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谁救了
郭子仪。李白是唐朝的大诗人,他一生有三大爱好:写诗、喝酒和交朋友。腹有诗书气自华,李白渐渐有了名气之后,永王李璘欣赏李白的才华,就派人邀请他到府上出谋划策,李白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因此写下了不少赞颂永王的诗篇,可没想到李璘却被李亨定位谋反之罪,李白则成了同伙,锒铛入狱。正当李白快要绝望的时候,有一个人及时伸出了援手,李白没想到居然是他救了自己。他就是当时大唐的脊梁郭子仪。郭子仪不顾看守的反对直接把李白带走,并说李白是我的偶像,今日我带走他,如果皇上怪罪下来,由我一个人来承担罪责。郭子仪平定安史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郭子仪收复静边军(今山西右玉县),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于是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开通东陉关(在今山西代县东南),因功加封御史大夫。天宝十五载(756年),叛军攻破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占领河北全境。这时,李光弼自太原东进攻打常山,攻克了常山。而郭子仪率军出井陉关,与李光弼一同击破史思明数万军队,平定藁城。
李白是谁救出来的
李白是郭子仪救出来的。郭子仪(697年-781年7月9日),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之子。出身太原郭氏。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又进位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失去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平定河中兵变有功,进封汾阳郡王。李白基本信息: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学士,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