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是哪里人呢?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陈庆同 [1] ,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 [1]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
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1925年领导五卅运动。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错误,使革命遭到失败。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被撤消总书记职务。其后,他坚持城市为中心的国民会议运动和工人运动,反对农村武装斗争,组织托派组织。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后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抗战爆发后


陈独秀大传简介一生

您好~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 “民主与科学的倡导者”、“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又曾经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 “右倾投降主义”、 “托陈取消派”、 “反共产国际、反党、反革命”、 “叛徒”、 “汉奸”等大帽子,成为党内最早、最大的反面人物,被称为“中共历史上第一桩最大的冤案”。【摘要】
陈独秀大传简介一生【提问】
您好~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 “民主与科学的倡导者”、“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又曾经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 “右倾投降主义”、 “托陈取消派”、 “反共产国际、反党、反革命”、 “叛徒”、 “汉奸”等大帽子,成为党内最早、最大的反面人物,被称为“中共历史上第一桩最大的冤案”。【回答】
希望对您有帮助【回答】


陈独秀的后人有哪些?

陈独秀一共育有七个子女。其结发妻子生育四个子女,分别是长子延年,次子乔年,松年以及女儿陈玉莹。第二任妻子高君曼生了三个子女,分别是:陈光美、陈子美、陈哲民(又名陈鹤年)。他的后两位妻子没有为其生育子女。1913年,陈独秀参加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时,遭到北洋政府的通缉,被迫逃往上海。袁军抓不到陈独秀,就把陈独秀的家给抄了,还到处捉拿延年和乔年等人,想斩草除根。延年、乔年二人翻墙逃走,连夜跑到乡下,在亲戚家里躲了三天三夜,才躲过去。陈独秀共有6个子女,高晓岚生了4个:陈延年、陈乔年、陈松年、陈玉莹;高君曼生下2个:陈子美、陈鹤年。陈延年与陈乔年兄弟俩,年少时,因陈独秀与妻妹高君曼私奔,与父亲的关系非常冷漠。在上海的时候,与陈独秀闹矛盾,搬出家里半工半读,睡在亚东图书馆的地板上,靠喝冷水、吃冷饼度日,憔悴干枯,人见不忍。陈延年革命后,曾担任两广区委书记、后又任北方区委组织部长。1927年,在“五大”上,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三人同时被选为中委,创造了“一门三中委”的奇迹。陈延年始终保持一种“拼命”的工作态度,他为自己规定了“六不”原则,即“不闲游、不看戏、不照相、不下馆子、不讲衣着、不作私交”,将所有时间都交给工作。陈延年也不谈恋爱,不结婚,至死仍旧孤身一人。

陈独秀有几个夫人?

陈独秀有三位夫人。第一位高晓岚,第二位高君曼 ,第三位潘兰珍。原配高晓岚(高大众)(1876年-1930年9月9日),安徽六安霍邱临淮乡人,清末安徽统领副将高登科之女,育有三子一女。逝于安庆。配偶高君曼(高小众)(1888年-1931年),高晓岚同父异母妹。育有二子一女。病逝于南京。配偶潘兰珍(1908年-1949年),江苏南通人,因病去世于上海,无子女。有一养女,潘凤仙曾居于上海。扩展资料:亲属关系长子陈延年(1898年-1927年),曾任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广东、浙江及江苏区委书记。高晓岚之子。长女陈玉莹(陈筱秀)(1900年-1928年),病逝于上海。次子陈乔年(1902年-1928年),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北方区委组织部部长、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湖北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等职。1928年6月6日,陈乔年在上海龙华的枫林桥畔就义。三子陈光美(1907年-1999年),长期隐居蜀中,由于历史原因,此子一直未承认是陈独秀儿子。四子陈松年(1910年-1990年),曾任安庆市政协常委,安庆市文史馆馆员,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幼女陈子美(1912年-2004年),妇产科医生。文革时经香港前往美加地区,后常住美国行医。她逝世后中国驻纽约副总领事崔爱民前去吊唁。幼子陈鹤年(1913年-2000年),与姐姐陈子美为一母所生,母亲高君曼,妻子许桂馨。在北大读书期间是当时北平的“三大学生领袖”之一。1938年底,陈鹤年携妻子和孩子去了香港,抗日战争期间又回内地。抗战胜利后,再度带全家定居香港进《星岛日报》工作。传有孙子陈仲劲(父亲不明),曾在抗战时期参加“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一团第三总队,后经商,称祖父对他说“千万不要搞政治”。养女潘凤仙,随潘兰珍姓,现居于上海杨浦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