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字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2000字   看完西方的哲学史,你有什么感触呢。我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20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最近我在求职,觉得这个世界好忙,好紧张。知道自己有很多的陋习,比如“最后期限是第一生产力”。每次填写网申的时候,内心无比的烦躁,但是还是逼迫自己以做好的姿态去完成。看到公务员讲座人山人海的时候,一边吐槽政治的黑暗,时代的虚荣,一边击破脑袋去一探究竟,终究随了大流。一个成熟的个体,应该是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在法律上亦是如此。但是对于择业来说,这紧张喧闹的环境,会不会让我们丧失对自我的追求。关于成熟与不成熟,是我一直困顿和迷惑的问题。什么叫做成熟,什么是不成熟,或许无法用个人的感觉去衡量和评判,这有随意性。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愿意去评判一个人成熟与不成熟的原因。当事物背后的根本性原因无法确定的时候,任何判断都是无力而虚妄的。而当下,成熟与世俗往往划上等号,并成为一个广为接受的标准,这其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而当一个错误的东西被广为接受,那么他就趋近“真理”了,并有着极大的强权迫使你去卑躬屈膝地遵循。关于这个问题,从康德开始,一代思想巨匠将启蒙与成熟挂钩起来,其本质是用知性驱散迷信,建构科学。但这样的启蒙在后人看来也是不完备的,这意味着人类再一次被一个更为高端的“迷信”重新洗脑,从一个更为高端的角度来看待这种成熟,无疑也是不成熟的,故而后来的思想家提出要在启蒙的过程中同时加上“反启蒙”,促使人类向更高一个层次的“成熟”迈进。可见,成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永无止境。用一个根基不稳的成熟标准去评判,只会遭到后人的耻笑。   威尔·金里卡说:“我从来不想我的生活被效用计算所窒息,因为这样的异化强迫我们疏远着赋予我们生命以意义的义务与事业。”这句话我觉得很能解释我们这一代,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一场浮夸的舞台剧,满堂喝彩后留不下半点回响。我想梵高、亚瑟·皮那让、李安这样的艺术家,都是在忍受住“孤芳自赏”的寂寥后才喷薄出巨大的潜能的。生前现代人都渴望着却几乎不懂得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纯粹利益的考量几乎不能容纳与“生活”理念相关的事物,只考虑哪一种效用的因果杠杆更有效率,从而使自己的生活被这样的问题所窒息。   可是,正如威尔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想拥有自己的生活,就必须自由地建立和忠实于自己设定的“义务”,包括那些先验的契约与神圣的承诺,。如果不允许人们通过承诺自由地建立他与生活之间特殊的义务关系,而将效用最大化无限扩大为生命的不二法则,对于人性来说将是多么灾难性的后果。   或许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自己缺乏与世界隔离的勇气,不敢“一走了之”,快意潇洒地按照自己的预设去生活,还是因为人根本就不可能逃脱一些自我设定的圈套,今日的困境无非是昨日种下的苦果。这个过程是矛盾的,一方面本能地或是半推半就地向那个其实并不向往的世界走,另一方面却又在这个过程中矛盾纠结,时刻承担着失去自我的风险。   自我困境   几百年前的马克思已经深刻地解释了人之所以痛苦的根源,在于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他认为人的类生活就是人的精神的生命创造活动,而类本质的异化却使个人的'活动不再具有精神创造活动的性质,而降低为维持肉体生存的活动了。这样一来,本来是作为实现生命创造基础、作为生命创造活动手段的那种维持肉体生存的活动,被当做劳动目的,而创造精神、创造价值生命的活动却变成了满足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马克思太深刻,一阵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我们自我困境的根源。   所谓意义,落实到日用之际,大抵不过如此。 其实所有的价值取向,都存在一个“为谁而活”的问题,在通常的认知中,大概不过两种,为自己或是为他人。这种争论好像永远得不到一个终极答案,每一派都能通过严密的论证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和高明之处,以至于这个问题可以被各种“心灵鸡汤”文利用,再次沦为一种工具理性,在遭到现实不满时就告诫自己“为自己而活”,而当现实满足了自己,则高尚地“为他人而活”。这样一来,问题将永远得不到解决。然而历史好像就是这样有趣,当年康德批判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的时候,遇到过近乎一样性质的问题。他把这样的现象称为“二律背反”。当然,康德最终指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没有借鉴的,但是思维却很有启发。   其实,为谁而活这个问题的两个答案,是两个层次上的答案,任何把个体的小原则上升为普遍适用的人生准则的时候,都是危险的。康德当年运用理性去批判理性,肃清了一个时代的思维弊病,为新的科学的形而上学寻找到了可能,关键的一步就是重新审视了理性的适用范围,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或许有启发意义。   为自己而活,应当是将自己打造为一个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个体,勇敢走出他人社会施以我们的各种成见,追求经过自我“审慎”后的目标,尊重自我价值,把自我看成一个目的,拒绝将自己变成一个手段。而为他人而活,应当是对这个社会永远存在一种温情和关爱,尊重他人的价值和诉求,将他人也当成目的,不当手段。   总之,为自己而活不能无视他人的存在和诉求,为他人而活不能忽略自我人格独立和价值提升。任意夸大其中一种原则都是危险的。   但是,对世界多元性的包容和坚定自我的道路从来都应当是同时存在且并行不悖的。对世界多元性的包容体现你对世界的关怀和理解,而自我的坚定来源于自我反观后得来的勇气,多元性从来都无法去否定优劣之分,尊重多元代表一种气度和修养,而批判多元代表一种追求和信仰。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世界总是多元共生,却又存在一种“归于一”的内在动力和冲动。或许永远无法归一,却不能停止这个理想追求。例如,但凡专制主义者或许往往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只是他们过多抬高了自我认定的道路、制度和理想,而缺乏对于其他道路、制度和理想的尊重,进而固步自封,反而延缓了自我理想的实现。而有时候,面对繁华世界,平凡大众似乎对于任何生存方式和价值理想都报以极大的宽容,用盲目的尊重完全替代了应有的批判,这也使自我在红尘中混沌庸俗下去了。   对于普通人,我们似乎要在这两者间去寻找一个平衡点,成为安身立命的根据。所以,最终好像又回到了一个平凡的真理:对世界既要有所尊重,也要有所坚持! ;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我为大家精心搜集了3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篇一: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篇二: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篇三: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哲学是什么罗素给了一个既模糊又明晰的定义。哲学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罗素接着给出了科学的概念,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我们知道科学的一个特点是可重复性),而神学则是超乎确切知识外的教条。罗素在“确切的”、“教条”这几个字下面都打了着重号。而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块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块无人之域就是哲学。个人认为:罗素这个分法和中国象棋盘很象,科学是汉界,神学是楚河,而哲学则是中间的鸿沟。当然如果你的思维是动态的,你应该已经想到了,中国的阴阳太极图才是罗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鱼是科学,黑鱼是神学,而白鱼和黑鱼似连非连的那部分挤撞区就是哲学。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学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学”,黑鱼的眼睛是白的,则表示神学也许有一定成分的“科学”,这个比喻解释罗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当,但个人认为,这有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中国式思维。   罗素接着说,哲学象科学一样诉诸于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启示的权威。这里传统的权威是指国家机器的强力,启示的权威则是指神学中的教条,上帝旨意之类。既然哲学和科学一样理性,那哲学存在的必要在哪里呢罗素认为,科学回答不了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而神学家信心百倍的答案已经不象过去几个世纪那样令人信服。罗素举了好多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问题,个人认为远不如这三个直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当然罗素的问题层次较高。象这三个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而如同上面所说,神学家的答案已经失去光辉。而哲学恰好来钻研这类业务。可能有人要问,那进化论又是什么个人认为进化是白鱼黑眼上的一点,我在上面提到,科学的一个特点是重复性,到目前为止,碳水化合物还不能合成出灵性,简单地说是细胞,也就是说进化的源头还没找到。   我们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么无聊的问题上,罗素认为一是历史责任,二是面临的宇宙孤寂的恐怖感。宇宙中有几亿个恒星,而我们人类只是一颗不起眼行星上小小的爬行物,我们是无助的,还是宿命的面对浩瀚的星空,孤寂埃罗素说:“在显明的希望与恐惧之前而不能确定,是会使人痛苦的;可是如果在没有令人慰藉的神话故事的陪伴下,我们仍然希望活下去的话,我们必须忍受这种不确定性。”罗素认为忘却问题以及声称已经找到了确凿答案都是无益的,如果我们忘记了我们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我们会对许多重要的东西麻木不仁;而神学的武断,说我们对无知而具有知识,则会产生对宇宙的狂傲感。个人觉得无神论的狂傲是无知,神学家的狂傲则是误知。   我们再回到罗素这篇绪论的开头,来谈谈哲学的特征。罗素说,“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就科学这个词最广泛的意义而言。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同时存在,这是一个问题,但也确实如此。心灵往哪里走,不是你的嘴巴能指挥,只有你的心灵才真切地知道,烙印,烙印,还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烙印问题。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介

哲学这个词来自希腊语 philo(爱)和sophia(智慧),因此字面定义为“对智慧的爱”。更广泛地理解,它是对人类生存最基本和最深刻问题的研究。哲学学校的发展经常是为了回应宗教在提供基本问题的答案方面的某些被认为的失败。

哲学最初在何时何地开始发展的话题仍然存在争议,但最简单的答案是它会开始——在遥远的过去的任何地方——第一次有人问他们为什么出生,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他们应该如何理解他们的生活。哲学一词可能适用于形式化的世俗或宗教思想体系、个人建构或对正确态度和行为的共同理解,但在每种情况下,该体系的目的都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人们认为哲学体系首先在东方发展起来,工作大纲从美索不达米亚到罗马一直延续到现在:

埃及c. 公元前 4000 年:神明和来世的描绘出现在墓墙上

美索不达米亚 c. 公元前 2150 年:吉尔伽美什史诗哲学叙事的书面形式

印度C. 1500 - c。公元前500年:吠陀时期

波斯由 c. 公元前1500年:琐罗亚斯德教的发展

中国C. 公元前 1046-256 年:周朝

希腊C. 公元前 585-322 年:米利都的泰勒斯到斯塔吉拉的亚里士多德去世的时间

罗马 C. 公元前 155 年以后:从斯多葛主义传入罗马开始。

中世纪(约公元 476-1500 年)的欧洲哲学体系将继续存在,主要侧重于基督教教义,并将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进一步发展。在东方,公元 7 世纪之后的伊斯兰学者以及其他信仰的学者继续发展自己的体系。哲学流派一直沿着同样的轨迹一直延续到现代,因为人们继续像他们的古代祖先一样提出同样的基本问题,并努力发展思考系统来回答这些问题。

历史概览

当宗教无法完全回答人们的问题或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人们就会转向哲学。

哲学体系可以独立发展,但通常是对宗教的回应;当宗教不能完全回答人们的问题或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人们就会转向哲学。人们的生存问题传统上是通过宗教系统的发展来回答的,宗教系统向他们保证了超自然实体(神灵、神灵、已故的祖先)的存在,他们创造了他们、照顾他们并监督他们。这些信仰结构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被制度化,努力形成对一个人在世界上的位置的有凝聚力的文化理解,以及为响应这种理解而发展起来的哲学,要么试图更清楚地解释它,要么用新的范式取而代之。

虽然无法确定,但哲学似乎很可能在公元前 3 世纪就已在埃及确立。公元前 4000 年,关于众神和芦苇地来世的日期描绘首次出现在墓墙上。它在美索不达米亚发展起来,早在《吉尔伽美什史诗》致力于在公元前 3世纪之间写作之前的某个时间。公元前 2150-1400 年。在印度,哲学是在公元前 4 世纪之间的吠陀时期发展起来的。1500 - c。公元前 500 年与奥义书。大约在同一时间,琐罗亚斯德(公元前 1500-1000 年)正在古代波斯发展他的哲学视野,而在中国,哲学首先致力于写作是在周朝时期王朝(公元前 1046-256 年),后来发展于春秋时期(公元前 772-476 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 481-221 年)与百家学派相关的时期。

西方的哲学始于米利都的泰勒斯(公元前 585 年)的爱奥尼亚希腊殖民地小亚细亚,他们启发了后来被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作家,他们的思想随后会影响柏拉图的标志性作品(l. 428 /427-348/347 BCE) 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 Stagira (l. 384-322 BCE) 形成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公元前155年抵达巴比伦的第欧根尼(公元前230-公元前140年)城后,从希腊发展而来的罗马哲学,是雅典学派的斯多葛派哲学家,由西提乌姆的芝诺创立(lc 336-265 BCE) 其系统受到苏格拉底的启发。斯多葛主义后来成为罗马最流行的哲学体系,并为后来出现的基督教哲学体系提供信息。

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哲学

最早的哲学体系似乎是在埃及发展起来的,作为对死后天堂的宗教愿景的回应,被称为芦苇地,这是一个人在地球上生活的镜像,在那里,被称义的死者的灵魂将永远活着。似乎激发了埃及哲学灵感的问题是,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能确保在这个天堂中占有一席之地。回答这个问题的证据来自墓葬画 c。公元前 4000 年,指导人们了解他们来自何处、他们为何存在以及如何过上好日子和获得天堂。

埃及哲学发展了ma'at(和谐与平衡)的概念,作为一个人可以过上最好的生活并确保天堂的核心价值,然后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灵魂的各个方面,不朽的概念,轮回,和神的本性。

在美索不达米亚,人们认为自己是众神的同工。就像在埃及一样,众神创造了人类,人类欠他们一份感激之情,这是通过崇拜和适当的行为来偿还的。与其他古老的宗教系统保持一致,美索不达米亚人将他们的神理解为在交换条件(“这个为那个”)的基础上运作,只要个人认为协议得到尊重,这种方式就会运作良好,但当它似乎失败时,人们自然会质疑其有效性,而这种存在危机激发了哲学探究。

这种情况在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得到了说明,其中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失去了他最好的朋友恩奇都,并开始寻求逃避不可避免的死亡。他的故事被解释为哲学发展的寓言,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吉尔伽美什质疑他与众神的关系,直到恩奇都去世,这需要他的宗教信仰无法提供的答案。

印度哲学

在印度,哲学以奥义书(最早的书面文字约公元前 800-500 年)的形式发展,以回应吠陀经,即印度教的经典(对追随者称为Sanatan Dharma,“永恒秩序” )。所述吠陀被理解为宇宙的放射物,神的字面词语,和奥义书的组成为阐明和解释该消息的各方面。

公元前 600 年左右,该地区的社会和宗教改革运动导致了其他拒绝正统印度教的哲学体系的发展。这些措施包括唯物主义学校顺世论,系统(C 600 BCE)。耆那教(通过制定大雄/ Vardhamana,并且,LC 599-527 BCE)佛(由创办悉达多释迦牟尼的佛,LC 563 - C 483 BCE )。耆那教和佛教虽然后来都有宗教层面,但它们原本是哲学思想流派,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时亚洲没有“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区别,现在也不存在。

波斯哲学

几乎可以肯定,波斯哲学在公元前之前就已经发展起来了。公元前 1500 年,如Avesta(琐罗亚斯德教经文)所证明,该经文借鉴了多神教早期伊朗宗教的概念。琐罗亚斯德设想了一个新的宗教范式,即宇宙的创造者和维护者阿胡拉·马兹达,他的超自然对手是黑暗和混乱之王安格拉·迈尤(也称为阿里曼)。

然而,琐罗亚斯德的构造没有回答的问题是世界上邪恶和苦难的源头,因为阿里曼被理解为受造物,而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在他身上没有邪恶,是所有创造物的源头。这个问题促进了佐尔文主义哲学学派的发展,在阿契美尼德帝国晚期(公元前 550-330 年)的某个时候,该学派声称无限时间之神佐尔文创造了阿胡拉·马兹达和阿里曼,这两个兄弟神被锁定一场永恒的斗争,人类别无选择,只能站在一边。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行使自由意志,决定将自己献身于善或恶的事业。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最初是对社会混乱以及宗教信仰未能解释世界并让人们相信神的计划的回应。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周朝衰落的大乱时期,中国哲学就是在这种混乱中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的早期文本被认为是在周朝撰写的,后来由圣人孔子(公元前 551-479 年)发展起来。儒家是其中很多在这段时间被称为思想的诸子百家,并包括许多其他包括发达国家只有一个信念,结构道教(公元前500年由老子Ç成立)和法家(由创办汉子·五蠹LC 280-233公元前)。

这些学校,以及其他许多学校,彼此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但都是在混乱时期建立秩序的尝试。由于不同国家的君主为了至高无上而相互争斗,传统上认为天(天)是通过使君主统治合法化的授权来维持秩序的传统理解不再能够维持。那么,中国哲学最初是对社会混乱以及宗教信仰未能解释世界和使人们确信神的计划的回应。

希腊哲学

希腊哲学始于公元前 6 世纪,由米利都的泰勒斯以“宇宙的基本'物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开始。(古代哲学,8)。泰勒斯的调查似乎是反常的,因为他那个时代的宗教信仰似乎已经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古希腊宗教认为众神创造了世界和人类,与当时的其他世界宗教一样,质疑这一基本前提既不受欢迎也不鼓励。泰勒斯似乎通过从不否认神的存在来避免与宗教权威的问题,但这并不能解释他最初的冲动。学者认为,由于他在巴比伦学习,他很可能借鉴了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哲学来制定自己的哲学。

泰勒斯建立了米利都学派,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哲学流派,其次是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 610 年 - 公元前 546 年)和阿那克西美尼(公元前 546 年),他们拒绝了泰勒斯关于第一因是水的主张,并建议他们自己的。哲学思想随后通过其他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努力发展,最终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达到顶峰。后来的思想家,特别是普罗提诺(Lc 202-274 CE),将进一步发展这些概念,以建立西方哲学的基础。

哲学分支

现代哲学的兴趣领域同样适用于东方和西方,但它们的名称是由希腊人开发的。虽然各个学校可能会将一些分成几个小节,但研究的分支是:

形而上学——存在的研究,以亚里士多德在该主题上的工作命名。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形而上学”一词远非亚里士多德时代用来表示哲学或宗教研究的明确术语,而是由亚里士多德的编辑将其置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物理学”之后,将其命名为有关该主题的书。在希腊语中,meta 的意思是“之后”,标题最初只是为了澄清一个作品在第一个之后。不管怎样,这个词后来被用于研究最初的原因、存在的潜在形式,以及关于时间的意义甚至“意义”的意义的定义。

认识论- 知识研究(来自希腊语认识、知识和逻各斯、词)。认识论问一个人如何知道自己知道什么,“知识”究竟是什么,如何定义它,以及如何知道一个人定义一个词的意义将是另一个人将理解的意义。认识论问题似乎与古人无关,直到希腊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和柏拉图之后的哲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Ethics – The Study of Behavior/Action (来自希腊语ta ethika , on character),一个由亚里士多德在他的Nichomacean Ethics 中普及的术语,他为他的儿子尼可马科斯写的,作为生活的指南。伦理与道德有关,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以及在什么基础上做出决定。从美索不达米亚开始,伦理是所有古代哲学的核心关注点,它试图确定人们的最佳生活方式,不仅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而且是为了更广泛社区的利益,最后,根据人民的意愿。神。

关于一个人应该如何最好地与邻居一起生活以及对社区有什么好处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政治——治理研究(来自希腊语polis , city 和politikos,意思是“与城市有关的事情”)。然而,政治不仅仅是关心管理政府,还与如何成为一个好公民和邻居以及一个人应该为自己的社区做出什么贡献有关。这个分支和所有其他分支一样,首先在西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得到了明确的研究和普及,但关于一个人应该如何最好地与邻居共处以及对社区有什么好处的问题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埃及、波斯文和印度文。

美学– 艺术研究(来自希腊语aistetikos,sense/ sentience,或aisthanomai,感知或感觉)。美学关注对美的研究、对美的感知、文化甚至自然,提出一个基本问题:“是什么让美丽或有意义的东西变得‘美丽’或‘有意义’?” 无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给予解答这个问题,试图客观地规范什么是“美”而著名的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LC 485-415 BCE)认为,如果一个人相信的东西是“美丽”,那么它是美丽的,而且所有的判断是并且必须是主观的,因为任何体验都与体验它的人有关。

这些分支直到希腊人时代才以这种方式定义,但他们提出和寻求解决的问题由近东、南亚和整个古代世界的人民提出。

结论

柏拉图将他的哲学愿景归功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他自己什么也没写。几乎所有关于苏格拉底生平和教导的知识都来自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另一个学生色诺芬(公元前 430 年 - 公元前 354 年)。柏拉图的著作是否准确地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教义是未知的,也永远不会为人所知,但学者们普遍认为,或多或少是这样,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基础人物。公元前 399 年他殉道后,他的追随者建立了自己的学校,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被复制并传播到整个地中海。Citium 的 Zeno 获得了一份色诺芬的大事记,他将继续在雅典基于苏格拉底的愿景。

斯多葛主义将通过巴比伦的哲学家第欧根尼( Diogenes) 传播到罗马,并影响最著名的斯多葛哲学家爱比克泰德( Epictetus)(公元 50 年 - 公元 130 年)的思想,他的著作将斯多葛主义确立为古罗马最受欢迎的哲学,甚至通知马可·奥勒留( Marcus Aurelius)(公元 161-180 年)统治的要点。斯多葛主义声称有一种自然力量(逻各斯)是第一因并维持宇宙,这将有助于使徒圣保罗(公元 5-64 年)的哲学概念,形成他对基督教的看法,为书信提供信息和基督教新约福音。

哲学继续与宗教携手发展,从中世纪一直延续到今天。中世纪哲学试图在西方根据犹太教和基督教信仰体系解释世界,在东方根据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观点来解释世界。今天,当这些权威未能充分满足人民更高的需求时,哲学流派和运动继续发展以响应任何领域的宗教信仰、公认的知识或传统理解。


《西方哲学史》笔记

亚里士多德:惊异和闲暇 还有希腊人的思辨性格,这种思辨性格的产生主要由于: 第一阶段:自然哲学的创立和形而上学萌发的阶段。 核心问题:万物的本源问题 第二阶段:罗格斯的基础上从自然哲学走向形而上学的阶段 核心问题:“存在”和“一”的问题 第三阶段:希腊形而上学的衰落并专注于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阶段 核心问题:人如果能达到“不动心”的幸福境界 生平 出生在萨摩斯岛,早期就学于泰勒斯和阿纳克西曼德。40岁由于与萨摩斯主有矛盾而移居南意大利的克罗顿城邦。 提出的一些观点: 数本源说 万物的本源是数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数量关系。 数作为万物的本原,已经超越了米利都学派的感性物质意义上的开端,具有了抽象原则的含义。在认识论上开创了一条理性主义的思路。 数是决定事物性质的比例或抽象的原则,十对基本的对立范畴: 有定形和无定形、奇数和偶数、一与多、右与左、阳与阴、静与动、直与曲、明与暗、善与恶、正方与长方。前一项都优于后一项。 1-灵魂 2-意见 4、9 -正义 5-婚姻 8-友谊和爱情 10-完满 意义 1.除了从感性上升到抽象原则,还抛弃了无定形,第一次建立起一种有定形的最高原则。 身份:是王位的继承人 性格: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极端的精英主义者 死因:万年离群索居,吃树皮和草根得水肿病而死 火本源说 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火死则气生,气死则水生。 “一定分寸”在无定形的原则中加入了有定形的原则。这个分寸就是逻各斯。 逻各斯 客观含义:规律或秩序 主观含义:理性和智慧 原意是华语,引申出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 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不仅是量的规定性,更是质的必然性。 逻各斯不是外加于火的,而是火本身固有的尺度。 辩证法的奠基人 第一,一切事物均处在普遍的运动变化与相互转化之中。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第二,运动变化的根源是对立面的冲突。 第三,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 可拉地鲁推向极端: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甚至拒绝用语言来表达事物。

罗素对康德的评价为什么与众不同

康德被公认为近代哲学家中最伟大的一位。康德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人们认为康德是一位在近代哲学中占有特殊地位的哲学家。这种特殊地位在于:康德是一位“继往开来”的哲学家,康德哲学好像一个蓄水池,康德以前的哲学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是从康德这里流出的。对于康德哲学的这评价,至今依然是哲学界的主流观点。但是,罗素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传统主流观点的不认同。本文试图就此问题做一点探讨。一、罗素不同意哲学界对康德的评价罗素在其名著《西方哲学史》下卷第二十章第二节《康德哲学大意》开明宗义地指出:“伊曼怒尔·康德,一般认为是近代哲学家当中最伟大的。我个人不能同意这种评价,但是若不承认他非常重要,也可说是愚蠢无知。”(《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第247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通过上述这段简短的话,我们可以获知三个信息:第一,一般认为康德是近代哲学家当中最伟大的;第二,罗素不同意这种评价,即不承认康德是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第三,康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家。对此,我们想知道的是:关于康德哲学,罗素为什么持有与哲学界公认看法不一致的观点呢?关于这一点,哲学界的流行看法是,罗素作为一个英国人,虽然是现代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但其哲学的本质仍然属于英国经验主义的传统,因此他对大陆理性主义哲学持有一种天然的偏见。我认为这种说法很难成立。在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他对近代理性派哲学家,如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人的评价,明显高于其对经验主义哲学家,如培根、休谟、贝克莱等人的评价,只有洛克是个例外。对于所有在罗素看来非常重要的近代哲学家,在《西方哲学史》中,每位哲学家占有一章的篇幅,如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培根、贝克莱、休谟、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叔本华、尼采等,但对于近代哲学家,他唯一例外地用了三章的篇幅来介绍洛克哲学。关于这一点,他在《西方哲学史》的《美国版序言》中曾经明确指出:“就我来说,我认为斯宾诺莎是比洛克更伟大的哲学家,但是他的影响却小得多;因此我处理他就比处理洛克简略得多。”(同上书,第5页)。很显然,罗素之所以给洛克三章的篇幅,而只给斯宾诺莎一章的篇幅,并不是罗素认为洛克比斯宾诺莎更伟大,而是洛克的哲学比斯宾诺莎的哲学对后世的影响更大。“伟大”和“影响大”可以是一回事,但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


罗素对康德的评价为什么与众不同

康德被公认为近代哲学家中最伟大的一位。康德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人们认为康德是一位在近代哲学中占有特殊地位的哲学家。这种特殊地位在于:康德是一位“继往开来”的哲学家,康德哲学好像一个蓄水池,康德以前的哲学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是从康德这里流出的。对于康德哲学的这评价,至今依然是哲学界的主流观点。但是,罗素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传统主流观点的不认同。本文试图就此问题做一点探讨。
一、罗素不同意哲学界对康德的评价
罗素在其名著《西方哲学史》下卷第二十章第二节《康德哲学大意》开明宗义地指出:“伊曼怒尔·康德,一般认为是近代哲学家当中最伟大的。我个人不能同意这种评价,但是若不承认他非常重要,也可说是愚蠢无知。”(《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第247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通过上述这段简短的话,我们可以获知三个信息:第一,一般认为康德是近代哲学家当中最伟大的;第二,罗素不同意这种评价,即不承认康德是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第三,康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家。对此,我们想知道的是:关于康德哲学,罗素为什么持有与哲学界公认看法不一致的观点呢?关于这一点,哲学界的流行看法是,罗素作为一个英国人,虽然是现代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但其哲学的本质仍然属于英国经验主义的传统,因此他对大陆理性主义哲学持有一种天然的偏见。我认为这种说法很难成立。
在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他对近代理性派哲学家,如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人的评价,明显高于其对经验主义哲学家,如培根、休谟、贝克莱等人的评价,只有洛克是个例外。对于所有在罗素看来非常重要的近代哲学家,在《西方哲学史》中,每位哲学家占有一章的篇幅,如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培根、贝克莱、休谟、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叔本华、尼采等,但对于近代哲学家,他唯一例外地用了三章的篇幅来介绍洛克哲学。关于这一点,他在《西方哲学史》的《美国版序言》中曾经明确指出:“就我来说,我认为斯宾诺莎是比洛克更伟大的哲学家,但是他的影响却小得多;因此我处理他就比处理洛克简略得多。”(同上书,第5页)。很显然,罗素之所以给洛克三章的篇幅,而只给斯宾诺莎一章的篇幅,并不是罗素认为洛克比斯宾诺莎更伟大,而是洛克的哲学比斯宾诺莎的哲学对后世的影响更大。“伟大”和“影响大”可以是一回事,但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