗,描写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诗的前两句写了庐山的全景,后两句则是侧重写瀑布,将瀑布比喻成银河,写出了瀑布的水流之急。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写作手法,通顺易记,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