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历史资料简介

  武则天是中国 历史 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关于武则天的资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武则天历史资料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武则天历史资料简介之人物简介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当时的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这一年,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出家为尼。后来,唐高宗将她重新召回宫中,封为昭仪。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也就是武则天重新入宫的第三年,高宗不顾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的反对,册封武氏为皇后。之后,武则天积极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高宗 健康 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则天来处理。因此,唐朝经历了一段“双悬日月照乾坤”的时期,武则天逐渐掌握中央实权,并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   公元683年,高宗病死。不久,武则天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于公元690年,武则天废睿宗称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称圣神皇帝。公元705年,许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同年,武则天病死,享年八十二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令人在陵前竖起一座无字碑,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   武则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在执政期间,她继续推行法治,开创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亲自考试贡士;修《姓氏录》,列武氏为一等;重视农业,抵抗吐蕃的攻扰。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由于大修庙宇,人民负担有所加重。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武则天历史资料之人物生平   武曌(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亦作 武瞾、 武照,本名不详(《新唐书》中记载为 武珝,但经现 代部分学者考证,亦可能为 武元华),通称 武则天或 武后,四川广元利州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 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 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   武氏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祖籍 并州 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本名 二女,十四岁时因长得很美,豆蔻年华,美艳绝伦,光彩照人,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 媚娘。高宗时为昭仪,后封为皇后,又上尊号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氏另有废除的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则天大圣皇帝”等。   武则天,女,山西文水人,出生于四川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字“曌”(zhào,含义是日月当空,“曌”是武则天为自己发明的字),故也称武曌。   关于武则天的生辰和出生地一直扑朔迷离,相传唐高祖武德七年正月二十三(根据现代万年历相关软件推测,624年正月二十三为阳历的2月17日,亦有2月21日、2月25日之说,资料仅供参考)生于利州(亦有利州之说,即四川省广元市);其父武士彠家境殷实。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任职河东和太原之时,因多次在武家留住,与其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所以唐朝建立以后,武士彠因“元从功臣”出任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后来历任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都督、荆州都督等职,贞观中,改封应国公。   武则天历史资料简介之人物评价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舆论 决定 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 鬼神 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 文化 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对历史发展做出的第一个贡献是,她打击了保守的门阀 世族。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集团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 政治 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 手工 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户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的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0.72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突厥叛乱并且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县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文化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更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 天下 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是否为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有否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仕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 绘画 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另外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史书评价   《 旧唐书 》评价:史臣曰: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   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   赞曰: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 。   《 新唐书 》评价:昔都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于杀君篡国之主,皆不黜绝之,岂以其盗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大恶而不隐欤?自司马迁、班固皆作《高后纪》,吕氏虽非篡汉,而盗执其国政,遂不敢没其实,岂其得圣人之意欤?抑亦偶合于《春秋》之法也。唐之旧史因之,列武后于本纪,盖其所从来远矣。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于凶者有矣;为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者亦时有焉。而小人之虑,遂以为天道难知,为善未必福,而为恶未必祸也。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至中宗韦氏,则祸不旋踵矣。然其亲遭母后之难,而躬自蹈之,   历代评价   宋代 洪迈 《 容斋 随笔 》:“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   清代 赵翼 :“女中英主”。   赵翼评价武则天私生活:“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岑仲勉 :“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郭沫若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宋庆龄 :“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   毛泽东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武则天介绍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武则天于624年出生于四川广元,她的家境还算富裕,父亲是大唐开国功臣武士彟,母亲出身于隋朝的皇室。 公元637年,武则天14岁,因为仪容体态优美,被唐太宗召进宫,封为五品才人。后来李世民赐名“武媚”,后人称之位武媚娘。但是媚娘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宠爱,从进宫到唐太宗驾崩,总共12年,地位始终没有提高。在唐太宗病重的时候,当时的太子李治和武则天产生了感情。 649年,唐太宗驾崩,武则天入感业寺为尼,但她和李治的感情并没有断。 650年,李治入感业寺进香,再次遇到了武则天,两人互诉思念之情。651年,武则天再次被召唤进宫,在进宫前,她就已经怀孕了,后来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李弘。 入宫后的武则天,迅速争宠,打败了王皇后和萧淑妃,并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给王皇后,使得唐高宗大怒,废掉了王氏的皇后之位,想要立武则天为后,但是朝里的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一些大臣极力反对,而唐高宗为了打破那些大臣的压迫,重振皇权,就和武则天联手,开始打击元老大臣是势力。结果她俩胜利了,武则天终于成为了皇后。 公元660年,唐高宗的风疾经常发作,于是就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了武则天处理,这期间他们的感情似乎也出现了危机,武则天的后位也差点被废。后来,武则天建议让她一起上朝,合成二圣,这也逐渐积累了她的政治经验,为她后来做皇帝埋下伏笔。公元674年,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之后武则天上表建议十二事。 公元683年,唐高宗驾崩,留下遗诏:“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决定。”太子李显继位,也就是唐中宗,武则天尊称为皇太后。之后武则天开始谋夺李唐的社稷,翦除唐宗室,先是废黜李显,立李旦为帝,但实则还是武则天自专朝政。 公元691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尊号圣神皇帝。在她当皇帝期间,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705年,爆发神龙革命,武则天被迫退位,太子李显再次继位,武周就这样结束了,唐朝复辟。同年12月,武则天病死,享年82岁,尊称“则天大圣皇后”,与唐高宗合葬于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