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狼,外形与狗、豺相似,足长体瘦,斜眼,上颚骨尖长,嘴巴宽大弯曲,耳竖立不曲,胸部略微窄小,尾挺直状下垂夹于俩后腿之间。
毛色随产地而异,多数毛色棕黄或灰黄色,略混黑色,下部带白色。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山地、林区、草原、以至冻原均有狼群生存。我国除台湾、海南以外,各省区均有。
狼既耐热,又不畏严寒。夜间活动多,嗅觉敏锐,听觉很好。机警,多疑,善奔跑,耐力强,常采用穷追的方式获得猎物。
狼属于食肉动物,主要以鹿、羚羊、兔为食,也会食用昆虫、老鼠等,能耐饥。狼是猎食动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包括一对配偶及其子女,有时也包括收养的未成年幼狼。狼属于典型的食物链上层掠食者。
在它们的栖息地中,只有人类和狮虎类等高级动物对它们构成实质威胁。它们通常群体行动,由于狼会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纪末期前都被人类大量捕杀,一些亚种如日本狼、纽芬兰狼、佛罗里达黑狼、基奈山狼等都已经绝种,虽然有一些其它亚种已经确认,但亚种的确切数量仍旧未定。
狼的习性
狼是群居性极高的物种。一群狼的数量大约在5到12只之间,在冬天寒冷的时候最多可到四十只左右,通常由一对优势对偶领导。
狼群有领域性,且通常也都是其活动范围,群内个体数量若增加,领域范围会缩小。
群之间的领域范围不重叠,会以嚎声向其他群宣告范围。通常群体捕杀大型猎物。
幼狼成长后,会留在群内照顾弟妹,也可能继承群内优势地位,有的则会迁移出去(大都为雄狼)再生殖时会使用窝,通常在地面挖洞而成,可长达三四米,入口有大土堆。
野生的狼一般可以活12——16年,人工饲养的狼有的可以活到二十年左右。放肆吧 www.fun48.com
奔跑速度极快,可达五十五公里左右,但持久性较差。
智能颇高,可以气味、叫声沟通。
在西方民间的传说中,狼经常被描述成骗子和懒散的动物。实际上,狼的家庭生活比起大多数人类的关系,它们更为忠诚和尽责。
通常,狼家庭是由雄性狼、雌性狼和它们的后代组成,本质上就是要组成一个核心家庭。
生态特征
灰狼的体重和体型大小各地区不一,一般有随纬度的增加而成正比增加的趋势这一说法。一般来说,肩高在( 26-36英寸),体重32-62公斤( 70-135磅) 野生狼体重记录--------其中1939年在阿拉斯加被打死的一只,当时80公斤( 175磅) 。最小的狼是阿拉伯狼,雌性的狼有的体重可低至10公斤( 22磅)
狼群适合长途迁行捕猎.其强大的背部和腿部,能有效地舒展奔跑.它们有能力以速度10公里/小时(六英里)长时间奔跑 ,并能以高达近65公里/小时速度( 40英里) 追猎冲刺。
灰狼曾经居住遍布北美洲, 但现在只能在阿拉斯加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寒带草原和森林能经常见到它们。 美国只有一小部分地区还有灰狼。
人的恐惧、迷信, 和对这种动物的仇恨误解使它生存困难。狼群通常是由2-15只成员组成一个非常社会化的团体由最强的雄性领导,所有成员都要帮助照顾幼狼。母狼通常在4月-6月生产,平均能生7只幼崽。狼群主要捕食中大型哺乳动物,研究表示, 狼是控制当地生态平衡的关键角色。
狼的嘴长而窄,张着42颗牙。狼有五种牙齿,门牙、犬齿、前臼齿、裂牙和臼齿。其犬牙有四个,上下各两个,能有1.5英寸(2.8厘米)长,足以刺破猎物的皮以造成巨大的伤害。裂齿也有四个,是臼齿分化出来的,这也是食肉类的特点,裂齿用于将肉撕碎。12颗上下各6的门牙则比较小,用于咬住东西。
狼的性格是什么呢?
狼的性格:1、凶残:对待猎物凶残,但不常主动袭击人类。2、合作:狼过着群居生活,一般七匹为一群,每一匹都要为群体的繁荣与发展承担一份责任。3、团结: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不管做任何事情,它们总能依靠团体的力量去完成。4、耐力:敏锐的观察力、专一的目标、默契的配合、好奇心、注意细节以及锲而不舍的耐心使狼总能获得成功。 5、执着:狼的态度很单纯,那就是对成功坚定不移地向往。6、拼搏:在狼的生命中,没有什么可以替代锲而不舍的精神,正因为它才使得狼得以千辛万苦地生存下来,狼驾驭变化的能力使它们成为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之一。 生活习性:狼群主要捕食中大型哺乳动物,也拥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制度。一群狼的数量平均组成为5-11只,也有部分狼群达到过30只以上,通常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狼由一对优势对偶领导,而以兄弟姐妹为一群的则以最强一头狼为领导。狼群有领域性,且通常也都是其活动范围,群内个体数量若增加,领域范围会缩小。狼群之间的领域范围不重叠,会以嚎声向其他群宣告范围。幼狼成长后,会留在群内照顾弟妹,也可能继承群内优势地位,有的则会迁移出去(大多为雄狼)。狼群由家族成员为主,成员数在2-37只之间,由于拥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和领域范围,因此狼群不太可能与别的狼群合作,也很难出现部分小说中由数个狼群组成、百来头的狼群。
求 关于狼的手抄报 需要哪些内容 谢谢!
关于狼的手抄报 需要哪些内容?/资料供参考;
狼与鹿的故事:在20世纪初,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为了这些鹿的安宁,1906年,美国总统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到1930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恶狼。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于是鹿在那里开始无忧无患“无计划”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长到10万余头。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境。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8000头,且病弱者居多,兴旺一时的鹿家族急剧走向衰败。 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其因是狼被人消灭了。狼一方面捕食掉一些鹿,使鹿总数得到控制,不致于繁殖到使植被退化的程度;另方面,狼捕食的鹿多为老弱病残者,有助于鹿种优胜劣汰,利于鹿群传宗接代;再方面,鹿在狼的追逐下,经常处于逃跑的运动状态,促进了鹿的健壮发育。由于狼消失了,鹿没有天敌,“懒汉”体弱,鹿群退化。 美国政府为挽救灭狼带来的恶果,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而这项计划却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未及时实施。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引狼入室”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以实施。时年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森林中又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