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下册

  【2017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下册)】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窥测(kuī) 脑壳(ké) 茶几(jǐ) 岑寂(cén)   B.蕴藉(jì) 下乘(chéng) 尺牍(dú) 穷形尽相(xiàng)   C.谥号(shì) 模范(mó) 赊账(shē) 蹙眉(cù)   D.愧怍(zuò) 自诩(yǔ) 冠冕(guān) 譬如(p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装璜 倒计时 拾人牙慧 黔驴计穷   B.脉膊 照像机 招聘启示 自作自受   C.赡养 钓鱼竿 意气用事 沧海一粟   D.提词 明信片 纷至踏来 姹紫嫣红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 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参加晚宴的客人除了瑞典的王室成员、政府要员、诺贝尔奖得主所在国的大使及夫人外,还有诺贝尔基金会邀请的重要客人也会参加。   C.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D.继摘得200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后,同里古镇保护工程又荣获2012年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的全球良好范例称号。[来源:学+科+网]   4.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 ▲ !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 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 ▲ ,我必须干 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   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 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 ▲ ,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   A.出人意料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   B.咄咄怪事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   C.咄咄怪事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   D.出人意料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 (3分)   A.你和我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作珍贵的“文物”惠存着。   B.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C.你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   D.我的一首小诗在《星星》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   6.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比喻)   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反问)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 拟人)   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夸张)   7.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①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 ② ,上面镌刻者“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 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B. 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C. 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D. 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二、文言文阅读(36分)   (一)、课内文言文(19分)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以资政殿学士行 以其无礼于晋   B. 蓼洲周公之被逮 独五人之皦皦   C.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不如因善遇之   D.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9.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C. 颜色不少变 D. 然而隐忍以行   10.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若属皆且为所虏。   A.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 夫晋,何厌之有。   C. 不能容于远近。 D. 斯固百世之遇也。[来源:Zxxk.Com]   1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 三句的一项是(  ) (3分)   A.去今之墓而葬焉  B.缇骑按剑而前   C.亦以明死生之大 D.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12.翻译下列语句。(7分)   (1)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3分)   (2)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4分)   (二)、课外文言文(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牡丹说   【清】袁枚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资。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 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韡:繁盛,音wěi。   13.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蕊丛丛以 百数 数:计算   B. 宜黜汝旧 黜:除掉   C. 性果而识暗也 暗:隐蔽   D. 请具砚削牍 具:准备   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怒而移之山 不自怒而怒花   B. 牡丹之来也 均之二策   C. 记之以自警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D. 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吾其还也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中的主人重金买来牡丹,对其倍加珍视,引以为傲,可花开后却大失所望,于是怒而迁之。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所以又把它移回了原处。   C. 文中的主人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仅凭一己喜怒决定花的命运,这是新花旧花枯死的根本原因。   D. 善相花者明白,花各有其适合的生长环境,如果移植要选择适宜的季节,这样它才能更好地生长。   1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揭示的哲理。(限20字以内)(2分)   17.翻译文言文中划线句子。   (1)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3分)   (2)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3分)   三、诗歌鉴赏。(10分)   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宋】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2分)   (2)“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3)“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渡扬子江》)   (2)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曷故哉?(张浦《五人墓碑记》)   (3)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浦《五人墓碑记》)   (4)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不念居安思危, ,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3题。   父亲的隔年花   仲达明   母亲的离世,让他变得沉默寡言。   回到教室,他周围的气氛一落千丈。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甚至,他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大吵大闹。课堂上,他除了睡觉就是打盹。老师关心地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就面条一样地耷拉着头站着,不说会,也不说不会。有一次课间,因为同桌和别人大声讨论问题,他红着眼站起来要和同桌打架,理由是打扰了他趴在桌子上睡觉。   班主任带着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两个人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一节课下课,彼此什么话也不说。到另一节课上到一半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趴在班主任的肩膀上,一直哭到下课。[来源:学_科_网]   好多天,他的眼泪一直窝在心里。在家里,看到原本滴酒不沾的父亲每天喝得酩酊大醉,看到从不抽烟的父亲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好几次,他都差一点和父亲发生冲突。夜晚,他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知道,这个残缺的家,也许再也没有以前的温暖了,而他,必将从这里走出去,走出这个曾经给他无限幸福如今却又给他无尽痛苦的家园。   离家的前一天,父亲拿出母亲在世时准备春天播种的那半盆花种,放到夕阳下的磨盘上散潮,然后又一个人出去找酒喝了。他气极了。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之后,他收拾收拾行李,回学校去了。   两个星期以后,当班主任陪他再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家门。邻居把他父亲留下的几百元钱塞到他的手里,告诉他,父亲种下一亩多地的花种,竟没有发出一个芽,一气之下,出去打工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在班主任的照顾下,他情绪好多了。放假前的一天,窗口的同学告诉他有人找他,出去一看,竟是几个月不见的父亲。那一刻,他想告诉父亲所有的真相,但在父亲面前,他却说不出半句话。父亲只是用力地搂着他①。   寒假,他和父亲聊起外出的原因,父亲再次提到那些没有发芽的种子。他安慰道,也许那些种子太过悲伤了,要等悲伤消尽才能长出芽来。   父亲“嘿嘿”地笑了一阵②,说也许是吧。人也一样,你看前一阵子我不是又喝酒又抽烟嘛。   春节过后,他说服父亲,不要出去打工,和邻居们一起种花,这两年花的行情看好。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   父亲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动那块没有发芽的田地。   几场春雨过后,那块空了一年的地上,竟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父亲在一个雨天,挽着裤管,披一件白色塑料雨衣,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到学校里找到儿子,欣喜地告诉他,那块地,终于发芽了。   他看着激动不已的父亲说,那是隔年花。   父亲根本不知道那块地里种子隔年发芽的原因。他在绝望的时候,把父亲准备第二天用来种的种子在锅里炒到半熟;第二年春天,又新买了一些花种,洒到那荒了一年的土地里。   他 在一篇作文里说,自己就是一朵隔年花。作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为他的作文打了最高分。因为,一朵隔年花盛开,一定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天。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20.小说中的班主任是一位富有智慧的老师,请简要分析。(4分)   21.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情感和心理?(6分)   ①   ②   22.“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这段叙述在小说情节的展开中有什么作用?(4分)   23.试探究小说以“父亲的隔年花”为题的深意。(6分)   六.名著阅读。(5分)   24.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老舍的《 茶馆》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B.《茶馆》用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三个主要人物贯穿全剧,结尾三个人撒纸钱“祭奠自己”,既是对各自凄凉悲惨身世的感叹,也象征为旧社会送终。   C.葛朗台既是资产阶级吝啬鬼,又是一个基督徒,所以他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尸‘幸福只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   D.《欧也妮•葛朗台》中,查理启程去印度前,欧也妮把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他作盘缠,查理回赠给她一个母亲留给他的镶金首饰盒,他们私订了终身。   E.欧也妮的生日聚会上,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为争夺欧也妮这位庞大家产的继承人各怀鬼胎,精明的葛朗台想着利用他们的企图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很多事情发生在一瞬间,有的蕴涵着人生的真善美,有的却践踏着道德良知;引发感悟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对一个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甚至一生。有时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请以“瞬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注意写出个性特色来,800字左右。[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 C (茶几(jī)蕴藉(jiè)自诩(xǔ))   2. C (A 黔驴技穷;B 脉搏 招聘启事;C题词 纷至沓来 )   3. D (A搭配不当,“担任……岗位”属于搭配不当, B句式杂糅,C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   4.C (咄咄怪事:不可思议而使人惊讶的事。咄咄,表示惊诧或感叹。符合文意。出人意料: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与上文文意不符,语气也不协调。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无所作为、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酒囊饭袋:比喻无能的人。前者侧重指人没有灵魂,后者侧重指人没有能力。根据语境,应选用前者。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前者侧重指人的精神状态,后者侧重指人的体态。根据语境,应选用前者。   5.D ( ABC均是敬辞,只用于别人对自己。)   6.A   7. D(应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的角度去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35分)   (一)、课内文言文(18分)[来源:Z|xx|k.Com]   8. B   9. D   10. C   11.C项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表明。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A.修墓;B.上前;D.用棺材收殓。   12.(1)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如此,我凭什么会这样?   (2)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我朝主持国事 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会”“当国者”“一行”“纾”)   13.C(暗,缺乏,短浅)   14.C(A表修饰;表转折,却。B助词,主谓之间;这。C来。D表猜测,大概;表商量语气,还是)   15.B(B"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与文章不符。原文是"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新牡丹一开花,主人就感觉还是原有的好,不是它死后才知道的)   16.事物各有其本性,我们应顺其自然。   17.(1)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大大不如原先的那几株牡丹。(一句一分)   (2)来访的客人埋怨主人道:“您没见过善于种花的人吗?”(“过”“尤”“相”)   【参考译文】   冬天,山中有位老翁挑了一株牡丹,(牡丹)有一人多高,枝条繁茂,花苞蔟簇数以百计。主人对它另眼相看,出高价买了下来。怕栽在别处与这株牡丹不相称,庭院中原有几株牡丹,特地移到别处,把地方让出来。上面用锦帐遮盖,晚上点上烛火,客人来了,(主人)常指着它感到自豪。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大大不如原先的那几株牡丹。于是主人愤愤地将它移到山上,再移到墙边,牡丹很快枯死了。主人感到对不起原有的那几株牡丹,并且嫌庭院太空,便将原来的牡丹移回原处,没过几天,也枯死了。   来访的客人埋怨主人道:“您没见过善于种花的人吗?适宜在山上长的就种在山上,适宜在庭院中长的就栽在庭院,如果迁移它,应该在冬天而不是春天。所以人和花常能两全其美。您既然根据外貌认为那些牡丹是良种,一见不如原来想的那样,立即粗暴地摧残损害他们,移栽不按时节,牡丹花含冤而死理所当然。天底下荆棘、藜刺之类的东西比牡丹低下百倍,您没有办法因为生气而统统把它们迁走。牡丹来时,并不曾自己说:‘应该看重我的身价,应该把我栽在庭院中,应铲除你原有的旧花,(把地方)让给我这新来的。’一个月中,忽而珍视它,忽而贬抑它,都是您一个人所为。不怪自己却怪花,这就错了!庭中旧有的牡丹花,未必一定名贵,你仍然把它们移回原处,以为它们比新买的好。(如果当初)新的牡丹虽然买来,旧的牡丹先不移走,比较它们开的花哪个更好,然后再移栽,就都不会死掉了。您急急忙忙,既不懂生物的习性,又不知道土壤是否适宜,高兴了就抬举它,生气了就摧残它,主人如此喜怒无常,花的命也就送掉了。那么,您的毛病在于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性情专断而缺乏见识,自以为是而不和人商量。以后您的庭院中,大概不会有花木了。”   主人听了无以对答,于是准备下笔墨纸砚,记下这件事情作为自己的警戒。   三、诗歌鉴赏。(10分)   18.(1) 阳关指的是“阳关曲”(“阳关三叠”或“渭城曲”)。(1分)因为“阳关曲”表达的离愁加重了词人此刻的离愁,愁上加愁。(1分)   (2) 比喻。(1分)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一 半给我,(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难以言状的离愁。(2分)   (3)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2分)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词人就可与友人长聚不分了。(1分)诗人想像奇特,感情真挚深沉。(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9. 略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20.①开导“他”,却只是“静静地坐着”,“什么话也不说”,用无声的陪伴让“他”自己缓释;②特意带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以自然幽雅的环境放松“他”的情绪,抚慰“他”饱受创伤的心;③以最高的作文分数来体谅“他”的坚韧,赞赏“他”走出了低谷。(4分,每点2分,能结合两处情节作合理分析即可)   21.①与儿子久别重逢后的激动,对自己没跟儿子告别就外出打工的冲动行为感到内疚;(4分)②联想到自己在妻子去世后的消沉颓废,感到惭愧,并带有些许的自嘲。(2分)   22.①呼应上文“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的情节;②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为下文的“隔年花”作铺垫。(看到父亲重新振作后“他”心生悔意,于是才有下文买花种补种的情节)(4分,每点2分)   23.①“隔年花”经历严寒的冬天隔年发芽盛开,隐喻了父子俩经历人生的严冬重新振作的经历;②“隔年花”代表了儿子的忏悔,在儿子的鼓励下,父亲走出了丧妻的阴影,儿子就是“父亲的隔年花”,“隔年花”包含着父子间的深情;③坚韧和真情使父子俩走出人生的严冬,“父亲的隔年花”形象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6分,每点2分)   六.名著阅读。(5分)   24.BC(B项,贯穿全剧的三个主要人物是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二爷,结尾撒纸钱的也是这三位人物;C葛朗台不是“基督徒”,“幸福只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足葛朗台大太的临终遗言。)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下册

  【2017人教版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下册)】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昳丽(yì) 趿拉(jī) 自诩(xǔ) 孱头(càn)   B.伛偻(yǔ) 羁縻(mí) 撇弃(piē) 入殓(liǎn)   C.譬如(pì) 模样(mú) 氛围(fēn) 瞋视(chēn )   D.睥睨(pì) 堵塞(sè) 卮酒( zhī) 脂肪(zhǐ)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赊帐 天高地迥 贻笑大方 言简意赅   B.烹饪 鞠躬尽悴 慷慨陈辞 礼尚往来   C.欺凌 大作付梓 盘根错结 诛连九族   D.黜恶 毛骨耸然 冠免堂皇 呼号糜及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总是存在着诸多缺憾,譬如贤达胜士众多,但湮没无闻者亦众多,所以古今文人墨客对此多有感慨。   B.如果有人拖欠格斯拉几双靴子的价款,竟心安理得地确信自己还是他的主顾,把自己的脚伸到他面前,那就不免有点儿太不应该了。   C.凭借过人的智勇,蔺相如不孚众望,终能完璧归赵,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其抗节不挠、视死如归的精神亦为后人所称颂。   D.在“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的季节,杭州部分地区竟然飘起了洋洋洒洒的雪花,又作东风十日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南卡通、秦时明月、夏达、翻翻动漫这些动漫形象、动漫名家、动漫企业,你都能在梦想专列里遇见,也为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营造浓厚氛围。   B.保罗•沃克在出车祸罹难后,《速度与激情7》的拍摄进度受到很大的影响,原定7月上映的计划,看来不得不往后推迟了。   C.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D.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如何弥合社会信任链条,是摆在微博面前的现实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在这个时期,社会化的手段就成为治理微博乱象的“次优选择”。   ①从现实情况看,市场化的手段在重塑微博公信力上是“不给力”的   ②人们寄希望于制度建设的“给力”   ③可供选择的力量无外乎三种——政府、市场和社会   ④于是人们便将目光聚焦在政府和社会上,而政府理所当然成为了首选   ⑤然而,制度建设始终跑不过互联网传播平台的飞速发展   ⑥呼吁加强法制和信息认证机制建设,完善微博的管理办法   A.④②⑥①③⑤ B.③①④②⑥⑤   C.④②⑤⑥①③ D.③①②④⑤⑥   二、文言文阅读(共26分)   (一)课内文言文(共13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素善留侯张良 善:善待   B.秦时与臣游 游:游玩   C.约为婚姻 婚姻: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D.籍吏民 籍: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7.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而幸生也何为   B.不如因善遇之 因跪请秦王   C.夜驰之沛公军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D.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焉用亡郑以陪邻   8.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张良对刘邦忠心耿耿,即使是在项伯向他通风报信,告知项羽要大举进攻刘邦,劝他及早离开刘邦军队,不要与刘玉石俱焚时,他也没有动摇对刘的忠心.   B.项伯在夜见张良、刘邦后,回到军营对项羽进行了劝谏。其中“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这句话是有根有据的。   C.刘邦关键时刻采纳谋士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婚姻,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诈称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充分表现了他的笼络人心,巧舌如簧。   D.西方作品习惯于用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心理,而中国古代作品如《史记》,   则擅长用极简练的动作与对话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在心理。   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共13分)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   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①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注:①贲、育:古勇士陈贲、夏育。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 闺阁:内室。   B.岁余,东海大治 治:安定。   C.群臣或数黯 数:责备,列举罪状。   D.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夺:夺取。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弘大体,不拘文法 B.数犯主之颜色   C.中二千石来拜谒 D.其见敬礼如此   12.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3分)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甚矣,汲黯之戆也!   ②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三、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可惜了好大一片树   虞金星   ①我国古时曾有敬字惜纸的传统。为什么敬惜,想来大致有两个理由。   ②一是深畏文字。《淮南子》里记述“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这部书,神神怪怪的不少,但仓颉造字故事的这个版本,至少说明到汉代,人们对于文字的意义,已经有了强烈的认识。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对此还有点解释:“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你看,文字竟能揭示造化的秘密,洞察无迹的灵怪,笔头落得好,甚至能“惊风雨”,下笔怎能不慎之又重之。曹丕做魏太子的时候,写了篇《典论•论文》,讲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后来杜甫把这句话翻译成了一句诗,叫“文章千古事”。人身易朽,文章不灭,重视身后名的古人当然更加不敢懈怠:你要乱写不堪文章,一想到要千古被后人指指点点,当时就羞死了。二是爱惜纸张。古时纸张加工不易,费时费力,好纸更难得,所以才有用废弃的公文纸印书的故事,而“洛阳纸贵”,也未必不是因为纸张本就难得。爱惜纸张,几乎成了一种本能,据说到了元代,才有了变化。   ③敬字惜纸,代表的是古人于文字慎重其事的态度。   ④不过现在,这两个理由,似乎已被推翻。托了工业发展的福,大树一片片被伐倒送进工厂,纸笔变得唾手可得,自然也唾手可弃。总之,时势造出一代人,终于可以摆脱字纸的束缚,鼓荡纵横起来。   ⑤无所畏惧偏偏又遇上充分供应,为文便不再慎重,亦容易向海市蜃楼看齐,堂皇而虚浮。时常见到房地产广告里扑面而来的浮夸口号,算是为文时无所不用其极的一例。“奢侈”、“至尊”、“贵族领地”等看起来独一无二,实际上滥了大街的且不说,“帝”、“皇”、“豪”、“郡”等更是被穷举排列组合而不息。这种用来夸饰自家富庶的“蜡”,经不起剥蚀咀嚼,就露出了寡淡的本质,甚至还有那么点朽味:皇帝被赶下龙椅一百多年了,再帝啊皇啊是给谁看的呢?   ⑥更可虑的是“文长公”纷纷涌现。不久前旁听一个交流会,一位网络文学写手坦陈,在网上写作时时速数千字,高峰期每天能更新万字以上,难免文字累赘情节拖沓。而传统的文学写作,情形也未必谈得上多好。不少人似乎形成了一个奇怪的观念,两千字能说完的,不到四千字绝不打住。似乎文章不长,就无以显分量,仿佛就屈了自己的才,于是争先恐后晋级为“文长公”,只是这样就委屈了周敦颐先生,《爱莲说》多好,唯一的缺点就是短,看来还是那时纸张紧张惹的祸。   ⑦不过,处在长不可遏的世界里,再回头读读卞之琳区区四行的《断章》,忽然有个奇怪的感慨:节制真是种美德啊!美德这种东西,你越缺的时候,越觉得它不可缺。   ⑧话说回来,行文到此,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又可惜了好大一片树。果然知易行难。   14.请概括古人深畏文字的原因。(3分)   15.赏析第六段文中画线句子。(3分)   于是争先恐后晋级为“文长公”,只是这样就委屈了周敦颐先生,《爱莲说》多好,唯一的缺点就是短,看来还是那时纸张紧张惹的祸。   16.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说“又可惜了好大一片树”?(4分)   四、默写(任选四句,4分)   17.(1)大阉之乱,___________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____________。   (3)大阉亦逡巡畏义,____________。   (4)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徒慕君之高义也。   五、红楼梦阅读(5分)   18.贾母这边说“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   有的.,“撑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有的“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有的“早滚到贾母怀里”;有的“笑着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根据人物性格分析“笑着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的人是____________。(3分)   A薛宝钗 B史湘云 C贾宝玉 D王夫人   19.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他;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   李纨说的这里的“你”是指____________。(2分)   六、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人天生求理解。可是理解之难,正在于它不仅需要双方梳着偏分、打着领带、彬彬有礼地互相打招呼,更需要把各自的表述放置到同一条生活之流之中。   ——周濂   请以“理解”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注意】①明确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C A趿tā 殓liàn C脂zhī   2.D A赊账 B鞠躬尽瘁慷慨陈词 C盘根错节 株连九族 D毛骨悚然 冠冕堂皇 号哭靡及   3.A B不免,副词,免不了,应改为“未免”;C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D洋洋洒洒: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洒洒:明白、流畅的样子。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4.C A缺少主语 B中途易辙 D结构混乱   5.B   二、古文阅读理解(26分)   6.D A与...交好 B交往 C 古今异义,儿女亲家   7. B A动词;语气词 C动词;助词 D介词;连词   8. B 非有理有据   9.(1)拒守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了。(2分)   (2)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与意外变故啊。(2分)   10.D 夺,使......改变   11.C A文法:古:成文法令 今:1.法制;法规。 2.文章的作法。B颜色:脸色 C敬礼:尊敬礼遇   12.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3分)   13.①汲黯愚直得太厉害了!(2分)   ②何况我已身居九卿之位,纵然爱惜自己的生命,但要是损害朝廷,那可怎么办!(2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   人身易朽,文章不灭,重视身后名的古人当然更加不敢懈怠。(3分)?文字竟能揭示造化的秘密,洞察无迹的灵怪。?14.代表的是古人于文字慎重其事的态度:   15.反语。(1分)“文长公”讽刺那些以文章长度作为评判文章分量及自己才华的所谓的作家。(1分)《爱莲说》以精炼生动见长,如今却以相同的理由为其弊端。将此原因归结为时代纸张紧缺,暗讽当今充分供应的时代对文字缺乏敬畏,文字冗长寡淡。(1分)   16.   托了工业发展的福,大树一片片被伐倒送进工厂,纸笔变得唾手可得,却也唾手可弃。表达出作者对此的批判及惋惜。(2分)?   一个“又”字不仅趁机将自己调侃一番,讽刺自己也是被自己批评的这类人的一份子。同时借“知易行难”一句也表达出了想要改变的无力感。(2分)?   四、默写(任选四句,4分 )   17.(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2)斯固百世之遇也   (3)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4)其势不俱生   (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五、红楼梦阅读(5分)   18. D(3分)   19. 平儿(2分)

高一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瞋视(chēn) 诧异(chà) 一蹶不振(jué)   B.隽永(jùn) 船棹(zhào) 鱼翔浅底(xiáng)   C.匀调(diào) 步履(lǚ) 即景生情(jí)   D.乍看(zhà) 韶光(shào) 应运而生(yìng)   1.解析:选A。B项,隽juàn永;C项,匀调tiáo;D项,韶sháo光。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雾霾治理 绿水清山 B.风驰电掣 眼花瞭乱   C.辐射效应 经济转型 D.风度翩翩 实至明归   2.解析:选C。A项,青山;B项,缭乱;D想,实至名归。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   B.有些学生书写状况很糟糕,他们经常文不加点,字迹潦草,以致文章不堪卒读。   C.从共享改革成果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   D.城市改造要谨小慎微,改造如何与保护相协调,是城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3.解析:选C。A项,“推波助澜”为贬义词,此处不合语境。B项,“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好,不用修改,此处望文生义。D项,“谨小慎微”形容为人处世谨慎,形容城市改造,对象不恰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小镇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封闭生活。   B.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与立法,并不是禁用网格语言,而是要促其健康、合理的发展。   C.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要提升农业发展方式,增强长期期发展思路。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减少、家庭小型等现象都要求适时调整生育政策出台。   4.解析:选B。A项,缺主语,去掉句首“由于”;C项,“增长思路”搭配不当;D项,句式杂糅。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来是一个很丑的葫芦,经过大画家点铁成金的手腕,往往可以成为杰作。大醉大饱之后睡在床上放屁的乡下老太婆未必有什么风韵,但是我们谁不高兴看醉卧怡红院的刘姥姥?从前艺术家大半都怕用丑材料,近来艺术家才知道 ,可以使美者更见其美。荷兰画家伦勃朗次喜欢画老朽人物,法国文学家波德莱尔喜欢拿死尸一类的事物做诗题,雕塑家罗丹和爱朴斯丹也常用自然界中为丑的人物,都是最显著的例子。   A.艺术美与自然丑关系密切 融自然丑于艺术美   B.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 融艺术美于自然丑   C.艺术美与自然丑关系密切 融艺术美于自然丑   D.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 融自然丑于艺术美   5.解析:选D。根据前后语境判断。“丑葫芦”变成“杰作”,体现的是“自然丑”可以化为“艺术美”;“丑人”“丑物”可以入诗入画,是将“自然丑”融于“艺术美”的体现。   6.下列公益广告,修辞方法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 )   (示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他人)   A.如果不从现在开始节约水资源,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节约用水)   B.生命就像一面镜子,你微笑所以她微笑,你皱眉所以她皱眉。(热爱生命)   C.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关爱留守儿童)   D.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保护动物)   6.解析:选B。难度较大。例句运用比喻修辞,但没有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出现喻体,“玫瑰”比喻“善待他人”,“余香”比喻“自我良好的精神”。A项,夸张;C项,对比;D项,拟人、比喻。   7.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是春天的一项是 ( )   A.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菜芰荷。(贺知章)   B.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王禹偁)   C.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帏栩)   7.解析:选A。由后半句“菜芰荷”可知是夏季。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养生丧死无憾   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8.解析:选D。ABC三项的加点词都是古今异义词。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B.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况且世上的人都称赞他,却不加以劝诫。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吴郡的贤士大夫们跪在路边请求。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李牧连连退却。   9.解析:选A。B项,“却不加以劝诫”错;C项,“在路边”错;D项,“李牧连连退却”错。   10.下列对《蜀道难》(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A.深化与夸张融合,“黄鹤不得过”“猿猱愁”做衬,极写山势高危险峻。   B.仰胁息、抚膺长叹等细节,绘声绘色地刻画出诗人攀登蜀道的豪情。   C.借“问君”引出描述,情境真切,把读者带入令人惊悚的蜀道深处。   D. “悲鸟号古木”“子规愁空山”等句渲染了蜀道荒凉、悲凄的氛围。   10.解析:选B。“诗人攀登蜀道”说法不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B.客逾庖而宴 逾:越过   C.乳二世 乳:喂养   D.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仿效   11.解析:选D。“效”这里指“中功名”。   12.下列句中,“于”的意义 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然余居于此 B.鸡栖于厅   C.室西连于中闺 D.而母立于兹   12.解析:选C。此句中“于”为介词“和”,其余几个为介词“在”。   13.下列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选取的材料多出自作者身边的琐事碎语,却无不浸润着他历久不忘的至情。   B.从“先是”到“凡再变矣”的描述,却蕴含着作者家道中罗的浓浓悲伤。   C.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却句句动情;作者自小失母,闻之更心痛,热泪难忍。   D.作者忆及母亲往日对自己的关爱、期待和叮嘱,这一切直接引发他“长号不自禁”。   13.解析:选D。“母亲往对自己的期待和叮嘱”说法不对。   14.下列对戏剧《雷雨》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A.鲁侍萍否定梅姑娘“很贤惠,也很规矩”,暗讽了周朴园的虚伪。   B.鲁侍萍以局外人身份叙说梅姑娘的故亊,揭开了二人过往情怨。   C.“汗涔涔地”,说明周朴园痛苦、羞愧,无颜面对眼前这个女人。   D.随着周朴园四次“哦”,鲁侍萍一层层揭开真相,节奏外松内紧。   14.解析:选C。“说明周朴园痛苦、羞愧,无颜面对眼前这个女人”说法不对,这里“汗涔涔”是周朴园听了鲁侍萍的叙说后,很“惊讶、恐惧”的表现。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6 题。   在上古时代,人类文明是在不同的地区独立地产生出来的。这种文明,可称为最初的闻名或第一代文明。在这些第一代文明的基础上,通过各民族之间的继承、交往、借鉴,,形成大小不同的文化圈和层层叠压的“文明世代”。据英国考古学家丹尼尔的研究,属于“独立起源的文明"或第一代文明的,全世界共九个,它们分别是:古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爱琴.米诺斯、南俄、奥尔梅克、玛雅、查文。这九个文明的历史命运是很不相的。古埃及的文化现已后继无人,美洲的奥尔梅克、玛雅、查文没有禁受住欧洲殖民主义浪潮的冲去,已经濒于灭绝。两河流域、爱琴一米诺斯、印度文明经过多次的民族入侵,深深爹呀在后起文明世代的底层。基本上成了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唯有中国文明得到了最连贯的继承和发展。这方面最雄辨的证据是文字。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按一般规律,语系不同的民族继承或输入了前代文明文字系统的直接结果,即为拼音文字或准拼音文字的出现。而汉字系统却没有轻历这样的`变迁。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并且是其中得到最为连贯的继承和发展的文明。   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不限于中本土,它还扩散到东亚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形成中国文化圈货东亚文化圈。从公元前4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中国一直是这个文化圈的中心。汉字自公元前4世纪后,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日本等国,成为通行于这些国度的唯一公用文字,以及国际交往的通用文字。尽管东亚各国在其后的发展中参照汉字创智出本国文字,但汉字在东亚地区仍是具有权成性的文字。随着汉字的洗传,中国的典章制度及哲学、宗教、科技、文学艺术亦传播于各国,形成具有共同文化要素的中国文化。这个文化圈,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圈、东正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并称为世界五大文化圈。   15.对选文主旨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文明在上古时代独立产生出来,是世界九个第一代文明之一。   B.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重要源头之一,并得到最为连贯的继承和发展。   C.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字,向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汉字。   D.中国文化依托汉字的流传,还扩散到东亚各国,形成中国文化圈。   15.解析:选B。   16.作者说“这方面最雄辩的证据是文字”,下列理由最有说服力的一项是( )   A.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大汶口文化晚期。   B.汉字系统没有经历拼音文字或准拼音文字的出现这样的变迁。   C.汉字相继传入朝鲜、日本等国,至今在东亚地区仍具有权成性。   D.汉字的流传,对形成具有共同文化要素的中国文化圈起到重要作用。   16.解析:选B。见原文“按一般规律,语系不同的民族继承或输入了前代文明文字系统的直接结果,即为拼音文字或准拼音文字的出现。而汉字系统却没有轻历这样的变迁。”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根据语境,填写名句。(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韩愈《师说》“_____________ ”一句,出自《论语》“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琵琶行》多处写秋月,各有情味,其中“ 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一曲终了寂静无声的情景,令人回味。   (3)《念奴娇》词牌因苏轼《赤壁怀古》词中名句“ _____________”,故又称《酹江月》。   (4)愁是有重量的,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愁,“ _____________”。   17.解析:(1)圣人无常师 (2)唯见江心秋月白 (3)一尊(樽)还酹江月。本次默写的考察,难度明显增加,将文学常识、文意理解一起纳入考查,能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悉情况、对文意的理解情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19题。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节选自老舍《想北平》)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系着罢了。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节选自叶圣陶《藕与莼菜》)   18.选文中,两位作者思念故乡的原因各不同,试作简要说明。(4分)   (1)老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叶圣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解析:(1)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它融在我血里,赐予我脾气和性格。   (2)因为故乡有我牵挂的亲人、朋友,藕和莼菜。   考查理解文本、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19.简析两篇选文的语言表达技巧。(5分)   (1)《想北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藕与莼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解析:(1)①用“不是……而是”句式,否定肯定的对比,突出故乡与心灵的黏合。②用长句细致描写“我”所爱的北平与“我”内心相黏合的状态。③“从……直到……”以句,选取两个代表性意象(细节),把北平在记忆中的存留连城一块,抒发故乡与心灵融为一体的感受。④用因果句表明我对北平情有独钟。   (2)①运用设问和反问,吸引读者注意,增强效果;②多用短句,将怀念故乡的原因明白晓畅地表达出来,一起共鸣。    四、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家庭农场,叔侄养牛、挤奶,收入高于一般人,日子过得充实惬意。但也有苦恼,他们不能出远门,不能旅行,因为牛每天要产奶。牛被人驯化、圈养,其实人也被牛束缚了。   生活中这种现象很普遍,有了汽车、手机、互联网,以为生活空间大了,其实也可能被它们掌控了;掌握了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以为有助于交流,也可能又陷入一种思维定势。   对这类现象,你有什么体验或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及名著阅读。(21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鹰隼(sǔn) 耸峙(zhì) 烙印(lào) 一蹴而就(cù)   B.干瘪(biē) 缱绻(juǎn) 瞭望(liào) 残羹冷炙(zhì)   C.颓垣(yuán) 愧怍(zuò) 自诩(yǔn) 沁人脾胃(qìn)   D.褶皱(zhě) 伛偻(yǔ) 马厩(jiù) 命途多舛(chuǎ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伶仃 炫丽 赊账 玲珑剔透 重蹈复辙   B.陶冶 垄断 匮乏 上乘佳作 雕虫小技   C.造访 渊源 蹂躏 浮想连翩 别出新裁   D.国粹 坐落 永诀 消声匿迹 礼上往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   A.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B.大范围的雾霾使长三角地区变得“灰头土脸”,南京、无锡等地空气质量达重度污染程度。   C.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D.2013年国庆节,全国各旅游最区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至5.2%和4%;但集中出游人满为患,景区不堪重负,引发国人对假期安排的讨论。   4、下面有关《家》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巴金的《家》细致地刻画了鸣凤临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助无门的痛苦。既表现了鸣凤对罪恶世界的恨,又表现了她对觉慧的真挚的爱。   B.觉新暗中帮助觉民逃婚,帮助觉慧离家出走等行为,说明他是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他虽然自己的事逆来顺受,但也是一个善恶是非有着清楚界限的人。   C.《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高觉新是高公馆的长孙,因为触怒了高老太爷,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他在中学毕业那天放弃了自己所爱的梅,和父亲指定的姑娘结了婚。   D.巴金《家》的语言清新明丽,它朴实无华、不尚雕琢,如行云流水、酣畅自然,在朴实的叙写中又含有了浓郁的抒情因素。   5、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4分)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6、请从下面所给的材料中提取信息,给PM2.5下个定义(5分)   PM2.5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的微粒。它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还不到人类头发丝的1/20。它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阴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是PM2.5。    二、文言文阅读(29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7—9题)   7、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抶:扑倒)   B.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除:授予官职)   C.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构恶:挑拨,陷害)   D.以旌其所为(旌:表扬)   8、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   A.左右欲刃相如   B.怀其璧,从径道亡   C.沛公军霸上   D.常以身翼蔽沛公   9、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   A.会于西河外渑池 B.君安与项伯有故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命名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灞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中③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④。” 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②顿舍:停驻,休息。③怚(cū)中:粗心。④超距:跳远。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将军之乞货亦已甚矣。 乞货:请求封赏   B.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 委:托付   C.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 谢:感谢   D.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略:攻占,夺取   11.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王翦有为将才干的一组是(3分):( )   ①王翦谢病不能将 ②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③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王翦坚壁不与战   ⑤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⑥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信认为灭楚的兵力“不过用二十万”,虽然其勇可嘉,但毕竟流露出了轻敌的情绪,因而在其后的伐楚之战中,由开始的节节胜利最终导致了惨败而归。   B.王翦与李信相反,他实事求是,做事谨慎,老谋深算,运用以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进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   C.李信和王翦在灭楚的不同看法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印证了《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   D.王翦虽然为秦国灭楚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借秦王重用他为将的机会,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3分)   (2)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3分)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2分)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三、诗歌鉴赏。(10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过华清宫 李约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唐代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也写到了华清宫,即: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无人知是荔枝来。(1分)   (2)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它们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5分)   (3)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2)大阉亦逡巡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安能屈豪杰之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其志士之悲哉?   (4)吾所以为此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朝搴阰之木兰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恐美人之迟暮。   (8)不念居安思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放生鸟   林清玄   泰国清迈“普哪大庙”前,有许多供游客放生的“放生鸟”。到庙里朝拜的游客,只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买一对放生鸟,打开鸟笼,两只小鸟咻咻飞向空中,小鸟的飞翔让人感到一种无比的快慰。   可是庙前的小鸟永远不会减少,原因是卖“放生鸟”的人,每天清晨都到树林去捕那些小鸟;我常想,小鸟被放生,又被捕回笼子,笼子和天空的不断来去,对小鸟而言是不是一种轮回呢?   这个景象,使我想起几年前在乡下看到的一幕。一位捕龟人,捕到许多海龟,放在庙前,供应善心人士买海龟放生来“做功德”,善良的人总是觉得,他们将有灵气的龟放进大海,可以添寿。有一次,我看到那位卖龟人所拥有的.两只海龟,龟甲的底部已经刻了许多放生者的名字;很显然,它们不幸地落入卖龟者的网中,成为敛财的工具。   这两件类似的事,时常使我想到“放生”,鼓励别人放生的小贩,为什么自己不肯做功德,一定要由别人来做?我们看到放生的场面是很美的,小鸟在空中自由的飞翔,海龟缓缓的在水里遨游,任何人都可以感受那种快乐,唯一不能感受到的恐怕是那些小贩吧?小鸟、海龟不幸,竟成为顽者的生计。   不论小鸟,或是海龟的放生,都只是生的轮回,我却记得有两种生与死放生的轮回。   马来西亚有一种旧俗,就是清明节的时候,在溪边超度亡魂,要放莲花,称为“放生莲”。人人都相信,溪中的亡魂只要攀住一朵莲花,就可以往西方投胎为人。   中国各地,都有放河灯的习俗,在七月鬼节,家家都糊好一个河灯,趁着夜黑“放生”到河里去,传说那些彷徨的河魂,借着灯的照引,能得路重生。   女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里,有一段描述放河灯的景况,我觉得是文学作品里描写放河灯最典丽的一段: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急急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万人的观众,这举动实在是不小的。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大人则看出了神,一声不响,陶醉在灯光河色之中。灯光照得河水幽幽的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   河灯从几里路长的上流,流了很久才流过来。有的流到半路就死了,有的被冲到了岸边,有些孩子拿着竿子去抓它,有些渔船也顺手取了一两只。到后来河灯越来越稀疏了。   可是这河灯,从上流的远处流来,人们是满心欢喜的,唯独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流,人们内心里无由的来了空虚:“那河灯,到底是要漂到哪里去呢?”   被放生的小鸟、海龟、莲花、河灯,到底最后去了什么地方?这恐怕是千古的大疑问。许多古老的习俗,都一再显示着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着天空和大海的辽阔,对着溪河的绵长,对着一切物的有灵,人是显得多么渺小!   可是我们总是希望借着放生的小鸟和海龟,来和天空与海有所联系;借着漂在河上的莲花与灯,能和未知的世界有所沟通。   我小时候喜欢折纸船,把它放到河里,虽然不知它流往的所在,但心情上却寄望着,它能漂向一个开朗快乐的地方,童年的小纸船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有时候,却代表一种远方的、宽大的、自由的希望。   正如我希望那些被放生的小鸟,能飞入林间,轻快的跳跃;希望那些被放生的海龟,能回到大海的故乡,自在的悠游。可惜这希望是渺小的,因为里面有人的功利,有功利的地方就不能有真正的自由。   我也希望,那些漂流在河溪里的亡魂,真能攀住莲花,托着河灯,去找到西方的光明之路,那条路也许是远的,由于人在河里放下无私的爱,就有可能到达。   16、文章开头写“放生鸟”有什么作用?(4分)   17、概括作者对以下几种“放”的行为的评价。(6分)   放生鸟、放生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生莲、放河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小纸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4分)   19、请探究作者在描写放生鸟和龟、放生莲、放河灯等事件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态度。(6分)    六、作文。(60分)   20、请以“我的花儿为你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