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怎么读?
“朝歌”读音:zhāo gē“朝歌”是中国商朝国都,3000多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是朝歌城市的奠基者,商王盘庚时期,将商的国都迁到了沬邑,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个帝王以沬为都,商纣王执政时期将沬改为朝歌。朝的基本解释:朝[cháo]1、向着,对着 :朝向。2、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 :朝见。3、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 :朝廷。4、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 :朝代。5、〔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6、姓。朝[zhāo]1、早晨 :朝阳。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2、日,天 :今朝。扩展资料:史书记载朝歌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先秦诸子中。《左传》首先把朝歌同商的都城联系起来。《史记》卫康叔封卫和牧野之战的记载,确证了朝歌作为商朝都城的具体位置,此外,《史记》一书中有18处把朝歌作为地名。商朝后期,武丁由西亳迁沬(mei),建立沬都,是为武丁城。《史记正义》记载“沫邑,殷王武丁始都立。”后武丁迁北蒙,沬都废置。其后武乙迁沬,文丁又都之;帝乙迁沬,纣又都之。后来殷纣王就武丁城扩而大之,并因城西朝歌山,改沬都为朝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歌
什么叫朝歌?
朝歌(zhāo gē),是中国商王朝国都 ,3000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是朝歌城市的奠基者,商王武丁时期,将商的国都迁到了沬邑,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个帝王以沫为都,商纣王执政时期将沫(mei,发音同妹)改为朝歌。在作为商纣王的国都时期,朝歌达到鼎盛,历史记载朝歌非常繁华,"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
朝歌位于今河南鹤壁市市区南部淇河边,具有3000多年的古都史,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中国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淇园是商朝的国家园林,还有三海子、摘心台、鹿台、淇水关、折胫河、三仁祠、箕子庙等历史遗迹。陶渊明、柳宗元、王十朋、于谦等都曾到朝歌并作赋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