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mh370写给2014年的一封信

马航什么时候出事的?

2014年3月8日。2014年3月8日,凌晨0:41分,从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起飞,飞往北京。载有239名乘客,其中150多名中国乘客。01:20,航班在胡志明市管控区失去联系,且并未收到求救信号。04:21马来西亚航空紧急宣布客机失去联系。06:30计划预定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时间,班机未抵达。08:11Inmarsat-3 F1卫星捕捉到飞机ACARS发出的最后一次完整握手信号,代表此时还在飞行。08:19计划外,通过飞机发出的无法解释的“部分握手”信号,在作业程序中须预留的抵达后余存燃油应所剩无几。2014年10月10日,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发布的马航MH370的中期报告确认,MH370航班可能因为燃油耗尽在印度洋上方低速盘旋后最终坠入海面。2015年1月29日,马来西亚民航局宣布,马航MH370航班失事,并推定机上所有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已遇难。包括中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新加坡、泰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随即在可能失事海域展开了联合搜救。从最初的地表搜索,到随后进行的大规模水下搜索仔细探查,堪称人类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非军事搜寻工作。尽管如此,除了找到3块经确认来自马航MH370航班的机翼碎片外,人们仍未发现该飞机的主体残骸。2018年11月底,由于在4年多的搜索工作中没有重大的发现,马航失联客机调查团也宣布解散。扩展资料:2015年7月29日在位于印度洋上的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飞机残骸,确认属于马航MH370客机,在失踪了500多个昼夜之后,MH370航班的残骸首次被发现。2016年6月,Blaine Gibson的马航MH370搜索人员公布了在马达加斯加海岸上寻找到的一些可能属于机上遇难人员的个人物品照片,并希望家属们前来认领。 8月,马来西亚官方首次承认,MH370航班的机长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曾在自己家中模拟飞行过与这架客机疑似坠入南印度洋相似的路线。9月,在非洲坦桑尼亚海滩发现的大块飞机碎片,证实是坠入印度海的马航MH370客机残骸之一。11月2日, 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发布有关MH370搜寻的最新报告,称在飞机坠入海中时,处于无人控制的状态。2018年5月29日,美国“海洋无限”勘探公司对马航MH370客机的搜寻工作结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H370

mh370写给2014年的一封信 什么意思

我是MH370。不要问我是从哪里给你写信的,有些事情如果需要知道,人们早晚会知道。你也不用担心我是来谴责你的。是的,你已经把我忘了,这我知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你并没有比别人做得更好,但也没有比别人做得更差。“尘归尘、土归土”,我们的命运均是如此。  我没有早一点给你写信,是因为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事情过去这么久了,慢慢地,我已经可以玩味这场悲剧中的黑色幽默了。飞机出事故的概率大约是20万分之一,而出现多人死亡的空难事故的概率只有三百万分之一。  我是一架波音777。在这种飞机二十多年的飞行历史上,只出现过9次事故,涉及的死亡人数不过3人而已。马航在40多年的历史里只出过两次重大事故,其中一次还是因为劫机。2013年,马航才刚刚获得世界旅游奖的“亚洲最佳航空公司”奖项。出事的那一天,我是从吉隆坡起飞的,那是一个尽管有点浮夸,但再怎么浮夸也仍然被大家视为二流角色的国家的首都。我要飞往北京,那是一个尽管在迅速强大起来,但总是低调得唯恐不够低调的国家的首都。  再怎么说,“中大奖”的也不应该是我啊。  我最近变得有点像哲学家,因为总是在思考灾难这件事。灾难是个哲学问题。它复杂、痛苦,而且无解,特别适合喜欢自虐的哲学家。我是个生活流的哲学家,只能从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思考灾难问题。  飞机失事,往往都是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我还记得第一次起飞的感觉:兴奋、紧张、害怕,觉得有点失控。后来的每一次起飞,对我来说都是一个神圣的仪式,总会有那么点小激动。但降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每一次降落的时候,我已经是风尘仆仆、疲惫不堪。从高贵而洁净的天空回到嘈杂而混乱的地面,心中不免有些莫名的失落。我喜欢在空中平稳飞行的感觉,尽管我知道,油箱里的油总会用完的,飞得再高、飞得再远,总得要着陆。  你现在就正处在降落的过程中。我这么说你一定会不服气,因为这一路走来有惊无险,逢凶之处,总能化吉。全球经济增长是低落了,但还算平稳;世界油价突然下跌,但也没有触发连锁反应。我的一个兄弟MH17,也是一架波音777,好端端地在乌克兰上空飞着,竟然被打了下来。我本来以为这下糟糕了,可能会引发一场不大也不小的冲突,结果居然又是不了了之。看来,今年唯一倒霉的就是我们马航。  当然,我是有一点危言耸听,就算是我自己,也不是在降落过程中出事的,我是被欺骗、被劫持、被杀害的。具体的故事我不愿意讲,我的痛苦是属于我自己的,你们的好奇不足以理解我的悲伤。你们和我不一样,你们仍然是踌躇满志的。  是的,我是被怨气和戾气所害,你并不是凶手,你甚至连凶手是谁都找不着,但是,这股怨气和戾气,难道就与你们的傲慢和偏见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看到,那个繁花似锦、人人快乐的镀金时代已经结束了——又或许,那个时代原本就是人们的一种幻觉。我看到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熊熊黑烟,我看到了世界各地股票交易所的人们在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惊恐万状,我看到你的仪表盘上,油箱的指示已经快接近红线。我能听得到你久未修理的发动机发出沙哑的噪音,能预感到你航线前方即将出现空气湍流。  但是,没有人把前面的风险当成一件值得担忧的事情。我看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仍然自以为能够号令天下,其实它连自己国内的骚乱都束手无策。我看到,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中,失去了曾经夺人心魄的高速经济增长,我不知道它该怎么应付层出不穷的问题。我看到,有的国家变得越是衰弱,就越是强硬;我也看到,有的国家越是停滞,就越是破罐子破摔。  我看到,曾经得到的人们不愿意失去,哪怕他们曾经得到的都是特权;而没有得到的人们开始愤怒,尽管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争取、以及该争取什么样的权利。我看到人们都很忙,假装在忙正经的事情:他们有眼睛,却看不到别人;有耳朵,却听不到别人;有心灵,却无法理解别人。  在经济繁荣的时候,人们变得更加乐观自信,而在经济低迷的时候,人们就变得更加悲观和自私。历史已经在降落了,尽管人们尚未察觉——但我察觉到了,因为我就是受害者之一。想想我真是够窝囊的。有人在街上吵架,那不是我;有人在街上打架,那也不是我;有人在街上掏出了手枪,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子弹却打偏了,恰恰打中了我。  我已经走了。街上愤怒的人们还在。冰山上已经有裂纹,断层线的地质活动比过去更加活跃,气候日益异常。从一个高歌凯进的繁荣时期,到一个长久低迷的萧条时代,发生变化的并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很多事情、很多意想不到的风险会等着你们。我祝你们的运气比我更好。  抱歉占用你这么多的时间。我知道你很忙,人们都要为你送行,各种庆典排都排不开。但我的话又能讲给谁听呢?讲给2015年听吗?他只会比你更志得意满。好歹,你在觥筹交错的盛宴之余,或许会有一丝曲终人散的惆怅。毕竟,你很快也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匆匆草就,巾短意长。告别的时候到了,送你一首歌德的诗。不长。  “一切的峰顶  沉静  一切的树尖  全不见  丝儿风影  小鸟们在林间无声。  等待吧:  俄顷  你也要安静。”


马航什么时候出事的

2014年3月8日01:20,航班在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交接处与胡志明管控区失去联系,且并未收到失踪飞机的求救信号。
起飞
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 00:42
从中国民航局空管局获悉,马来西亚航空公司B777-200ER型飞机(机身编号9M-MRO),执行MH370(吉隆坡至北京)航班任务,起飞时间8日00:42(北京时间)。
失去信号
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 约01:20
飞机约01:20在胡志明管制区同管制部门失去通讯联络,同时失去雷达信号,经向相关管制部门联络证实,该机一直未与我国管制部门建立联络或进入我国空管情报区。
未到达
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6:30
飞机原定8日早晨6:30在北京着陆。全程约为2300英里(3700公里)据报道,这架飞机上载有227名乘客,其中两个婴儿和12名工作人员。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与马当局启动紧急行动搜救该飞机。
航油耗尽
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9:00
马航高级官员接受访问表示,本次航班配有7小时航油,他们相信到目前为止,飞机航油已耗尽。


MH370失联五周年,为何调查如此困难?

想象一下,在广阔的海洋中寻找一架小小的飞机,是不是可以用大海捞针来完美形容?对,现在普遍认为MH370坠海,而要在马来广阔的海洋中寻找一架飞机,真的就是大海捞针。1.海面广阔,并且马航失踪的地带是越南和马来西亚交界的边境,这里科技也不发达,对海洋的探测技术也不好。都知道马航残骸就在这个红色圆圈里面,但是要知道这么小一个圆圈在现实中对应着多大的范围,要寻找一架小小的飞机残骸真的太难了。 2.其次,如果飞机坠海会直接沉入海底,而我们还没有足的技术在海底进行探测。所以之前有一句话就说,在那么宽阔的海里面找到马航,不亚于在100万位的圆周率中找1位错数,可见这个事情有多困难。3.并且时间已经过去五年了,很多线索都已经中断,再要去寻找飞机残骸更是难上加难。但是还是希望能够早日找到飞机残骸,起码给遇难者家庭一些安慰。

MH370航班失联4年原因找到了吗?

在马航MH370消失的第1606天,当地时间7月30日,马来西亚政府发布了MH370航班的最新报告。这一份最新报告,和以往发布的各个报告相比,并没有等待结果的人们带来希望——无法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此前,有媒体在报道中将此次报告称为“最终报告”,而据多家外媒报告、失联乘客家属表态及社交媒体上传的照片显示,这份数百页的报告封面上写的是“安全调查报告”,并没有“最终报告”的说法。“最终”改正为“最新”,这或将带给失联乘客家属的又一次希望。希望落空和又一次希望,这应该是自2014年3月8日凌晨1时20分起,每一位关注马航MH370航班的人所往复经历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失联乘客家属重新开始了生活,当然,也有失联乘客家属还是无法接受,依旧等待亲人归来。显然,“无法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作为十数次调查报告后的最新结论,是无法令人满意。只不过,在没有最终搜索到失联飞机之前,依据航空业界对空难事件的调查惯例,无法同失联飞机实物及黑匣子数据(时间过久可能失效)进行交互验证,也就无法完全证实MH370航班究竟缘何发生失联。也就是说,找不到飞机,或许将一直不会有令人满意的报告。按照中国俗语的说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话虽糙,但确实能够体现关注此事人群的最直接要求。但MH370航班的搜索工作一样不尽如人意,除了被官方正式确认的三块残骸能够证明MH370航班飞机遭遇了解体,搜索工作一样没有任何有价值进展。这并非是相关机构的工作不力。在马航MH370航班之前,2009年法航AF447航班是千禧年以来最为离奇的空难。AF447航班失事前,没有求救信号,没有目击者,甚至没有在雷达上留下任何痕迹。为了破解真相,搜寻工作花费了近2年时间,方才寻得残骸,也才最终形成了事故报告。AF447航班证明,海上空难需要耗费的时间和财力是难以想象的,面对更加离奇的MH370航班,我们只能要求继续探寻真相。搜寻到法航AF447航班残骸的“阿卢西亚号”探勘船在出海前已经得知,法国调查机构已经默认这将是最后一次对失事飞机进行搜寻,但最终他们还是成功发现了残骸。因此,无论调查报告迭代了多少版本,只要飞机没找到,有关各方要做的就应该是继续搜寻失踪客机,永不停歇。调查,不能止于无法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调查,也一样不能止于搜寻工作失去希望。报告发布当天,有航空自媒体发文称,“搜寻飞机残骸的难度就相当于让一个人打着电筒在暗夜里走路搜寻内蒙古那样大的区域,而目前的支出和时间,只完成了1/10……”因而,面对依旧能够获取到的线索,就应该是涉事各国再次通力合作,重新开启新一轮的搜寻工作。毕竟,现在的科技较2009年更为发达,现今国际间合作密切也已不同以往。这几年来,社交媒体上关于MH370航班的各种各样温暖言论亦或温暖故事一直不曾离去,而关于MH370航班失联的各种猜想乃至阴谋论也一直未曾断绝。让温暖继续伴随着失联乘客家属,期待真相早日到来驱逐阴谋论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