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教皇历任教皇是谁?
历任教皇列表如下:1、彼得64-67,十二使徒之首。2、利奴67-69,保罗的助手,提摩太后书记载过此人。3、阿内克利特79-90,早期罗马教会弱小,教会历史不全。4、克雷芒一世90-99,释奴,由保罗任命为罗马主教。5、埃瓦里斯特99-107,祖籍伯利恒,希犹混血儿。6、亚历山大一世,107-116罗马总督皈依。7、西斯克特一世116-125。8、特勒斯福鲁125-136,早期教皇,严格来说是罗马主教。9、希吉奴136-140,原为雅典哲学家,自此基督教神学壮大,奠定和各派角逐胜利的基础。10、庇护一世140-155 ,在位期间教会神学哲学化。11、阿尼赛155-166,反驳诺斯替派瓦伦廷,马西昂和孟塔努派纠纷。12、索泰尔166-175 。13、爱留德175-189 。14、维克托189-199,以复活节日期为由开除小亚细亚教徒教籍。15、蔡斐林199-217,希坡律图的论敌。16、加里斯多一世217-222,反对撒伯里乌派的神格唯一论。17、乌尔班一世,田野庄稼的保护者,德奥国家尊为葡萄业的保护者。18、庞提安230-235,和希坡律图同遭罗马皇帝流放至撒丁岛。19、安泰235-236 在位一月。20、法比昂236-250,首次划分罗马教区为七教会,任命七位副手。21、科内昂251-253,十四个月后当选为教皇,革除诺瓦替安派教籍。22、卢修斯一世253-254,反诺瓦替安派。23、司蒂芬一世254-257,反希普里安主张。严格教规,承认异端派洗礼有效。24、西斯克特二世257-258,调节前任和非洲教会异端洗礼问题。25、狄奥尼西259-268,整顿罗马教会。26、斐理克斯一世269-274,普罗提诺新帕拉图学说流行。27、欧提安其275-283。28、凯尤283-296,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的亲戚,。29、马色林努296-304,被控有叛教行为。30、玛赛一世308-309,亚美尼亚奉基督教为国教。
罗马人对教皇十分重视,教皇是怎么选举出来的?
天主教的最高领袖是教皇。在全世界各个地方天主教的教皇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教皇是最高领袖,他的下一级的是枢机主教,也就是红衣主教,因为这些人身穿红袍,戴着红帽,穿红色是教皇所赐予的特殊权利,所以才得此名,他们是教皇的得力助手,教皇要安排什么命令时都会先传达给他们。红衣教会大概有100多人组成,教皇没有特殊情况是绝对不会下台的,直到他去世才会票选新的教皇,教皇选举实行投票制,总共120人参与选举,并且严格按照特殊的方式进行,选举方式是由中世纪流传下来,到现在也没有改变过,这些参与选举的人要在梵蒂冈进行票选,一旦进入梵蒂冈必须要杜绝任何电子产品,也不能和外界有所联系,除非新一届的教皇产生。除此以外,基本上需要电力的设备都是被禁止的,从选举的前一天晚上,所有要参与选举的人,都必须到教堂做一些特殊的仪式,所有的食物和设备都在里面有专人进行输送,选举教皇的地点是在梵蒂冈的西斯廷小教堂,每个人面前有一张小小的桌子,大选举台前有一个箱子,就是专门来统计票数的箱子,后面有一幅壁画,壁画似乎在宣判着正义,每个红衣教主将自己想要推选的人写在纸上,还必须在写完以后用自己的大拇指和食指夹着举过头顶,依照地位的高低,然后放入那个小箱子里,选举教皇没有所谓的候选人,每个人写出心中最想选的那个人就好。有些时候可以当选的人之中票数相差的并不多,难以抉择,这并不代表最高票数的那个人就可以成为教皇,因为必须要有2/3的人支持才能够当选教皇,所以一次选不出来就得进行下一次,直到选出来为止。但是这样子实在是太费时间了,所以就出了新的规定,如果九天以内还没有出结果的话,就依靠票数来当选,但是票数相差要较大。
罗马教皇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教?
罗马教皇是天主教。天主教的最高领袖是罗马教皇。天主教是基督宗教的三大宗派之一,其正式名称为罗马天主教会或罗马公教会,即由罗马教宗领导的教会,罗马教廷,从古代罗马主教府发展而来,最初无固定机构。它是天主教会的中央行政机构,协助教皇处理整个教会的事务。罗马教皇的地位罗马帝国对你们来说也许只是个名字,对中世纪早期的百姓而言却是一个鲜活的存在,他们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他们把罗马教皇当成自己的精神领袖,因为教皇居住在罗马,他还代表着罗马帝国这一深入人心的概念。当查理曼大帝和其后的奥托大帝重塑了世界帝国的概念,并创建了神圣罗马帝国,使得世界恢复到它原本的面貌时,百姓发自肺腑地感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