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伍子胥鞭尸

在历史上伍子胥到底有没有鞭尸楚平王

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 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 伍子胥是否掘墓鞭尸 伍子胥在父兄被戮后,智过昭关,投奔吴国,导吴破郢,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终泄心中积恨,是一段载诸史籍,传颂千古的历史佳话。 历来据此写成的演义式小说与戏曲传奇不胜枚举。 人们饱蘸浓墨,将伍子胥塑造成一个忠肝义胆、忍耻雪恨、鞭挞昏君的大侠,通过这个鲜明的典型形象和故事宣泄出对统治者的强烈的反抗精神。 至于历史上是否确有“掘墓鞭尸”这一幕,迄今为止却并没有任何人明确提出过疑义。 当代学者张君认为,只要对诸史细加考辨即可发现,这件事原系子虚乌有。 他的论据如下: 一、按《春秋》笔法与义例,凡有乱臣贼子以下凌上之事发生,莫不口诛而笔伐。 孟子曾曰,“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滕文公下》)。 按此,则楚平王虽听谗信诬,杀戮忠良,是一个典型的昏君暴主,但倘若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仍会被《春秋》视为非分之道,大书特书,贬其为犯上作乱的叛臣贼子。 可是《春秋》定公四年对吴兵入郢这件事的记载却极其简赅,仅仅只有五个字:“庚辰,吴入郢。”如此淡淡一笔便透露出定公四年并没有发生“掘墓鞭尸”这件僭冒至极的“暴行”。 二、《左传》记楚事尤为详备,宋代郑樵甚至因此断言:“左氏之书序楚事最详,则左氏为楚人。”但《左传》定公四年记吴兵入郢后的文字只寥寥数笔:“庚辰,吴入郢,以班处宫。 子山处令尹之宫,夫概王欲攻之,惧而去之,夫概王入之。”据此可见,吴兵入郢后,吴国的第二号人物夫概王(阖庐弟)与第三号人物(阖庐子)之间便因争占楚国宫室,把偌大的一个郢城闹得乌烟瘴气。 当时,派出去追歼逃亡在途的楚国君臣的只是少许部队,遇到一个执意庇护昭王的小小随国,便奈何不得,扫兴而归。 在这种情况下,吴兵又有何暇费工旷日去为子胥、伯盉二人钻穴锥埋、掘墓鞭尸呢?何况,如真有此事发生,那么按《左传》惯例,通常也会在传文后照应或补著一笔的。


被伍子胥鞭尸的楚平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被伍子胥鞭尸的楚平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公元前506年,伍子胥辅助吴王阖闾发兵大举伐楚,攻占楚国的都城,伍子胥特意发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下。那么,这名被伍子胥鞭尸的楚平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楚平王弃疾是楚共王儿子,楚共王有五个儿子,各是:皇太子招,少爷围、少爷比、少爷皙、少爷弃疾。楚共王去世,皇太子招继位,要为楚康王;楚康王当政十五年去世,他的儿子员继位,要为郏敖。郏敖让自己的堂叔少爷围做令尹,负责人国防。公元前541年,少爷围掐死郏敖,自立为王,要为楚灵王。楚灵王当政十二年,又被自己的小弟少爷比赶下台,死在深山中里,但噩耗一时并没有传出。少爷弃疾遵从手底下出谋划策,假称楚灵王杀回楚都,吓的少爷比自尽,弃疾因此走上帝位,要为楚平王。楚平王继位之时,以便夯实自身的地位,还可以“施惠老百姓”,客观性上对普通百姓有好处,但仅仅过了一年,楚平王的劣根就表露无遗了。1、横刀夺爱的父亲公元前527年,即楚平王继位的第二年,楚平王派太子少傅费无忌去秦国给太子建娶媳妇。费无忌与太子太傅伍奢不和,不可太子建信赖,此时见这名秦国女人长得漂亮,便动了歪脑筋。为了讨好楚平王,费无忌劝楚平王自身娶秦女,为皇太子另娶一位女人。美貌眼前,楚平王竟不管不顾做为人父的身份,采取了费无忌的建议,自身娶秦女,及与秦女生下了一个儿子,此即后来楚昭王熊珍。2、滥杀无辜的君王恶魔的大门一旦开启,就再也守不住了。费无忌把原本归属于太子建的秦女送给楚平王,又担心未来太子建继位,自身民族大义不保,于是便不断在楚平王面前诋毁、污蔑太子建。而楚平王竟然也较浅察,把太子太傅伍奢监禁下去,后来又轻信费无忌得话,杀了伍奢以及长子伍尚。伍子胥是伍奢的二儿子,他之所以逃往吴国,后来又发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就是因为楚平王滥杀无辜。楚平王对自己的儿子横刀夺爱,残害无辜的伍奢、伍尚,够坏吗?的确够坏,但还并不是最坏。楚平王所做的更坏的事是,放任贪腐,及其卖国求荣。3、放任贪腐当时,楚平王能够成功假称楚灵王杀回楚都,吓坏少爷比,蔓成然(字君旗)有一定的贡献,因此楚平王继位后,就任职蔓成然脉运行伊。但蔓成然妄自尊大,与富商养氏串通,得寸进尺,不知道控制。楚平王感觉,蔓成然的行为对他是一个潜在的威协,有利于继位的第一年(公元前529年)杀蔓成然,灭养氏。过后,楚平王又封蔓成然的儿子斗率是郧公,以表没忘记斗氏荣誉,既抚慰元老级,又揽收人的内心。事实上,楚平王杀蔓成然、灭养氏,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夯实自己的执政,毫无惩处贪腐之意。通过这件事,楚国的皇室统统搞清楚了一个道理:贪腐可以,只要不得罪楚平王就万事大吉。因而,汉朝陆贾在《新语·无为》上说:“楚平王奢华纵恣,不可以制下,检民以礼,增驾百马而行,欲令世人饶资本利,明不可及,於是楚国逾奢,朝臣无别。”意即楚平王当政期内,楚国朝臣左右贪腐不知所以,比楚灵王阶段更甚。4、卖国求荣在楚庄王阶段,楚国一度十分富强,变成天底下主宰。楚庄王去世后,楚国内战持续,综合国力有一定的消弱,但楚共王、楚康王、楚灵王几位君王大致还能维持强国影响力。楚灵王阶段,楚国依次消灭蔡国、陈国,乃至还有横扫天下的迹象。但是,到楚平王继位后,为了讨好天底下诸侯国以夯实自身的地位,楚平王居然容许楚灵王阶段千辛万苦打下来的陈国和蔡国复国,让两国之间原先君主的后代继位。这还不算。为了断好郑国,楚平王还准备将楚国以前侵吞的犨、栎两个地方退还给郑国。犨地近汝水,栎地近颍水,两县是楚国北方的名镇,如果就那样退还给郑国,对楚国显而易见十分不好。之后还行被派去郑国的特使枝如子躬“擅作主张”,楚国才没有把两个地方退还给郑国。总而言之,在楚平王执政阶段,楚国国力江河日下,不仅失去晋楚争雄的强大整体实力,反倒还需要有意取悦弱国,乃至屡次被弱国侵害。这种君王,被伍子胥鞭尸,真的是咎由自取!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