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1、再贴现政策优点: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比较,再贴现工具的弹性相对较大,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2、再贴现政策缺点:主动权在商业银行手中,所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是否能够获得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采取主动配合态度。拓展资料:1、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订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2、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现代许多国家中央银行都把再贴现作为控制信用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3、具体内容⑴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商业银行可以拿客户借款时提供的票据来办理再贴现,或者以中央银行同意接受的其它抵押品作保证而申请贷款。可用作抵押品的通常是政府债券,以及经审查合格的商业票据。中央银行若公开挂牌,规定某些行业的票据可优先办理再贴现,这种情况表明了中央银行的资金意向,旨在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⑵规定再贴现业务的对象。各国中央银行根据本国的不同情况,对此有不同的规定。许多国家允许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但也有一些国家对贴现对象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再贴现业务只限在会员银行之间进行,英格兰银行的贴现对象只是英国十一家贴现商行持有的一级证券或银行汇票。
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再贴现政策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更机动、灵活,可调节总量还可以调节结构;以票据融资,风险较小。主要缺点是再贴现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如商业银行可通过其他途径筹资而不依赖于再贴现,则中央银行就不能用再贴现控制货币供应总量及其结构。再贴现政策优点有:能够根据市场中商业银行的资金变化来做调配,在短缺时供给货币不影响市场中货币的供应量,不对于社会经济造成影响;再贴现时提供了货币,影响银行的放款,并且可以通过票据的不同可以对需要进行政策行业进行专门投放资金。这是对于我国经济决策的一种执行方式;央行再贴现政策也可以形成一种广告效应,会直接影响到社会资金的流向,对于一些想要扶持的行业就会获得资金的流入。再贴现政策缺点:再贴现作用有时候是相对一些行业来说,只是央行进行调整的一个工具之一,不能够正确的表现出央行的货币政策方向;再具体贴现的时候具体贴现多少还要取决于商业银行,一旦商业银行不需要这方面得抓紧,就不受到央行的控制。也因为如何央行就需要将再贴现利率控制在一个水平上,快速实现就是降低对于货币供应量的管控,并且这一工具不如央行逆回购灵活,不能够反复的变动;目前实行再贴现政策有两种:一是长期的。通常是央行较为长期的实行再贴现率高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抑制上市需求减少货币供应量;另外就是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放款贴现,增加出目前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一是短期的,对于目前出现资金状况随时制定影响目前市场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