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陈翰章将军

陈翰章的后人纪念

日军杀害陈翰章将军后,派人做了一副棺木,棺椁是洋铁皮做的。将没有头颅的将军遗体送回了半截河屯。遗体运回后,乡亲为将军建了一座墓,将将军的遗体葬在墓中。 1946年,陈翰章的头颅辗转到哈尔滨市,并在哈尔滨烈士陵园保存。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党派人找到了陈翰章的遗首,安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1955年又安葬于哈尔滨烈士陵园。敦化人为了纪念陈翰章,将他的出生地命名为翰章乡,当地中学也命名为翰章中学,还在陈翰章墓地和市区建起多座纪念碑。杨明谷老人提起陈翰章将军不禁潸然泪下。他指出:“将军为国捐躯已经70多年了,至今却仍然身首葬在两处,这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也让敦化人在感情上无法接受。敦化人希望能在陈翰章将军诞辰100周年之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把将军的遗首请回敦化,身首合葬一处,重建将军墓。” 为弘扬英烈精神,2011年7月初,敦化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积极开展庆祝陈翰章将军百年诞辰系列活动,重建陈翰章陵园。7月21日,敦化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哈尔滨革命烈士陵园,商谈恭请陈翰章头颅回家乡安葬事宜。8月1日,翰章乡政府、翰章乡中学、翰章村党支部以及陈翰章将军亲属等80多人远赴哈尔滨革命烈士陵园祭扫陈翰章将军墓,代表英雄故乡1.3万群众表达了将军遗首早回故里安葬的愿望。2012年,陈翰章烈士陵园改扩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13年6月13日,烈士陵园举行“身首合葬”仪式。2013年4月10日早,陈翰章外甥鄢成、外甥女鄢春艳和来自敦化市的迎请队伍从敦化市出发前往哈尔滨。11日9时,在哈尔滨烈士陵园举行了陈翰章将军遗首交接仪式。 2013年4月11日下午,迎请车队到达敦化市卧龙山公墓。陈翰章遗首将被暂时保存在敦化市卧龙山公墓,待陈翰章将军烈士陵园完工后,再正式进行身首合葬。 2013年6月14日,是陈翰章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6月13日,“陈翰章将军身首合葬暨公祭仪式”在吉林敦化陈翰章烈士陵园举行,让抗联名将陈翰章得以在百年诞辰之际在家乡的土地上安眠。此后,陵园将对外开放,供人瞻仰烈士英灵。

读抗日英雄陈翰章有感。

让我感动的抗日英雄——陈翰章 我的家乡是吉林省敦化市,在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山城里,有一名英雄出生于此,他就是抗日英雄陈翰章将军。
“为了祖国,我要用我手中的和我的鲜血以及生命,赶走强盗,消灭敌人。” 这是陈翰章将军的豪言壮语,也是他一生的写照。陈翰章本来是一名书生,他原想用自己的知识来报效祖国,然而日本人的暴行让其看清了:只有拿起才能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于是他参加了抗日队伍,由于他的才华出众很快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他指挥部队不断打击敌人,消来了无数敌人,敌人以各种优厚的条件来收买陈翰章,阴谋没有得惩后便将他的老父亲与妻子抓来当人质,陈翰章是出了名的孝子,但为了民族的利益他没有低头,他坚决地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决心抗日到底,为了抗日,就是全家人都被日本人杀了,我也决不回去当一大亡国奴。1940年12月8日,陈翰章将军在宁安县遭到日军的千余人围攻。为了掩护战士突围,他坚守阵地,身中数弹,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7岁。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读着先人的事迹一次次地将我感动。我们生活在这二十一世纪里,科技突飞猛进,社会日新月异,所以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不负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牺牲的英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不比学习比吃穿,我真为他们脸红。英雄们流着血用宝贵的生命而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不去想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为他人服务,而还一味地攀比,这难道不是对英雄的一种亵渎吗?陈翰章将军的大无畏革命意志,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陈翰章将军的故事。

陈翰章是东北抗联一路军智勇双全的高级将领,1913年生,敦化县人。“我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人才,改造国家,使他独立富强。但是帝国主义却不让我们这样做,想把我们变成他们的附属国!”“同学们,假如我的理想因为被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打破的话,我将毫不可惜。为了祖国,我一定投笔从戎,用我手中的枪和我的鲜血、生命来赶走敌人!”这是1930年12月一个初中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发出的豪迈誓言。10年后,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誓言。1940年4月,陈翰章腿部受伤,没有消炎药,伤口发炎化脓,他用一根小木棍把布条捅进伤口里,咬着牙来回拉动布条,把烂肉和脓血全部清理出来。伤好之后继续战斗。日军在频繁军事“讨伐”的同时,不断对抗联和陈翰章进行政治诱降,但一次次遭到可耻的失败。1940年12月,天寒地冻,大雪封山,在一次战斗中,由于叛徒的出卖,陈翰章和战友们陷入敌人重重包围中。面对敌人“陈翰章,投降吧!给你大官做!”的喊叫,陈翰章用“死也不当亡国奴!”和复仇的子弹回答敌人。战至最后,他的右手和胸部都负伤,扑倒在雪地上。在血泊中,他顽强地靠着一颗大松树坐了起来,准备用左手射击。敌人夺去了他手中的枪,用短刀在他的脸上乱刺,并剜出了他的双眼。陈翰章鲜血流尽,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陈翰章倒在血泊中,英勇牺牲,年仅27岁。至今,东北仍流传着这样的民歌:镜泊湖水清亮亮。一棵青松立湖旁,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 陈翰章将军墓陈翰章少年聪慧,被称为“小才子”,在敦化敖东中学读书时,曾主编校刊《敖中》。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告别新婚妻子,投笔从戎,加入中国国民救国军。在周保中的培养教育下,陈翰章1932年入党,先后担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一师政治部主任、抗联二军五师师长、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等职。他敢打硬仗,更善于打巧仗,并担当起保持一路军和二路军联络的任务。先后取得攻打宁安陡沟子车站和“集团部落”、袭击镜泊湖水电站、攻打额穆县城等多次战斗的胜利。在攻打安图县大沙河镇时,他采取“围城打援”战法,共毙伤俘敌500多人。在额穆小青顶子战斗中,他“火烧芦苇塘”歼灭日伪军70余人。1937年7月,在中共吉东省委的领导下,陈翰章率领抗联第二军第五师与第四军、五军等部开始西征。他率部西征途经镜泊湖北湖头时,突袭了守卫水电站工地的日本守备队,焚烧了工程事务所,解救了大批中国劳工,致使日本侵略者苦心经营多年的水电站,仅开工半年就遭到严重破坏而停工。敌人用5000元重金悬赏缉拿陈翰章。不久,第二军第四师、五师合编组成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陈翰章任方面军指挥。1937年8月,他率部在安图县大沙河实行“围城打援”。经过4天战斗,共毙伤俘敌500多人,缴获机枪7挺、步枪300余支。同年9月24日,他率部截击军松岛“讨伐队”,全歼包括日军少将部队长松岛在内的1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6挺,小炮1门,长短枪150多支,子弹70余箱,还有一批食品和军用物资。陈翰章作战有勇有谋。1940年,陈翰章率部队从蛟河向敦化作战,当部队行至敦化黑石岭东侧一座江桥时发现有日军埋伏,陈翰章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成小股分批渡桥,日军以为是大部队的前方尖兵,没有攻击,等想明白过来时,部队半数已成功渡桥。接着渡桥部队与未渡桥的部队从两翼对设伏的日军进行夹击,成功击溃了日军。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进入最艰苦的时期,杨靖宇总司令及第一方面军指挥曹亚范先后殉国。为了牵制敌人,陈翰章指挥部队继续在敦化、宁安一线战斗,经过几次战斗,陈翰章身边只剩下10多名战士。12月8日,由于叛徒告密,敌人将陈翰章所部的驻地湾沟村包围。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陈翰章率领十几名战士与敌人激战两个多小时,连续打退敌人四五次冲锋。“陈翰章,投降吧!给你大官做!”敌人以高官厚禄劝他投降,“我死也不当亡国奴!”陈翰章用子弹回答敌人。战斗到最后,他的右手和胸部都负伤,扑倒在雪地上。他又顽强地靠着一棵大松树坐了起来,准备用左手射击。敌人冲上前去夺去了他手中的枪,他仍痛骂敌人,敌人用刺刀剜出了他的双眼。陈翰章鲜血流尽,英勇牺牲,年仅27岁。残暴的敌人割下他的头颅,送到伪满首都新京(长春)邀功请赏。他的遗体躯干被运回敦化,1940年12月底安葬在他家乡附近的山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