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我们身边的变化
改革开放,让我们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市场经济的一个直接产品,就是社会竞争意识的空前加强。当个人成为竞争的主体,被置于竞争的焦点之上时,必然导致个体意识的觉醒。
今天,我们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现实:大学毕业了,“我”需要自己找工作;企业破产了,“我”需要自己去谋生;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可以自己来把握……现实一次次地把“我”推到了前台。
对“自我意识”的觉醒,经济学家是这样分析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多元主体经济,它以经济活动主体的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化为前提。改革开放后,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并存,实际上确认了不同主体的存在。特别是承包制、股份制等的实施,也不同程度地强化了人们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在市场中,人人都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寻求生存与发展,满足其需要,实现其价值。
当“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对个体给予承认并加以尊重,是一个健全社会的做法。《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包含了对个体的承认和尊重。这种发展观要求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人的成就和感受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当我们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治国方略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也变成了一个日益成熟的社会。
多元化:生活观念的深刻嬗变
2004年9月2日,安徽大剧院上演了一台精彩的晚会。晚会主题是表彰安徽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为使演出吸引观众,晚会还特别请来了刘欢、孙悦及省内的名角演出。晚会进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明星们上台献演时,无一例外地获得了热烈的掌声;而当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及其家属上台领奖时,观众们报以的掌声似乎更热烈、更持久。
一边是人气指数飚升的演艺明星,一边是出自于普通百姓的平凡英雄,他们在当代的观众中获得了同样的欢迎。
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价值重心的转移,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生活显现出它的丰富多彩本性。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遇到这样一些现象:比如说对政治的参与,不同的角色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选择,从政言政,在商言商,球迷也可以通过对体育事业的关注追求强国之梦;即使是同一个人,也可以出入于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之间,进行多方面的考量,在单位理事,在家庭言情,在朋友之间饱览人生百态、纵论天下是非曲直……
应该说,每一个作为主体的个人或群体,其价值取向的多维化、多向化、立体化状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使人们回到自身的社会存在,重新发现自己的社会角色、权利和义务,重新发现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合理和充实。
“择木而栖”:就业方式多种多样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单位”情结。单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依托,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饭碗”。一个人若在政府部门工作,便是吃上了“皇粮”;若在国营企业工作,便是有了“铁饭碗”。而在效益差的单位工作,是捧“泥饭碗”,下岗失业便是丢了“饭碗”。
在传统的就业模式下,人们选择单位的方式是依赖计划分配。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固化了,个人失去了选择和流动的空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旧有模式逐渐被打破。昔日“从一而终”的依存关系被个人“择良木而栖”所代替。国家不包分配,个人自主择业已成为趋势。公开、平等、双向、自由选择的形式,为个人的个性发挥和自我发展提供了空间。
纵观就业方式,特别是近年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就业观念上日趋理性、务实,是就业机会相对萎缩与就业人群膨胀双重挤压下的结果。昔日的“天之骄子”,也开始为就业发愁。2003年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没有超过50%。2004年的高校毕业生达到了空前的280万,比去年净增70万人。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因此,在公务员岗位仍然受到人们“追捧”的同时,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招聘职位也同样使人趋之若鹜。连昔日乏人问津的民企、私企也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以经济效益作为权衡选择的主要依据,以生存作为第一追求的意识得到了凸显。
就业结构的多元化,为我们织就了一个丰富的社会生活图景。在当前的社会中,既有按部就班的国家公职人员,也有苦心钻研的科技工作者,既有为事业打拼的白领阶层,也有讲求生活情趣的悠闲的SOHO一族……
张扬个性:现代家庭新观念
只要我们走进任何一个家庭,无论城乡,我们的家庭模式、家庭关系越来越趋于简化。多子多福、四世同堂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一个历史上曾经温馨的梦。只要我们充分体会以下这些概念,我们就能感受到社会的单元细胞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养儿不为防老”———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让一对夫妇去供养4位老人和1个孩子,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几乎难以承受的负担。人们已经开始求助于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调查显示,现在的老人只有45%选择家庭养老,54%的人愿意进养老院。
“丁克”家庭———21世纪是新新人类的时代,全新的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使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二人世界”的轻松。在上海市,近几年来出现了人口出生率的负增长,这多多少少与“丁克”家庭的增多有关。
“空巢家庭”———家庭核心从传统的父子(女)向夫妻转移,孩子已不再成为维持家庭的纽带,家庭成为夫妻人格的共同体。当孩子自立成人以后,夫妇共守的“空巢”就越来越多。
“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现代青年的消费观念已完全更新,省吃俭用、量入为出已被部分人抛弃。现代家庭谈论更多的是股票、债券、信用卡、保险等理财工具;贷款买房、买车、供养子女读书,“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已成为一种时尚。
家庭“AA制”———婚前财产公证,家庭AA制”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夫妻间、父子、母女间各花各的钱,各管各的账,过去这些在中国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已变得极其平常。
流动迁徙:日暮不再问乡关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向是安土重迁。乡土情结深深地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
计划经济时代,大一统的集中调控方式,使得改革开放前几十年中的社会流动很少发生,仅有的人口迁徙也多为环境所迫。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随着政府制度政策的调整、改革,传统的按血缘、地域或种姓来确定个人角色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大规模的社会流动。这种流动呈现出由乡村流向城市,由内地流向沿海,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趋向。
安徽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表现尤为明显。据统计,2003年安徽外出务工人员达到800万。安徽的民工南下北上,潮水般地涌向珠三角、长三角,涌向京、津地区。肥东劳工活跃沪上,无为保姆名扬京城。每年春运时节,调度通往阜阳的返乡民工列车,成了铁路部门的重头戏。
随着国家在户籍管理、人事档案上的微调,又引发了城乡人才的流动。“人往高处走”、“孔雀东南飞”情景,在安徽这样的内陆地区一幕幕上演。如今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京、沪、津等大都市,安徽人的身影频现其中。他们以自己的勤劳、智慧,促进着当地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对外开放:全球化向我们走来
在刚刚结束的第28届奥运会上,被誉为“黄色子弹”的刘翔冲过终点。他展开双臂的欢庆姿态与闭幕式“2008,北京欢迎你”的声音叠加在一起,把一个开放、进取、自信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人眼前。
现实生活中,我们越来越觉得世界离我们很近:在内陆城市合肥街头,你会看到位于闹市区的麦当劳、肯德基;西式的咖啡屋星罗棋布于城市每个角落;朗姿、华伦天奴、兰蔻、SK-Ⅱ、亚施兰黛等国际服饰、化妆品牌,成为都市时尚人类的最爱;时常不期而遇的高鼻蓝眼的外国人会向你献上明媚的笑脸;连幼儿园也贴上了双语标签……
这一开放形象的背后,显露的是契合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国人眼界的嬗变。
在当今时代,封闭、保守就意味着落伍、衰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特别加入WTO后,我们融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全面提速,中国和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国外的资金、企业引进来了,中国企业也要扬帆出海;外国游客钟情于中国山水,中国人也要领略异域的风情。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更要了解世界,这才能为自己的发展寻找一个更加明确的未来。
多样化的大众媒体满足着人们的信息需求。2002年被媒体称为“国际新闻年”,而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互联网也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如此咫尺天涯,把人们的视野延伸得无远弗届。
中国农科院博士好进吗
中国农科院博士还是比较好进的。中国农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简称农科院(CAAS),成立于1957年3月1日,直属于国家农业农村部的副部级事业单位,是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42个研究所为依托,坚持“立足科研、质量为本、科教兴农”的办学理念,以“院所结合、两段式培养”为特色开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院统一组织招生、授课和学位授予,课程学习期间由研究生院实行全方位管理;课程结束后跟随导师进入研究所开展课题研究,直到完成毕业论文,在所期间,研究生主要由各专业研究所负责管理,研究生院进行辅助管理。据2016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官网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在读研究生44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在读研究生2900余人;予博士、硕士学位9600余人。据2018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显示,农科院形成了作物、园艺、畜牧、兽医、资源与环境、工程与机械、质量安全与加工、信息与经济等8个学科集群、130多个学科领域、300多个研究方向的学科体系。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