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题(24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脍炙人口(huì) 瞬息万变(shǔn) 相形见绌(zhuó)   B.安然无恙(yànɡ) 风调雨顺(diào) 焕然一新(huàn)   C.稍纵即逝(shì) 情郁于中(yù) 文质彬彬(shān)   D.惨绝人寰(huán) 骇人听闻(hài) 义愤填膺(yīng)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抑扬顿挫 深恶痛极 豪不犹豫 B.气宇轩昂 哑雀无声 文质彬彬   C.唾手可得 安分守己 肆无忌惮 D.南腔北调 义愤填鹰 造谣生事   3.下面这段话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的观察、苦心孤诣(A)   的实践、持之以恒(B)的积累,才能妙笔生花(C),才能用少数几个句子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D),活灵活现!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其作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   B.《永久的悔》的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   C.《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艾青诗全编》,其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   D.《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其作者是台湾诗人纪弦。   6.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汉字真的落后吗?_______说在七八十年前,我们的先辈们,那些“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斗士们对这一问题还不能慨然回答的话,________,作为他们的子孙们,我们_______可以理直气壮而又毫不迟疑地回答:汉字并不落后。汉字________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文字之一。   A.如果 那么 则 因为 所以 B.虽然 但是 却 不只 并且   C.如果 那么 则 不仅 而且 D.即使 然而 却 不但 也   7.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安适; , , 。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洒满温暖的阳光。   8.给下列一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3分)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 世界数字图书馆2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巴黎正式启用。该图书馆是在互联网上以多种语言形式向全球读者免费提供源于世界各地的重要原始资料。   据介绍,世界数字图书馆馆藏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资料质量非常高。它按时间、地点、主题和捐助机构等内容提供搜索和浏览服务。使用者可以用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葡萄牙文、俄文与西班牙文7种语言查询。   9.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或名言(每小题1分,共6分)   ⑴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采薇》)   ⑵ ,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兴来每独往, 。(王维《终南别业》)   ⑶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与“位卑未敢忘忧国”意义相近的句子是 , 。   ⑷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表现洞庭湖雄伟气势的句子是 , 。   ⑸在《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一诗中写出了诗人早出晚归,虽然辛苦却从不抱怨的诗句是: , 。   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表达该诗主旨的句子是:   。   二、阅读题(36分)   (一)赏析《朝天子•咏喇叭》,完成10~11小题。(5分)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哪,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朝天子•咏喇叭》体裁是 ,朝天子属 ,咏喇叭属 。   作者王磐是 (朝代) 家。(3分)   2.《朝天子•咏喇叭》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 ,表达了 。(2分)   (二)细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小题。(1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⑴邹忌讽齐王纳谏( )⑵朝服衣冠( )⑶臣之妻私臣( )   ⑷吾与徐公孰美( )⑸能面刺寡人( )⑹今齐地方千里( )   2.邹忌用自己切身的感受设喻,巧妙地劝说齐王。这样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   答:   (3分)   3.从本文看,邹忌是一个什么的人?(1分)   答: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   (三)(10分)   ⑴①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②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③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④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⑤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   ⑵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已经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但这不是最严重的一次。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77%到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   ⑶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将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以及身体几乎透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   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探索家查里斯•威廉•毕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如果某种生物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现新天体或地球重新恢复生机之后,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   1.读第⑴段内容后完成⑴~⑵小题。   ⑴用“//”划分层次:① ② ③ ④ ⑤   ⑵“首先”、“其次”两个词语表明第⑴段的说明顺序是 。   2.第⑶段划线句运用了列数字和 的说明方法,目的是为了说明   。   3.第⑶段引文的表达方式是 ,以此作结尾,作用是   。   4.简要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答:   5.人类因伐木销售、伐木建农牧场而毁灭雨林,无异于杀鸡取卵。请你思考一下,我们可以怎样做,避免砍伐树木,破坏森林。写出你的看法。   答:   (四)   ⑴七月,盛夏,银杏还是青翠的绿色,而我的心痛已经渐渐弥散开去。   ⑵最后一堂课,是和老师告别;考完最后一场试,是和学业告别;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是和学生生涯告别。然后,知道一个个朋友离去的日期,开始一场场告别。告别朋友,告别同窗,告别四年已经习惯的大学生活。   ⑶已经习惯了晚饭后在校园竹林中漫步,习惯了晚上的`卧谈会,习惯了下雨时有人把衣服一起收回,吃饭前尝两口别人的饭莱,几个室友像一家人似的相濡以沫。离别的日子将近,学校周围的饭馆总是挤得满满的。所有的朋友在那里举杯,为过去的日子和情感,为今天的惜别与感伤。   ⑷还记得入学第一天我们的自我介绍么?   ⑸还记得我们的“新生杯”篮球赛么?   ⑹还记得“小刚”的梦话,“鲁汉”的鼾声么?   ⑺还记得我们一起读书,一起辩论,一起赋诗,一起唱歌么?   ⑻那些有趣的、飞扬的,色彩鲜明、动人心弦、无比快乐的时光将要一去不复返了。我会永远记住那些和善可爱的面庞,记住你们每个人青春的风采,记住那星光下曾经相伴的蛙吟虫鸣,记住朋友们在夏夜里那轻柔如风的人生畅想……每一个画面,每一种声音,每一个瞬间都会因那里有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而被永恒地怀念。   ⑼再见了,我的老师、我的慈母、我的恩人!你们那渊博的学识、崇高的人格,真让我由衷敬佩;你们那 、 ,真让我 。在这临别之际,我披着月光,独上西楼,凭栏眺望着你们住处的灯光,依恋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耳畔又响起了你们深情的寄语。面对着浩瀚的夜空,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除了频频回味外,更多的却是感恩和祝福。   ⑽再见了,我们呆过的这间寝室,四年来,你如同一个好兄弟,默默地为我们遮风挡雨,无私地为我们全部付出。对着空无一人的寝室依依道了一声:“兄弟,我走了!”然后轻轻掩上门……   ⑾再见了,我的恩师;   ⑿再见了,我的朋友;   ⒀再见了,我的青春;   ⒁永别了,我的学生时代!   ⒂青春散场,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丽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感情。   ⒃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我们将会在前面的旅途上,迎着灿烂的阳光,乘着青春的翅膀,勇敢地飞向梦想的天堂。   1.第⑴段中的“心痛”具体是指“我”什么样的心情?   答:   2.文段主要抒发了作者的哪三种思想感情?   答:   3.请在第⑼段中的横线处根据划线句的文意和结构形式续写出恰当的内容。   4.请为文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答:   (五)学 会 微 笑   ⑴和谐,是需要微笑的。   ⑵这是因为:微笑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面部的武装已经解除,嘴上的哨兵已经撤岗。这种标志,犹如联合国大厦门前的那个雕塑:枪管已经扭曲,子弹已经不存,隐喻着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思想。   ⑶微笑是一种宣示。它宣示着:与人疏远的沉默已经结束,与人接近的叙说已经开启。这种宣示,犹如开岁发出的春令:来吧,我们是朋友;滋荣吧,嫩绿的百卉;斗芳吧,艳丽的百花。微笑是一面旗帜。它表达着:吾心谦和,与人为善;相逢一笑,重金胜玉。这种旗帜,犹如君子之交,虽形淡如水,却道直如弦,心心相印。微笑是可亲的。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快乐。《论语•宪问》曾言:“乐然后笑。”可见,笑由喜悦来,相从心头生。微笑是可敬的。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友善。北宋时期有一个叫程颐的哲学家、教育家在其《外书》卷二中曾言:“乐取于人以为善。”可见,为善使人乐,好善乐天下。微笑是可贺的。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再造。早在1900年,法国学者柏格森在其出版的《笑之研究》中就认为:笑是对不合和谐、不合生命、不合社会的惰性、刻板、造作等现象的一种智力反应和纠正,具有使人恢复灵活生命、适应社会的功利性。可见,一笑失百忧,生命如逢春。   ⑷微笑在心。心动笑发。心之精微,有时虽口不能言、书不能文,却可喜形于色,挂在脸上。这种表现,如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云:“纵言及平生,相视开笑靥。”   ⑸微笑在诚。诚动笑出。诚就是真心实意。诚还是无所隐伏。诚可生情,情可生笑。虽说“含娇含态情非一”,但毕竟惟有“披心腹”、心见诚,才可“见情愫”、笑溢出。   ⑹只要微笑,成功不远。美国有位企业家在谈到用人的成功经验时说:“宁雇一名满脸微笑的小学毕业的职员,也不雇一位面孔冷淡的哲学博士。”可见,微笑,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情况下,是多么的重要。   ⑺学会微笑,以柔克刚。《伊索寓言》中有则显示强大的故事说得分明:大风靠狂怒以显示强大,让地上的老人把衣服脱掉,结果却适得其反。风越大,老人把衣服裹得越紧,而且恨不得再多穿上几件衣服;太阳则相反,靠微笑以显示其力量。结果感动得老人不断地增加热量,不断地擦去汗水,最后心甘情愿地把衣服脱下。这说明,在一定时候、一定条件下,微笑比狂怒更有力、更能取得成绩!   ⑻民间有一俗语:“莫笑莫开店。”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科技含量高的好产品还不够,还要有好态度、好服务。只有相逢开口笑,才能盼得人气旺、生意火,从而“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1.请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答:   2.第⑺段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3.作者认为微笑是“可亲、可敬、可贺的”,请你分别解释“可亲”、“可敬”的原因。   可亲:   可敬:   三、写作题(50分)   题目:这里有 (如亲情、信任、希望、欢乐、竞争……)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字数500字以上。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1.D 2.C 3.B 4.B 5.D 6.C   7.示例:一回回送行,一天天守望,母亲的牵挂如岁月般的绵长。(3分,要求符合语境,句式基本相同,比喻恰当;有欠缺酌扣) 8.世界数字图书馆正式启用。   9.⑴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⑵出门东向看 胜事空自知 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⑷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⑸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⑹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   (一)1.散曲 曲牌名 散曲题名 明代 散曲家   2.明代宦官大摆威风,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 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二)1.⑴用委婉的语言劝告 ⑵穿戴 ⑶偏爱 ⑷谁 ⑸当面指责 ⑹土地方圆   2.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3.聪明、能言善辩、实事求是、善于思考   4.⑴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⑵满了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三)1.⑴ ①//② ③//④ ⑤;⑵ 从主到次(或“逻辑顺序”)   2.举例子 说明物种灭绝的可怕后果。   3.议论 作用:更具警示、警告作用,能让人在思考中增加环境的忧患意识,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4.是否会“以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并不能断言,所以用了表示猜测的“很可能”,用语严密、准确。 5.示例:研制能取代木材的新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四)1.指毕业将至,离别在即,“我”心中自然地滋生出一种难以言表的依恋、惆怅、忧愁和感伤等复杂而苦痛的心情。   2.怀念(依恋、惜别);感恩(赞美);励志(憧憬理想)   3.示例:谆谆的教诲、无尽的关爱,难以忘怀;深情的话语、鼓励的眼神,万分感动;动情的叙述、精彩的分析,心潮澎湃;……(点拨:所写内容只要文意贴切,结构句式与划线句相符即可。)   4.示例:毕业抒怀   (五)1.我们要学会微笑。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学会微笑,以柔克刚”的道理。(或证明“微笑比狂怒更有力、更能取得成绩”的道理)   3.可亲:微笑是由内心的喜悦传递出来的,故面相和善,让人觉得亲切。   可敬:微笑传递出的是友善,为善者乐善好施,令人尊敬。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缄(jiān)默 干涸(hé) 畸(jī)形 歼(jiān)灭

  B、玷(zhān)污 驿(yì)站 凝(níng)视 逊(xùn)色

  C、搪(tāng)塞 卑劣(liè) 哀悼(dào) 鄙(bǐ)视

  D、匿(nì)名 溺(nì)水 诘(jí)责 叱(chì)骂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3分)

  A、蕴藏 出类拔萃 生脱死拽 B、欧打 水汇不通 浅尝辄止  

  C、筛选 梦寐以求 张冠李带 D、赊欠 源远流长 直截了当

  3、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

  B、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

  C、“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的阳光少年。(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

  D、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指绿颜色蔬菜)

  4、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是,目前水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 的挑战之一。水危机严重 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水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A、严肃 制约 B、 严峻 制约 C、严峻 控制 D、 严肃 控制

  5、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B )(3分)

  A、我们在火车上写标语。 B、小王买了一本精装的《红楼梦》。

  C、孩子们看着他们在哈哈大笑。 D、船行二日即到。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史记?齐策一》,该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的汇编,相传为西汉末刘向编订。

  B、《细柳营》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

  C、《桃花源记》写于兵连祸结的晋宋交替期间,社会动荡不安,当时陶渊明退隐农村已达10年以上,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所以文中桃花源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D、李清照《渔家傲》这首词将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梦幻和真实、理想和现实融为一体

  7、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或名言(每空1分,共10分,每错、漏、添一字扣0.5分,扣完本小题的分值为止。)

  ⑴柳条折尽花飞尽, 。(无名氏《送别》)

  ⑵树欲静而风不止, 。(《韩诗外传》九卷)

  ⑶《朝天子?咏喇叭》中描写喇叭功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十五从军征》中反映我国古代兵役制度极不合理的句子是 ,   。

  ⑸在《诗经?采薇》一诗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   。

  ⑹“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是朱自清的《匆匆》中的句子,看到这一句,我们也许会有感而发,要抓紧时间,奋发努力,否则就会“ , 。”

  (用《长歌行》中诗句回答。)

  二、诗歌赏析(37分)

  (一)赏析诗歌《清平乐?村居》,完成1~2小题。(4分)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谁家白发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怎样理解?(2分)

  答: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4小题。(10分)

  (二)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的语言劝告) 臣之妻私臣(偏爱)

  B、能谤讥于市朝(指责)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实在)

  C、今齐地方千里(指齐国的地方) 时时而间进(偶而)

  D、邹忌修八尺有余(指身高) 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当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 B、吾孰与徐公美 徐公来,孰视之

  C、王之蔽甚矣 蔽林见窥之 D、自以为不如 以为妙绝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邹忌的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他也“窥镜而自视”,陶醉于这些溢美之词之中,于是,就“入朝见威王”,劝威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B、邹忌的讽谏是从生活小事出发,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

  C、邹忌在听到妻妾客的赞美之后的反应是“忌不自信、暮寝而思之”说明了邹忌是一个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人。

  D、本文记叙的是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

  大治的故事。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译:

  ⑵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译:

  四、现代文阅读

  (三)(13分)

  ①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②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时侯,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③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1、选文中母亲只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是: ,

  我们可以揣测出当时母亲 的心理。(2分)

  2、第②段中说“看到了母亲的棺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足见“我” 之深。《三国演义》中也有在棺材旁掉泪的一幕,那是 (人名)悼念 (人名),死者的死因是 ,可见三国之争情势复杂。(3分)

  3、作者在文中写到:“这就是我‘永久的悔’”。那么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呢?(用选文的原句回答),划波浪线的文末句在文中从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着什么作用?(3分)

  答:(1)作者永久的悔是:

  (2)作用:内容上

   结构上

  4、作者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即使整天吃红的。”你同意作者的说法吗?说说你的认识。(2分)

  答:

  5、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天,儿女们要送康乃馨给母亲,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那么今年的母亲节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呢?写出你心中最想表达的话。

  答:

   (3分)

  (四)冬天过去了(10分)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一连几个月啊。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⑴“冬天快过去了。”

  ②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都操碎了父母的心。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望着疲惫地坐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半百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此情此景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③还是一个冬季。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④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快去买饭吃吧,饿坏了。”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走几步,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一粒纽扣扣好,对我说:“熬一熬,⑵冬天快过去了。”我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朝他点点头。目送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块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灰。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

  ⑤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教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⑥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父亲望着屋外,对绕膝的满堂孙辈吆喝着:“出太阳啦,出去玩吧。冬天过去了。”父亲的话使我一下子生出万千感慨。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感谢你,父亲。

  1、全文详细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2分)

  ⑴ ;⑵ 。

  2、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⑴

  ⑵

  3、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是我国传统有效的读书法。请按要求勾画圈点。

  ⑴用“~~~”在选文⑤⑥段中画出一处概括父亲朴素的语言对我影响至深的句子。(1分)

  ⑵在第③段中,用“○”圈出表现“我”要向父亲要钱时矛盾心理的一个词语。(1分)

  4、短文描写细腻,情真意切,读来令人感动。选择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一处,写出你的感想。(2分)

  答:

  

  5、根据你对短文主旨的理解,依照下面画线的句式,续写句子。(2分)

  父爱如山,造就我一种坚韧刚毅的性格;父爱如 ,

   。

  三、作文(50分)

  生活中,你可能会有许多疑问和困惑,也可能会有许多你想知道的奥秘。请以《谁能告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来表现你的疑惑、好奇、幻想或探索等。要求:①文体自定,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散文或童话、科幻小说等等,但要注意文体的规范和内容的统一;②字数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带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溃退(kuì) 寒噤 憎恶 (è) 风雪载图 B. 惊骇(hài) 绥靖 拂晓(fú) 销声匿迹 C. 琐屑(xiè) 震悚 脂粉(zhǐ) 眼花缭乱 D. 诘问(jié) 荒缪 疟子(nüè) 触目伤怀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 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 这个进球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里昂队球迷还无法反应过来,嘘声不见了,整个球场在这一秒鸦雀无声,沉默得有些诡异。 D. 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C.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虽然7136个传统村落正在网上公示,其中2555个已经正式进入国家保护的视野,听上去似乎是个不小的数字。 ②在四处呐喊终于为几千个中国传统村落要了“名分”之后,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的担忧却丝毫没有减轻。 ③比这更让他忧虑的是,还是找不出一个特别好的办法从现在的困境中走出去。 ④“依然阻挡不住村落的濒危和被破坏,很多纳入国家名录的村落已经面目全非。” ⑤但当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已评审到第四批时,这位发起者却注意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 A. ①④⑤③② B. ①⑤④③② C. ②①④⑤③ D. ②①⑤④③ 5.下列语序调整后意义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2分) A.完成任务再吃饭——任务完成再吃饭 B.有话跟你说——跟你有话说 C.你去了就回来——你回来了就去 D.你慢点吃——你吃慢点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6~7题。(4分)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是性灵派诗人代表人物之一,与袁牧、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6.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资*源%库 A.首联从母亲的角度落笔,写其日夜思念自己的儿子,看到儿子在年底前回到家中,喜悦之情难以掩饰。 B.颔联以寒衣在身和家信墨新,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担心母亲在家辛苦,所以频繁写信回家。 C.后四句叙述儿子到家时的情形,疼儿之语声声在耳,让人心碎,怎忍在母亲面前为旅途劳顿而发怨言让母亲担心。 D.尾联表达自己长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 7.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全诗细腻地刻画了对久别回家的儿子无比怜爱、关切的慈母形象。 B.诗歌用华丽的语言,细腻地表现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 C.诗中“怜”“呼”“问”等词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资*源%库 D.诗中的“风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1题(10分)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①,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②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③而不可轨法④;倨傲自顺⑤,不可以为下⑥;崇丧遂哀,破产⑦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⑧,不可以为国。”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君君:国君要像国君。第一“君”是名词,第二个“君”是动词。②尼溪 (xī):地名。溪,同“溪”。③滑稽:能言善辩。④轨法: 用法度来规范。⑤倨傲自顺:高傲自大自以为是。⑥不可以为下: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⑦破产:丧失财产。⑧贷:借贷。 8.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景公/问政孔子 B.又复问政/于孔子 C.不可以/为下 D.后景公/敬见孔子 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节( ) (2)说(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 (2)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 11.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2分) (三)古诗文积累(6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一分) (1)至于夏水襄陵, 。 (2)荡胸生层云, 。 (3) ,平海夕漫漫。 (4)日暮乡关何处是, 。 (5)在中国的自然景色中,古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危悚山峦、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淡雅水墨、还有“ , ”的豪壮风沙。(用王维《使至塞上》句子填空。)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13~16题。(14分) 客气就见外了 ①我的一位好友,以前曾在山区的一所小学当老师,说是一所小学,其实就两个老师,都是外乡人,连同学前班,总共有四个年级,25个学生。学校所在的地方很偏僻,就在一个山包上,学生也就局限于这个村子,村里也就二十来家人,离乡政府所在的街道有四公里,都是狭窄难走的山路,是那种一上一下的陡坡,对面看得见,走到面前要半天,来回一趟去赶街得要两个钟头,一个星期可以赶一次街,买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不过,他们很少到街上去买菜,即使要买的话,也是买一点猪肉,因为要上课,往往就是托村里去赶街的人买一点,却从来不买新鲜的蔬菜。 ②那次,我跟随他们到学校去玩,正赶上栽秧那段时间,三天的时间里,都没有在学校吃过一顿饭,我看他们煮饭的灶房,差不多已有好长时间没有煮过饭了,切菜的刀子也锈迹斑斑了。 ③等他们放了学,就有学生说家长说了他家今天栽秧要老师到他家吃饭,两位老师也不客气,带着我就来到学生家,到了学生家才发现,这家栽秧的人家请了很多人来栽秧,朋友跟我说,村里人的习惯,哪家栽秧,村里的妇女都去帮助栽秧,主人家只需要办好伙食就行了,即使最困难的人家都会把自己家里过年杀猪时留下的最好的肉煮了,家里养着的鸡杀了,招待来帮忙的人,就像请客一样,一点都不会怠慢帮忙的人。 ④听说我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主人异常热情,朋友的客人就是他们的客人,朋友能带着我到他们家去吃饭,那是主人家最大的人情。主人家一点也不把我当做外人,拿出了他们平常吃的那种稍微黑一点的粑粑来招待我,吃饭的时候,把在他们看来最肥的那种肉夹到我的碗里, 吃了厚厚的肥肉才有力气干活的。吃完饭,主人家说:“下午饭一定要来哟!”在回学校的路上,朋友跟我解释说:一般到了栽秧这段时间,都到村里的人家去吃饭,即使没有孩子在学校读书的人家,只要到了栽秧那天,也都一定要请老师去吃饭,不去的话,就是看不起这家人,人家会不高兴的。 ⑤朋友他们两个都不抽烟,不过,我发现,在他们的办公室里,都摆着草烟和卷烟纸。我好奇地问:“你们都不抽烟,摆着草烟干什么呢?”朋友说:“那是为了招呼村里的人而准备的。农闲的时候,村里的人上山去放羊、放牛回来,见他们在上课,也不会去打扰,就会进开着门的办公室里去卷上一支草烟,顺带把在山上捡的菌子放在办公室里。有时,下了课,在灶房里不知是谁把自家地里的蒜苗拔了放在里面,或是在孩子来上学的时候,就把自家地里的蔬菜掐一把带到学校里来,我们一般不买蔬菜。村里的人已经完全把我们当村里人看待了,一点也不见外。” ⑥“难怪你们从来不买新鲜的蔬菜呢。”我说。 ⑦“这还不算,每逢村里人家有个红白喜事,我们必得去帮忙,也就是得去帮忙挂挂礼,像村里人一样,送上五块钱的礼金,那是主人家莫大的面子了!”朋友说,“村里还专门给学校划了块地,村里人出种子,化肥和人力,种上了玉米,等到收了玉米,杀上一只羊,全村人在一起要聚一聚餐呢,那时你一定要来呀!” ⑧朋友他们已经融入了那个山村,村里人不在把他们当做外人,也就少了那些虚礼、客套。不是所有的地方,跟所有的人,都需要客气,过多的礼貌也许意味着疏远,过分的客气也许意味着距离,村里人想要是一种“自己人”独有的亲昵感,这,在现在,可是人与人之间最为缺少的。 (选自《意林》2016年第3期) 13.文中哪些方面体现村里的人相互不客气?(4分) 14.作者在文中交代“三天的时间里,都没有在学校吃过一顿饭,我看他们煮饭的灶房,差不多已有好长时间没有煮过饭了,切菜的刀子也锈迹斑斑了”这一内容有何用意?(3分) 15.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主人家……拿出了他们平常吃的那种稍微黑一点的粑粑来招待我,吃饭的时候,把在他们看来最肥的那种肉夹到我的碗里。 16.结合文章主旨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过多的礼貌也许意味着疏远,过分的客气也许意味着距离,村里人想要是一种 ‘自己人’独有的亲昵感,这,在现在,可是人与人之间最为缺少的”一句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7~20题。(12分) 人类究竟可以活到多少岁 ①人类究竟可以活到多少岁?这向来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传说上古时期的彭祖活了八百多岁,而道教的创始人老子骑青牛出关,不知所终,有人认为他已羽化登仙,长生不老。但这些毕竟只是传说,没有确实可靠的根据。 ②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曾有过关于“人能活多少岁”的说法。《黄帝内经》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尚书》则提出“寿,百二十岁也”。可见,祖国医学认为,人的寿命应该在100—120岁左右。 ③而现代医学则是按发育成熟年龄或细胞分裂周期来计算人类寿命的。婴儿出生之后,要靠母亲乳汁的喂养才得以存活。动物中也有一些和人类一样,生下小宝宝之后,母亲会用乳汁喂养它们,如猴子和大猩猩等。这些动物叫做哺乳动物,他们和人类有更多相似之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最高寿命,大约相当于其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类的性成熟期大约在13~15岁,因此寿命应该在104~150岁之间。另有研究显示,哺乳动物的寿命相当于生长期的5~7倍,生长期一般是指动物从出生到骨骼发育结束这一时期。如狗的生长期是2年,它们的寿命为10~14年;牛的生长期是4年,它们的寿命是20-30年;骆驼的生长期是8年,它们的寿命是40年左右;猿生长期12年,寿命约为60年。而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按照这一规律推算,最高寿命应该在100~175岁之间。 ④有关资料显示,各国长寿老人的实际寿命与上述估算值较为接近,即在120岁左右。当然,120岁是目前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所能达到的最高寿命。借助现代科技,人类的寿命有可能突破这一极限,得以大大延长。下面是近些年的一些研究成果。 ⑤科学家发现,人体变歧杆菌含量的多少与人体的生长、机体代谢、衰老等密切相关,百岁健康老人体内变歧杆菌的数量要比普通老人高约100倍。中国科学家也曾对广西巴马长寿老人体内的菌群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巴马长寿老人体内变歧杆菌数量高达108,远远高于正常人群。这被认为是巴马长寿老人长寿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国际医学界提出了一个设想:如果人体内的变歧杆菌经过补充,能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人类的`平均寿命就可能达到140岁以上。 ⑥此外,基因技术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因“狂人”德格雷更是宣称已破解人类老化的实质。德格雷提出,导致人类老化的因子有以下7个,即细胞的萎缩和恶化、细胞的恶性繁殖、染色体的变化、线粒体的变化、细胞体内垃圾的堆积、细胞体外垃圾的堆积,以及细胞体外蛋白质的交织。德格雷还认为,老化实际上基于生物细胞发动的一个固定程序,细胞依据该程序逐一凋亡。即便某人从不得病,他仍将在120岁前后死去。因为120岁时机体重要器官的关键细胞将会凋亡,有关组织细胞也不再发挥其生理功能,机体也随之死去。如果应用基因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解除上述7个因子,并控制细胞的分裂次数和分裂程序,老化过程即可延缓甚至停止,人类的寿命将会大大延长,甚至可以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 (选自《探索与发现》2016年第9期,有删改) 17.文章第①段引用传说的作用是什么?(2分) 18.文中说明影响人类寿命长短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9.第③段和第⑤段分别运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进行说明,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20.第⑥段提到的“基因技术”有望延长人类的寿命,而克隆技术也属于基因技术,在这方面人类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对此,人们有喜悦,也有担忧,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对基因技术的看法?(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44分) (一)综合性学习(4分) 21.2016年11月16日~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人工智能成为大会嘉宾热议的关键词。为此,八年级(5)班举行了“人工智能的利与弊”的辩论赛,请你根据下面材料和正方辩词,代表反方进行反驳。(100字左右) 链接材料: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等。 正方辩词:人工智能听起来很遥远,其实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它更多表现为自主行动,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主动采取行动,如无人驾驶汽车、自主行动的机器人、身份验证系统、手机智能助手等,可以全面辅助或替代人类工作,让生活更便捷、更有乐趣。 (二)写作(40分) 22.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文题一】走过 【文题二】明智的转身,可以让自己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优雅的转身,能够让别人欣赏到你的优点;华丽的转身,可能创造出人生的辉煌…… 请你以“转身”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选择文题一须把文题补充完整,选择文题二须自拟标题;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2分)B【解析】A项“恶”应读wù,“图”应为“途”;C项“脂”应读zhī;D项“疟”应读yào,“缪”应为“谬”。 2. (2分)A【解析】“锐不可当”是一个褒义词,用来形容当面之敌不恰当。 3. (2分)C【解析】A项成分残缺,去掉“使”字;B项去掉“防止”或“不”;D“处心积虑”是贬义词,应改为“呕心沥血” 4. (2分)D【解析】②句先表明本语段的对象“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应放在句首;①句的“虽然”和⑤句的“但”形成关联,③句的“这”指代第四句的内容。 5. (2分)C【解析】四个选项,原句和改句只是词语调换的顺序,C选项意思发生了改变,原句强调先去后回来且时间不长,改句强调回来之后再去。 6. (2分)B【解析】颔联以寒衣在身和家信墨新,体现了母子情深,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关心和爱护。 7. (2分)B【解析】从诗歌整体看,全诗语言朴素。 8. (2分)C【解析】“不可以为下”是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之”,意思是“不可以(之)为下”,“不可”表否定判断,其宾语是“以(之)为下”。 9. (2分)(1)节约 (2)同“悦”,高兴。 10. (4分)(1)即使有粮食,我怎么能吃得到呢!(2)四处游说乞求借贷,不可以此治理国家。 11. (2分)强调封建尊卑有序的礼制稳定封建秩序。 (附参考译文)齐景公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讲得好啊!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怎么能吃得到呢!”改日齐景公又向孔子询问为政,孔子说:“为政在于节约财物。”景公很高兴,将要把尼溪的田地封赐给孔子。晏婴进言说:“这些儒者能言善辩不能用法度来规范;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崇尚丧礼尽情致哀,破费财产厚葬死人,不可将这形成习俗;四处游说乞求借贷,不可以此治理国家。”此后齐景公虽然恭敬地接见孔子,但不再问有关礼的事。 12. (6分)(1)沿溯阻绝 (2)决眦入归鸟 (3)迷津欲有问 (4)烟波江上使人愁 (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13.(4分)①哪家栽秧,村里人都去帮忙,主人家只需拿出最好的菜款待好客人就行。(1分)②两位老师会在办公室为村里人准备好烟,村里人(包括学生)会把在山上捡的菌子或自家地里的蔬菜拿给老师,老师一般不买蔬菜。(1分)③每逢村里人家有个红白喜事,村里人会送上礼金,两位老师也不例外。(1分)④村里专门给学校划块地,村里人出种子、化肥和人力,庄稼成熟时,在学校里杀上一只羊,全村人在一起聚餐。(1分) (意同即可) 14.(3分)设置悬念,(1分)使文章情节有波澜,更能突出两位老师已经完全融入这个山村,村里的人已经完全把两位老师当村里人,体现了“客气就见外了”这一主题。(2分) 15.(4分)从“平常吃的”“稍微黑一点的”可以看出主人家一点也没有把我当外人,自己平时吃什么,客人也就是什么;(2分) “最肥”“夹”体现了主人家的热情、淳朴。(2分) 16.(3分)围绕“客气了就见外”抓住“疏远”“距离”“自己人旳亲昵感“以及结合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即可。(3分) 17.(2分)引用传说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18.(3分)①人类的发育成熟年龄或细胞分裂周期(生长期);②人体变歧杆菌含量的多少;③人类细胞的老化。 19.(4分)第③段列举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的生长期的具体年限和推断的最高寿命的年限,使说明的事物更科学,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2分)第⑤段通过百岁健康老人与普通老人体内变歧杆菌的数量的比较,说明人体变歧杆菌含量的多少与人体的生长、机体代谢、衰老等密切相关。(2分) 20.(3分)示例:对于基因技术我们要要辩证地看待。有好处:如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延长人类的寿命,减少人类的疾病和痛苦等等;也有弊端:地球人口剧增,各种资源将会严重不足,最终可能导致战争的发生、犯罪现象的增加,甚至导致人类的灭亡。(言之成理即可) 21.(4分)示例:人工智能拥有智商,它可能会反抗人类。这种隐患也在多部电影中发生过,其主要的关键是允不允许机器拥有自主意识的产生与延续,如果使机器拥有自主意识,则意味着机器具有与人同等或类似的创造性,自我保护意识,情感和自发行为。那么,人工智能将会是人类未来最大的威胁。(观点1分,理由2分,语言1分) 22.评分等级(40分) (一)基础等级(30分) 1.一类卷 (26~3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2.二类卷(21~25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 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3.三类卷(15~20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 4.四类卷(15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松散,卷面混乱。 (二)发展等级(10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3.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象奇特,有个性)。 说明:(1)评卷时以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给分。发展等级选取四点中最突出的一点评分。该给多少分就给多少分,直至满分10分。要考虑考场作文的实际。优秀的可给满分。(2)没有书写标题扣2-3分。每4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扣到3分为止。每少50字扣1分。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溃退(kuì) 寒噤 憎恶 (è) 风雪载图   B. 惊骇(hài) 绥靖 拂晓(fú) 销声匿迹   C. 琐屑(xiè) 震悚 脂粉(zhǐ) 眼花缭乱   D. 诘问(jié) 荒缪 疟子(nüè) 触目伤怀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 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 这个进球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里昂队球迷还无法反应过来,嘘声不见了,整个球场在这一秒鸦雀无声,沉默得有些诡异。   D. 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C.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虽然7136个传统村落正在网上公示,其中2555个已经正式进入国家保护的视野,听上去似乎是个不小的数字。   ②在四处呐喊终于为几千个中国传统村落要了“名分”之后,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的担忧却丝毫没有减轻。   ③比这更让他忧虑的是,还是找不出一个特别好的办法从现在的困境中走出去。   ④“依然阻挡不住村落的濒危和被破坏,很多纳入国家名录的村落已经面目全非。”   ⑤但当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已评审到第四批时,这位发起者却注意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   A. ①④⑤③② B. ①⑤④③②   C. ②①④⑤③ D. ②①⑤④③   5.下列语序调整后意义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2分)   A.完成任务再吃饭——任务完成再吃饭 B.有话跟你说——跟你有话说   C.你去了就回来——你回来了就去 D.你慢点吃——你吃慢点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6~7题。(4分)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是性灵派诗人代表人物之一,与袁牧、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6.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资*源%库   A.首联从母亲的角度落笔,写其日夜思念自己的儿子,看到儿子在年底前回到家中,喜悦之情难以掩饰。   B.颔联以寒衣在身和家信墨新,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担心母亲在家辛苦,所以频繁写信回家。   C.后四句叙述儿子到家时的情形,疼儿之语声声在耳,让人心碎,怎忍在母亲面前为旅途劳顿而发怨言让母亲担心。   D.尾联表达自己长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   7.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全诗细腻地刻画了对久别回家的儿子无比怜爱、关切的慈母形象。   B.诗歌用华丽的语言,细腻地表现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   C.诗中“怜”“呼”“问”等词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资*源%库   D.诗中的“风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1题(10分)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①,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②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③而不可轨法④;倨傲自顺⑤,不可以为下⑥;崇丧遂哀,破产⑦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⑧,不可以为国。”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君君:国君要像国君。第一“君”是名词,第二个“君”是动词。②尼溪 (xī):地名。溪,同“溪”。③滑稽:能言善辩。④轨法: 用法度来规范。⑤倨傲自顺:高傲自大自以为是。⑥不可以为下: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⑦破产:丧失财产。⑧贷:借贷。   8.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景公/问政孔子   B.又复问政/于孔子   C.不可以/为下   D.后景公/敬见孔子   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节( ) (2)说(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   (2)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   11.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2分)   (三)古诗文积累(6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一分)   (1)至于夏水襄陵, 。   (2)荡胸生层云, 。   (3) ,平海夕漫漫。   (4)日暮乡关何处是, 。   (5)在中国的自然景色中,古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危悚山峦、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淡雅水墨、还有“ , ”的豪壮风沙。(用王维《使至塞上》句子填空。)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13~16题。(14分)   客气就见外了   ①我的一位好友,以前曾在山区的一所小学当老师,说是一所小学,其实就两个老师,都是外乡人,连同学前班,总共有四个年级,25个学生。学校所在的地方很偏僻,就在一个山包上,学生也就局限于这个村子,村里也就二十来家人,离乡政府所在的街道有四公里,都是狭窄难走的山路,是那种一上一下的陡坡,对面看得见,走到面前要半天,来回一趟去赶街得要两个钟头,一个星期可以赶一次街,买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不过,他们很少到街上去买菜,即使要买的话,也是买一点猪肉,因为要上课,往往就是托村里去赶街的人买一点,却从来不买新鲜的蔬菜。   ②那次,我跟随他们到学校去玩,正赶上栽秧那段时间,三天的时间里,都没有在学校吃过一顿饭,我看他们煮饭的灶房,差不多已有好长时间没有煮过饭了,切菜的刀子也锈迹斑斑了。   ③等他们放了学,就有学生说家长说了他家今天栽秧要老师到他家吃饭,两位老师也不客气,带着我就来到学生家,到了学生家才发现,这家栽秧的人家请了很多人来栽秧,朋友跟我说,村里人的习惯,哪家栽秧,村里的妇女都去帮助栽秧,主人家只需要办好伙食就行了,即使最困难的人家都会把自己家里过年杀猪时留下的最好的肉煮了,家里养着的鸡杀了,招待来帮忙的人,就像请客一样,一点都不会怠慢帮忙的人。   ④听说我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主人异常热情,朋友的客人就是他们的客人,朋友能带着我到他们家去吃饭,那是主人家最大的人情。主人家一点也不把我当做外人,拿出了他们平常吃的那种稍微黑一点的粑粑来招待我,吃饭的时候,把在他们看来最肥的那种肉夹到我的碗里, 吃了厚厚的肥肉才有力气干活的。吃完饭,主人家说:“下午饭一定要来哟!”在回学校的路上,朋友跟我解释说:一般到了栽秧这段时间,都到村里的人家去吃饭,即使没有孩子在学校读书的人家,只要到了栽秧那天,也都一定要请老师去吃饭,不去的话,就是看不起这家人,人家会不高兴的。   ⑤朋友他们两个都不抽烟,不过,我发现,在他们的办公室里,都摆着草烟和卷烟纸。我好奇地问:“你们都不抽烟,摆着草烟干什么呢?”朋友说:“那是为了招呼村里的人而准备的。农闲的时候,村里的人上山去放羊、放牛回来,见他们在上课,也不会去打扰,就会进开着门的办公室里去卷上一支草烟,顺带把在山上捡的菌子放在办公室里。有时,下了课,在灶房里不知是谁把自家地里的蒜苗拔了放在里面,或是在孩子来上学的时候,就把自家地里的蔬菜掐一把带到学校里来,我们一般不买蔬菜。村里的人已经完全把我们当村里人看待了,一点也不见外。”   ⑥“难怪你们从来不买新鲜的蔬菜呢。”我说。   ⑦“这还不算,每逢村里人家有个红白喜事,我们必得去帮忙,也就是得去帮忙挂挂礼,像村里人一样,送上五块钱的礼金,那是主人家莫大的面子了!”朋友说,“村里还专门给学校划了块地,村里人出种子,化肥和人力,种上了玉米,等到收了玉米,杀上一只羊,全村人在一起要聚一聚餐呢,那时你一定要来呀!”   ⑧朋友他们已经融入了那个山村,村里人不在把他们当做外人,也就少了那些虚礼、客套。不是所有的地方,跟所有的人,都需要客气,过多的礼貌也许意味着疏远,过分的客气也许意味着距离,村里人想要是一种“自己人”独有的亲昵感,这,在现在,可是人与人之间最为缺少的。   (选自《意林》2016年第3期)   13.文中哪些方面体现村里的人相互不客气?(4分)   14.作者在文中交代“三天的时间里,都没有在学校吃过一顿饭,我看他们煮饭的灶房,差不多已有好长时间没有煮过饭了,切菜的刀子也锈迹斑斑了”这一内容有何用意?(3分)   15.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主人家……拿出了他们平常吃的那种稍微黑一点的粑粑来招待我,吃饭的时候,把在他们看来最肥的那种肉夹到我的碗里。   16.结合文章主旨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过多的礼貌也许意味着疏远,过分的客气也许意味着距离,村里人想要是一种 ‘自己人’独有的亲昵感,这,在现在,可是人与人之间最为缺少的”一句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7~20题。(12分)   人类究竟可以活到多少岁   ①人类究竟可以活到多少岁?这向来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传说上古时期的彭祖活了八百多岁,而道教的创始人老子骑青牛出关,不知所终,有人认为他已羽化登仙,长生不老。但这些毕竟只是传说,没有确实可靠的根据。   ②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曾有过关于“人能活多少岁”的说法。《黄帝内经》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尚书》则提出“寿,百二十岁也”。可见,祖国医学认为,人的寿命应该在100—120岁左右。   ③而现代医学则是按发育成熟年龄或细胞分裂周期来计算人类寿命的。婴儿出生之后,要靠母亲乳汁的喂养才得以存活。动物中也有一些和人类一样,生下小宝宝之后,母亲会用乳汁喂养它们,如猴子和大猩猩等。这些动物叫做哺乳动物,他们和人类有更多相似之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最高寿命,大约相当于其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类的性成熟期大约在13~15岁,因此寿命应该在104~150岁之间。另有研究显示,哺乳动物的寿命相当于生长期的5~7倍,生长期一般是指动物从出生到骨骼发育结束这一时期。如狗的生长期是2年,它们的寿命为10~14年;牛的生长期是4年,它们的寿命是20-30年;骆驼的生长期是8年,它们的寿命是40年左右;猿生长期12年,寿命约为60年。而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按照这一规律推算,最高寿命应该在100~175岁之间。   ④有关资料显示,各国长寿老人的实际寿命与上述估算值较为接近,即在120岁左右。当然,120岁是目前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所能达到的最高寿命。借助现代科技,人类的寿命有可能突破这一极限,得以大大延长。下面是近些年的一些研究成果。   ⑤科学家发现,人体变歧杆菌含量的多少与人体的生长、机体代谢、衰老等密切相关,百岁健康老人体内变歧杆菌的数量要比普通老人高约100倍。中国科学家也曾对广西巴马长寿老人体内的菌群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巴马长寿老人体内变歧杆菌数量高达108,远远高于正常人群。这被认为是巴马长寿老人长寿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国际医学界提出了一个设想:如果人体内的变歧杆菌经过补充,能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人类的平均寿命就可能达到140岁以上。   ⑥此外,基因技术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因“狂人”德格雷更是宣称已破解人类老化的实质。德格雷提出,导致人类老化的因子有以下7个,即细胞的`萎缩和恶化、细胞的恶性繁殖、染色体的变化、线粒体的变化、细胞体内垃圾的堆积、细胞体外垃圾的堆积,以及细胞体外蛋白质的交织。德格雷还认为,老化实际上基于生物细胞发动的一个固定程序,细胞依据该程序逐一凋亡。即便某人从不得病,他仍将在120岁前后死去。因为120岁时机体重要器官的关键细胞将会凋亡,有关组织细胞也不再发挥其生理功能,机体也随之死去。如果应用基因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解除上述7个因子,并控制细胞的分裂次数和分裂程序,老化过程即可延缓甚至停止,人类的寿命将会大大延长,甚至可以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   (选自《探索与发现》2016年第9期,有删改)   17.文章第①段引用传说的作用是什么?(2分)   18.文中说明影响人类寿命长短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9.第③段和第⑤段分别运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进行说明,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20.第⑥段提到的“基因技术”有望延长人类的寿命,而克隆技术也属于基因技术,在这方面人类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对此,人们有喜悦,也有担忧,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对基因技术的看法?(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44分)   (一)综合性学习(4分)   21.2016年11月16日~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人工智能成为大会嘉宾热议的关键词。为此,八年级(5)班举行了“人工智能的利与弊”的辩论赛,请你根据下面材料和正方辩词,代表反方进行反驳。(100字左右)   链接材料: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等。   正方辩词:人工智能听起来很遥远,其实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它更多表现为自主行动,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主动采取行动,如无人驾驶汽车、自主行动的机器人、身份验证系统、手机智能助手等,可以全面辅助或替代人类工作,让生活更便捷、更有乐趣。   (二)写作(40分)   22.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文题一】走过   【文题二】明智的转身,可以让自己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优雅的转身,能够让别人欣赏到你的优点;华丽的转身,可能创造出人生的辉煌……   请你以“转身”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选择文题一须把文题补充完整,选择文题二须自拟标题;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